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地理位置
山西省
晉城市
陽城縣潤城鎮,位於山西省陽城縣城東7公里處,早在戰國時期已是韓趙相爭的重鎮。古稱“少城”、“小城”,因冶煉業興旺曾稱“鐵冶鎮”,明嘉靖三十八年改為“潤城”。環境
潤城鎮四山環抱,三水縈流。潤城鎮位於陽城縣城東沁河東岸,樊溪由鎮中流過。晉陽高速公路由村北經過,並設潤城出口,南接晉韓公路,離侯月鐵路線陽城站僅7公里。
潤城鎮占地面積72平方公里,全鎮人口30519人,29個行政村,耕地面積21707畝,鎮村企業332個,個體工商戶星羅棋布,2004年各項經濟收入105140萬元,人均收入4010元,是潤城鎮政府機關所在地,自古以來都以歷史文化名鎮著稱。
歷史
砥洎城、東嶽廟為省級文物保護,官家、商家大戶建築比比皆是。古為陽城四大鎮之一,元、明以來,手工業和商業頗為發達,富商大賈迭出,文風鼎盛,科舉人仕數冠於全縣,人口多而集中。曾是陽城縣首屈一指的文化、商貿重鎮。
現存有省級保護文物明代古城堡“砥洎城”,潤城“東嶽廟”(應為金代建築),屯城“東嶽廟”(金代)。並有春秋戰國時期白啟屯糧而得名的屯城村,
明代尚書王國光故居
上莊村,影響八省的道教聖地天壇山,望川村的開明寺,上伏村、中莊村的湯帝廟等名勝古蹟。還有抗日戰爭時期朱德總司令到潤城時住過的姚家院,炸毀日偽碉堡的紫台嶺伏擊戰遺址建設的紫台嶺烈士陵園等,都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在這塊豐腴的土地上名人志士層出不窮,明代政治家、財政家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光祿大夫王國光,清代漢學家、數學家
張敦仁,戶部尚書張慎言,布衣詩人張晉等名滿天下。這些先哲躬身實踐,奠定了文化潤城的根基。
潤城鎮,不僅是一座享譽久遠的文化大鎮、歷史名鎮、經濟強鎮、商貿重鎮,而且是一個歷史久遠的旅遊聖地,古陽城八景之一的“沁渡扁舟”,就是對該鎮沁河沿岸風光的高度濃縮。
潮起洎水千層浪,風盪征帆一路歌。潤城人民以昂揚的士氣,豪邁的步伐,為把古鎮建設成為富裕、文明、美好的三晉名鎮、中華強鎮而努力奮鬥。
文史
樊山戴上帽,小城揭了鏊
“樊山戴上帽,小城揭了鏊”是一句流行於潤城數百年的諺語,久居潤城的老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現在,好多年輕人卻不明白箇中道理。
可樂山位於潤城村東部,海拔超過1500米,是潤城東河的發源地。其主峰樊山距潤城村約25公里。由於可樂山又高又大,在夏秋季節,阻擋了由東南向西北推進的溫濕氣流,產生積雨雲,因而形成地形雨,
並且極易降暴雨,導致山洪暴發,東河暴漲。東河一旦暴漲,由於河道水位落差大,潤城村內河道窄,常常給潤城造成災害。
城,即潤城村。沁河沿村由北而南奔流直下;東河由東而西穿村而過,注入沁河,向南流去。潤城村是明清兩代太行山中的一個工商業巨鎮,居民稠密,商賈輻輳,重修潤城東坪玄武廟碑中所列捐金的店鋪字號就有202個。據陽城《縣誌》載:“明清時期,潤城村是澤、潞、平陽、河東、豫北一帶最大的集貿市場。”至20世紀30年代,潤城村東河兩岸仍字號林立,店鋪相連,作坊無所不有,各種飯店、地方小吃自然很多。其中有不少飯店以賣煎餅和油饃等食品為主,所使用的炊具就叫“鏊”。
