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淵源
“東北至東都二千七百八十八里。
北至上都三千四十八里。
西溯流至獎州八百里。
北沿流至辰州五百三十八里。
南逾嶺至融州水陸共一千五百里。
東南逾嶺至吉水水陸共二千一百里。”
2、專門研究中國科技史的聞人軍考定:1唐大里為531.486米;1唐小里為442.905米;與隋朝里制相同,玄奘等所用“里”,也是唐小里。
3、研究古代“里”制的專家周連寬則認為:唐里與古漢里相同,1古漢里等於0.3909公里,1公里等於2.558古漢里。他所舉出的例子是唐代《通典》。備考。
4、當代學者考究出土文物,通過研究古籍“八到四至”的里程並經過實測後認為,秦、漢、唐代初期1里等於415.8米。
《漢書·食貨志上》說:“理民之道,地著為本。故必建步立畝,正其經界。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升,井方一里,是為九夫。”從這一記載可知,井方一里,為九夫耕種的九百畝耕地,每一邊的邊長為一里三百步。一步六尺,則一里三百步為l800尺。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據《續文獻通考》卷108《樂8》載“周以八尺為步”,“秦以六尺為步”,同時又引《律學新說》指出,二者是相等的。所以《漢書·食貨志上》在這裡是用秦的步尺制度代替了周的步尺制度。由於秦漢尺的長度如商鞅量尺、新莽銅斛尺、後漢建武銅尺都是一尺等於0.231米。②由此可以算出一里等於1800尺為415.8米。現今的市里一里為500米。則知周代一里為今市裡的83.16%。由於周代一里三百步的里制到秦漢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所以這一里制可視為周秦漢三代的里制。唐代也使用這個裡制。
以商尺(營造尺)計算里的長度是里長度的一次重要演變。商尺,傳說為商朝的尺,唐以後歷代為工部用的營造尺,也稱部尺,俗名叫魯班尺,也叫大尺。這種尺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一步為五尺。一尺的長度為秦尺的1.25尺。《續文獻通考》卷108《樂8·度量衡》:“商尺者,即今木匠所用曲尺。蓋自魯般傳至於唐,唐人謂之大尺。由唐至今用之,名曰今尺,又名營造尺。古所謂車工尺。”。
上述三種里制,是中國歷史上里長度變化的三次演變,今列表如下:
中國歷史上里長度的三次演變
占地面積
時間 | 里長度 | 尺合米 | 里合米 | 當市里% |
周秦漢 | 300步、800尺 | 0.23 | 415.8 | 83.16 |
清光緒 | 800尺(營造尺) | 0.32 | 576 | 115.2 |
1929年 | 150丈、500尺 | 1/3 | 500 | 100 |
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天賦統計》,第540頁:古今尺度的比較表。 由此可知,由於唐代里程計算因學者存在三種不同的測量標準,因而不同標準測出不同的唐代巫州龍標縣治“八到四至”的實際里程。 二、本人使用公認的周秦漢唐的秦漢尺的尺度為標準(1里等於415.8米)來測量唐代巫州龍標縣治“八到四至”的里程,並且收到了理想的效果,誤差可以接受。按照大家公認的換算方式計算,洪江到沅陵水路133公里,有誤差,但是在洪江區境內,可以接受!洪江古商城到沅陵縣城走223省道213公里,我測出古書記載旱路是207.9公里,與現代公路距離誤差5.1公里,在洪江區境內,也可以接受。 三、《元和郡縣圖志》、《武經總要》都記敘辰州至潭陽(龍標)500里。如果像黃河鴻貞那樣按照唐大里計算(一里等於531米),龍標到沅陵縣城唐代里程500里換算成現代的距離是265公里,已經超過了沅陵到黔城的距離30公里,顯然,龍標也不能算在黔城;如果使用唐小里計算(1唐小里為442.5米),龍標到沅陵縣城唐代里程500里換算成現代的距離是221.25公里,還是沒有到黔城,仍然在洪江區境內,並且只比洪江古商城到沅陵縣城走223省道213公里的距離多出8公里。 四、通過對比《元和郡縣圖志》、《武經總要》和《通典》關於龍標縣治、潭陽郡治的“八到四至”的里程記錄,我採納了《元和郡縣圖志》、《武經總要》關於龍標縣治、潭陽郡治的“八到四至”的里程記錄,得出的結論是唐代龍標縣治、潭陽郡治、巫州州治、敘州州治都在洪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