潮州木樓

潮州木樓

潮州木樓是民間的房屋木樓,俗稱樓頂;哪個朝代開始產生建造,不很清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潮州木樓
  • 外文名:chaozhoumulou
簡介,府第,

簡介

有史可查的潮州湘橋區中山路的許駙馬府,級別甚高、規格甚大,然而這座建設於北宋年代的巨大建築物,卻沒有木樓。雖然,其牆體其樑柱,大部分是木製的,連大門亦是木製的,但顯得富麗堂皇,但沒有木樓。現存的明代房屋,木樓已相當普遍,這就說明建築技術的提高,並且能充分利用空間,增加屋裡的有效使用面積;改善和提高生活質量。
潮城的東北方即頭塘,堆積著從前留下來的大量貝殼,那是海潮曾經洶湧到此的憑證。所以韓愈說: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這就是說潮州的聰明先人,挖掘這些貝殼、利用它燒成貝灰,用於建築房屋,這些貝灰俗稱海蟲習。古代的房子一般比較低矮,這或許資金不足、技術不夠高的緣故。所以在民間,富足一些的人有資金建木樓,資金欠缺或較為貧乏的家庭就沒能力建造木樓。1950年以前,到處可以看到泥土為牆、稻草茅草蓋屋頂的簡陋草舍。
橋東的筆架山,唐代韓愈刺潮時據說修建了揭陽樓,但是現在沒有圖本而只存舊跡。

府第

潮安縣的仙田鄉丁軍州事允元的府第,至今還基本完整,是以磚灰為主要建築材料、三廳二天井二灰巷的大形建築物。較為特別的是其後廳座,中間是大石門的封閉大廳房,兩旁各有一間大房子,有堅固的木樓、欄桿、還各有一架一米多寬、四十公分闊的腳踏板樓梯、有扶手,是供主人居住的;其中間廳屋與兩旁房子樓頂一樣高的內壁上建有懸空的走馬樓、各有小門與走馬樓相通相連。其名稱為土庫,用來儲藏穀物。
如此的木樓建築,似有淵源,宋代的開封府京都建築物不得而知,但建於明代福建的趙家樓(傳說是趙宋皇家的後代)與丁府樓頗相似。趙家樓有三層樓房,內天井座北向南的二樓牆壁上建有懸空的走馬樓。兩座樓的走馬樓基本相同。丁府君曾在朝廷內府任職,熟悉京都的建築格局,因而照搬仿建。還有其大門臼,刻著半個蓮花形紋,其精緻自不待言,細審起來亦似有所本。
丁府的後廂房有樓頂,與近代的相似。
丁府附近有些宋代的建築物,有一處較為特異;其名為糖房,二間,樓上各有一個小門,據說裝糖的籮筐就是從此門進出的。樓上小門外有木製小陽台,如今已腐朽塌壞,不可使用。糖房的西邊牆壁有一個半圓形小井;井水今天還清淨可家用。
屈指一算,此樓房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時間,彌足珍貴。
潮汕人搭□(習加蟲字旁)挖□(習加蟲字旁)燒貝灰歷史悠久,海□(習加蟲字旁)是潮汕獨特的建築材料。
《澄海縣誌》民諺云:“賺錢如搭蟲習,使錢如燒灰。”又曰:“澄海有豐富的可燒成貝灰的蟲習,故房屋歷來為灰木結構……直至清末,才開始有水泥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濱漁民用船到海中搭□(習加蟲字旁)賣給窯戶燒成灰作建材。
海□(習加蟲字旁)是潮汕獨特的建築材料,這是生活于海中的螺、蚶、蛤、鮑、牡蠣等貝殼類的外殼,其外殼因種種原因脫出,隨著潮水的流向緩慢沉澱積聚在海灣中。世人常以人工採挖或用小船搭撈後經貝灰窯用火燒煅成粉末狀,稱生石灰(俗稱貝灰),拌入水分而生成氫氧化鈣。貝灰漿自古是潮汕獨特的建築材料,採用生石灰拌水經充分攪拌均勻,成乳白色膠粘狀體的貝灰泥漿(俗稱灰漿或白灰),歷來都是潮汕建築房屋重要的施工用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