在信息不發達、沒有天氣預報的古代,人們便根據經驗總結成諺語來躲災避險。在夏秋雨季,東河兩岸的潤城人都會把不常用的物品搬到安全的地方,只留一些必需的,以便於臨時搬動。
只要樊山頂上烏雲密布--遠在25公里之外的潤城看到這種景象,就像給樊山戴了頂帽子--東河兩岸的飯店小吃攤點的主人,一邊嚷嚷著:“樊山戴上帽了!”一邊馬上揭下鏊,封好火,收拾店內的東西往安全地帶撤離。等到東河水落下去,或過了洪水季節,再重新搬回去做生意。這便是“樊山戴上帽,小城揭了鏊”。
陽城《縣誌》又載:潤城“抗戰前,商業居全縣各鎮之首,是全縣鐵貨產銷中心。行爐、經商頗為發達……總計百餘家,五百餘人,不少人遠赴中國各地經營商業。日軍侵入,工商業備受摧殘,趨於蕭條”,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潤城村東河兩岸的各種店鋪已經不復存在。
20世紀70年代中期,潤城鎮“劈山改河”工程,迫使沁河從劉善山穿過,遠離了潤城村。夏秋季節東河暴漲帶下的泥沙,由於得不到沁河水的幫助,便在村內的河床和東河以南的沁河故道里淤積起來。如今,就連那些店鋪的遺蹟也被埋在了厚厚的泥沙下面了。也難怪年輕人不知道,不明白這條諺語了。
東河陽鐵牛報水情
很早以前,沁河時常泛濫,兩岸百姓飽嘗水患之苦,特別是沁河最下游的木欒店(今河南省武陟縣)的百姓更是防不勝防,生命和財產受到嚴重威脅。怎么才能早點知道沁河上游漲河的訊息呢?
沁河發源於山西省的沁源縣,流經沁水、澤(今陽城縣)等縣到河南省的木欒店流入黃河。東河陽村(今上伏村)位於沁河東岸,是歷史上文明之鄉,村西的河岸旁有頭鐵牛伏堤而臥,雙眸直盯河水,注意力十分集中。它神態逼真,活靈活現,引得路人止步觀賞,撫其頭,摸其身,鐵牛渾身綻放光芒。
傳說,這頭鐵牛是鎮河之神。其實是人們精心設計的“水位計”。那時候,每到汛期,東河陽人就根據鐵牛與河水之間的距離來判斷沁河水上漲的程度。
當時東河陽老少都會背誦這樣一首民謠:河面加五尺,木欒百平常。河面加一丈,木欒水進埂。河面加丈五,城外沒田鼠。河面加兩丈,木欒堵城門。河面加三丈,洪水打城牆。河面漲到鐵牛跟,木欒告急人躲光。河面漲到牛身上,不見木欒見汪洋。
沁河水在太行山間彎彎曲曲地流淌,從山西的東河陽村流到河南的木欒店需要三天時間,而東河陽的人徒步抄捷逕到木欒店報水情只需兩天。行人僅比洪水早到一天時間,這一天的時間雖然並不充裕,但在古代通訊不發達的條件下,卻能使木欒店的人提前得到情報,提前做好防洪準備,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報水情一事,晉豫兩地人早有協定,雙方恪守諾言,按約行事。
每年汛期,東河陽人就派人在鐵牛身旁監測沁河水情,不分晝夜輪流值班,按事先約定的報水情標記,分別派人陸續步行到河南木欒店報信。
木欒店人非常感激,對東河陽來的報信者盛情款待,直到洪峰到來送信人才返程以表誠意。木欒店地方為表示謝意,每年臘月總要帶著一幫人來慰問。東河陽人以隆重的方式接待來賓。共同話古道今,互敘友情。兩地人就這樣友好相處,代代相傳。
直到如今,老人們談到鐵牛報水情的故事,眼前還仿佛閃現出古代東河陽的頑童們騎在牛背上嬉戲的情景,耳際還仿佛迴響著那天真可愛的童謠:
大鐵牛,報水情,我去木欒送信信,
木欒趕緊堵城門,氣壞河裡老妖精。
百年奇聯
上佛村的官橋院有一處古建築,造型別致,華麗高雅,格外引人。官橋院的大門兩邊的牆角上鑲立著長方形青石條,右邊青石上有一條陰刻上聯“北水南流東西兩岸上下佛”,而左邊青石上卻是光淨平滑,無有一字。只見上聯無有下聯,這是怎么回事呢?
相傳,大約在清嘉慶或道光年間,上佛村西門外交通要道邊“官橋院”落成,村中里社請本村文化名人李煥章題寫對聯。李煥章是本村李姓第12世傳人,精於私塾教學,頗通詩文,筆力精湛,撰寫楹聯很有造詣。他欣然點頭應允,但並沒有立即動筆,而是專門來到官橋院實地查看,尋找素材。他站在新建的閣樓門前仔細端詳,而後又漫步到不遠處的龍券上(路橋),放眼望去。
他望望沁河西岸的鄰村下佛村,又看看東岸的故里上佛村,頓來靈感。只見他突然手舞足蹈,滿面悅色,大聲喊道:“好!好方位!”驚得許多路人駐足相看;又見他甩袖疾步離去。回到家中,他速至案前,提筆書出“北水南流”四個字。妻子見丈夫眉飛色舞的神情,笑道:“您寫的字真漂亮,好像沁河在紙上啦!”“你真說對了,”李煥章興致勃勃地說,“我就是在寫沁河呢!”妻子見丈夫雅興未盡,
接著問道:“下面您還寫什麼?”李煥章神秘地對妻子說:“你猜猜看?”這時候,緊跟而來的社首笑著說:“我猜你寫罷一河該寫倆村,對嗎?”“對、對、對,快來坐,快來坐!”李煥章邊說邊揮筆一氣書出:“東西兩岸上下佛。”老首社坐等下聯,李煥章卻說:“不寫了,讓喜愛舞文弄墨的人都動動腦筋吧!”
因此,官橋院閣樓大門上就只有上聯而無下聯。數百年過去了,迄今也沒有人能工整地對出下聯,真可謂百年奇聯成趣談。
硫磺工業
介紹
硫磺冶煉是潤城鎮最早的化學工業,這裡硫磺、煤炭資源豐富,冶煉歷史悠久,硫磺質地純正,晶瑩剔透,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暢銷國內外。
歷史
潤城鎮的硫磺冶煉工業以劉善為著。早在隋末唐初,這裡就已經有了冶煉硫磺的手工作坊。到了明初,又創造了土窯生產硫磺的技術。後來,又發明了“天地罐”冶煉法,即:用高約2.8尺,直徑約1尺,口小肚大的兩個罐,將硫磺礦裝入一罐中,倒扣到另一罐上,用麥糠泥封住口,周圍放上碎碳,將碳點燃後用火燒烤,罐內的硫磺礦經過一晝夜的燒烤,礦中的硫磺便熔化流入下一罐中,待冷卻後即可取出。
這樣煉出的磺產量雖低,但質量甚佳。這種天地罐技術,是中國煉磺史上的一個飛躍。比宋應星《天工開物》中記載的煉磺技術還要先進。
明清之際,硫磺大量用來製造火藥,抵禦外來侵略,這自然促進了硫磺工業的發展。民國初,硫磺除用於製作火藥外,還大量地用於化工產品的生產,硫磺需求量逐漸增加,因此,當時劉善村大大小小的煉磺業星羅棋布,成為當時經濟的主要支柱。這個時期,劉善村及周圍的煉磺專業技術人員很多,硫磺冶煉業也推廣到周邊村莊,民間開始大量煉磺,生產技術也有了重大突破,將原來的“一爐兩罐”的“天地罐”冶煉法改造為一爐三罐,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提高了出磺率。
上世紀50年代末,劉善上西溝的一片煉磺小廠收歸陽城縣二輕局經營,開始了大規模的土爐煉磺,每月產量可達120餘噸,國家定點收購,供不應求。南寺後一片的煉磺小廠收歸公社經營。當時的劉善村民幾乎平均每家有一人在磺廠上班,每天可得到五六毛錢的補貼,比其他村一個勞力一天的工分值還要多。在周圍的村中,劉善村可稱得上是富甲一方。
新中國成立後,潤城鎮境內硫磺工業大規模發展,先後出現過莊河口地方國營磺廠、劉善上西溝縣營磺廠、河頭公社辦磺廠、水泉溝公社辦磺廠、門樓底公社辦磺廠、南寺後公社辦磺廠、北音村辦磺廠、青山崖下莊村辦磺廠,小柳溝潤城村辦磺廠、延溝潤城村辦磺廠、曹堆貝坡村辦磺廠等十多處硫磺冶煉工廠,成為當年潤城公社和一些大隊的主要經濟支柱,為潤城的經濟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
現在,由於市場的疲軟和對環境的污染等原因,硫磺冶煉業在潤城銷聲匿跡了。當年,硫磺冶煉業在為潤城人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污染了環境,大量的有毒氣體在空中擴散,大量的廢渣傾倒在河灘溝岔,毒化了的土地二十多年過去了,還沒能完全恢復。我想,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一定會出現更科學的硫磺冶煉技術,豐富的硫礦資源還會造福於潤城人民。
自然資源
神奇的梭羅樹
“天上梭羅馬溝栽,樹大根深三百載。蚊蠅不近有蜂采,閣老奇樹引人來。”這首詩寫的就是潤城鎮東山村馬溝的梭羅樹。這一棵神奇的梭羅樹,高數丈;樹幹粗,須四五個人張開手臂才能合抱住;樹冠龐大,足足可以覆蓋三四分大的地盤。整棵樹看上去就像一把撐開的巨傘。樹葉的形狀呈梭形,它結的果實也煞是好看,狀如梭子,有單個的,有成雙成對的,還有三五一簇的,看上去像小巧玲瓏的寶塔。果實表皮呈灰黃色,如同一層沒有毛的駱駝皮,剝去外殼,裡面露出一個渾圓的球體,大半球為深紅色,小半球為淺棕色。梭羅樹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它的樹陰所覆蓋的地方,居然找不到任何蚊蠅、螞蟻,是人們夏天乘涼的好去處。
梭羅樹
傳說,梭羅樹是天上的神樹,它秉天地之靈氣,種子發芽出土,一躍就是五對葉子,五寸高。然後一年長一次,一次躍一尺。梭羅軀幹偉岸,風姿婀娜,葉色濃綠,花素香清,蚊蠅見而遠避,蜜蜂聚而成雲。它渾身是寶,其根其皮,其花其葉,均可入藥治病,泡水久飲可以延年益壽,長命百歲。
說起這棵梭羅樹的來歷,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原來,月宮中長著兩棵高大的神樹。一棵是桂花樹,桂花樹香飄萬里,吳剛就坐在樹下釀酒;一棵是梭羅樹,梭羅樹長生不老,嫦娥就坐在樹下織布。有一天突然颳起了大風,八天九夜不停息,把桂花樹和梭羅樹的種子吹到了地上,從此以後,人間才有了珍貴的桂花和梭羅。桂花來到了中國,梭羅卻漂洋過海去了外國。
景點
永寧閘
從莊河口溯樊溪順流而上,過下莊,穿中莊,便可看見上莊境內一座雄偉壯觀的城門門樓樣建築。它橫跨樊溪兩岸,通體用朱紅顏色粉飾一新,雖跨度不過十米,但那種背山臨水、巍然矗立的氣勢卻非同一般,一見之下頗讓人內心湧起無限敬仰之心,這就是永寧閘。
沿樊溪自下而上看去,永寧閘高大堅固、氣勢恢弘。左右兩側有耳房,正中高高聳起宏偉的閘樓。閘洞高約七米,加上閘樓,約有十二三米高。左右跨度約十米,厚度也達十餘米,用巨大的城磚築成。閘洞頂上,前後八根木柱撐起巍峨的樓閣,雕樑畫棟,古色古香。樓閣頂上,金黃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屋脊兩端的龍頭栩栩如生。
閘洞右側有一株古松,主幹松皮老裂,曲折盤旋而上,狀如虬龍正欲向天空騰飛而去。據說,這古松還是一棵仙樹呢!古松與閘壁之間,有大小石碑六座,記錄著興建和修繕此閘的情況,由於年代久遠,字跡大都模糊不清,難以辨認了。
穿過永寧閘閘洞,往右側大概七八步遠,轉過橫截面,有一窄窄的甬梯,直通閘頂閣樓。順梯而上,再進樓門,便可見當年的建築情況。樓道也是窄窄的,約可容兩人並行。欄桿、屋檐隱約可見當年雕樑畫棟的繁榮景象,看著那些依稀可見的痕跡,不禁令人平添許多對往昔滄桑歲月的追憶。
走到樓道正中右轉,便見閣堂,前後再無門窗阻隔,大有風清氣爽、倚欄觀景的文人墨客情懷。閣堂左右牆壁取“二龍戲珠”之意繪有同樣的壁畫。細看那雙龍,血口大張、利爪尖牙圍著一珠,彩繪著色均勻,氣勢宏大驚人;筆勁透牆而出,似欲破壁飛去,幾乎讓人懷疑是南北朝時期梁朝的著名畫家張僧 所作。閣堂兩側分別有一間小房,布局相同。小房靠閘兩端的牆壁上,還清楚可見當年的拱門。
站在閘頂閣樓,俯視河床,不由得就會想起曾經那洶湧的河水如何經過這閘洞的情景來。我不曉得當初為什麼給此閘命名為“永寧閘”,如今看來,確實有讓河水永遠安寧,願上莊長治久安的意思。
潤城東嶽廟
創建於大金之前,占地3600平方米,規模宏偉,三進三門,整個建築由廟門、鐘樓、鼓樓、過殿、偏殿、東西配殿、舞樓、獻殿、正殿、後宮等組成,琉璃屋脊、獸頭、瓦,可於北京故宮媲美。現存獻殿、正殿,配殿和後宮,屬省級保護文物。
上莊村牌樓
大明王朝的金鑾寶殿里,曾端坐著一個上莊人,他就是本文開頭提到的王國光。正是王國光的成功,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學人心中激起圈圈漣漪。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於是,這個時期形成了“讀書可榮身,耕冶可致富”的重教入仕文化,歷經兩個朝代數百年而不衰,留下了“郭峪三莊上下佛,舉人秀才二千五”的民謠。
那些進士和舉人們,在居官期間或致仕以後,為光宗耀祖,也為官場應有的排場或致仕後的舒適生活,不惜大把金錢,營造理想的安樂窩。依現時的上莊為例,其古建民居最早的是明代成化年間。這期間,白巷裡誕生了第一個舉人,叫王遵,是王國光的曾祖父。他是個紳士,自然有錢,大概就是從他開始,注重建築文化,營造理想的人居環境,從此拉開了古建築群的序幕。王國光修建了“天官府”,由尚書第、司農第、王氏祠堂等建築組成,王國光侄、湖廣參政王淑陵修建了進士第;王國光之孫、山東參政王征俊修建瞭望月樓、參政府、廳房院、仰山居等建築;民國年間時任山西省綏靖公署秘書處副處長樊次楓修建了樊圃新院、樊氏宗祠、花園等建築。歷經四百餘年,上莊終於建成了群山環繞,綠水串珠,四合院星羅棋布,望樓高聳雲天,頗具幾分江南水鄉特色的建築群落。這就是耕讀文化與自然天成之趣融合中形成的獨特村落布局,居住著名臣、碩儒、巨賈極其後裔。當我們用文化的目光欣賞這些建築時,你就會發現許多文化的奧妙。
王國光故居尚書府
王國光像,其一,精緻小巧--不事張揚的儒家風範。我們山西有三個文化地域組成,晉北屬遊牧文化地域,牧民結束了依水草而居後,住宅環境狹窄;晉中屬商業文化地域,有“通四海、達三江”的擴張意識,占地廣闊,一套連環院占地幾十畝、上百畝。晉南、晉東南屬農耕文化地域,由於土地的金貴,占地普遍不多,就是有權有錢人修房蓋屋,也是小巧玲瓏,一座或幾座四合小院,占地不到極少。加之讀書、作官者,有含蓄深沉,不事張揚,講究內心歡愉,抑制外在威風的儒家文化心態,其宅院就相對精緻典雅,結構嚴謹,不求寬大,高峻威嚴,有積極向上的強烈意識。因此,二至三層小樓較多,二至三進穿堂院為主,風格一致,渾然一體。又在地勢較高的地方,修建高聳的望月樓、聽泉居。王國光修建的“尚書第”,只有東西兩院,寬20.3米,46.3米,折合0畝0分。難道是他沒錢修建更大的宅院嗎?
其二,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上莊村三面環山,中間臨水,這就形成了“山環水抱必有氣”的傳統風水格局。山勢既定,不可更改,就以山為本;村中有水,成為建築的中軸線,就以水為魂,山水田園特色就這樣形成了。順坡勢而建的深宅大院,櫛次鱗比,樓台亭閣,相映成趣,雕樑畫棟,蔚為大觀。自上而下到樊溪邊,又自下而上,延伸到對岸的南山坡。整個建築群以跨樊溪上一座拱圈式門樓為高亢的休止符,真是鳳頭豹尾,氣勢非凡。自下而上,又暗合了“芝麻開花節節高”的諺語。從中不難看出崇尚自然、師法自然,重視天人合一,以人為本,強調人和自然統一的文化韻味。登高觀賞,氣勢磅礴,十分壯麗;細看格局,呈棋盤狀,非常科學;個體考察,闔家團聚,其樂融融;小中見大,出奇制勝。上莊村的古建群落在美學、科學、人倫學、精神學和哲學的追求上,布局嚴謹,整體和諧,都是典型的農耕文化產物。布局嚴謹,整體和諧,
其三,外觀封閉--排外聚內的防禦意識。中國古代社會動盪,宗族之爭、民族戰爭不斷,村落的選址和建築特彆強調防禦的安全,背山面水,地勢較高處易守難攻,形成村落的天然屏障。上莊村就是這樣,三面環山,擋住了入侵者的步伐,也擋住了凌冽的西北風;中間臨水,又是一條防禦線,也方便了兩岸百姓的生活需要。古建築群布局嚴謹,整體和諧,有著對外排拆,對內凝聚的文化心態(這是中國北方四合院的普遍特性,最典型的是潤城的砥洎城)。街巷深邃,使人感到神秘;樓閣高聳,既可賞月、聽泉、觀水,又能瞭望敵情,積極防禦。不少府第有大門、二門、三門、暗門,院中有水井,對外防禦,對內交流,生產、生活、禮制的功能齊全。這是地處中原的農耕文化與西北遊牧文化碰撞的產物,它的形成已有數千年歷史。
其四,耕讀仕商--提升文化品位的建築理念。前面列舉了上莊數位名臣及其建築,想說明這樣一個觀點:提升村落文化、經濟品位的重要因素是以名人的多少為突破口而呈現出來。明清兩代,上莊村誕生了進士、舉人各5名,貢生、秀才上百名,還有為數不少的商人、巨賈。表現在建築上,王樊兩族宗祠、尚書府、進士第、司農第、參政府、樊圃新院等。襯托這些建築的是高大的門樓,豎立在巷道的入口處。其用意是以彰科甲,具有功利性和審美性的雙重特性。在這雙重作用下,產生了人文景觀和物質景觀。前者的標誌是科舉入仕、詩文書畫、民間傳說、地域風情。入仕者不乏名宦、詩人,如入仕者王國光,有詩集《王疏庵率意稿》、經濟學專著《萬曆會計錄》等著作流傳;未入仕者王豫泰、樊大基等是當時的名詩人,有詩作流傳至今。樊家沒有出過進士、舉人,卻是當地名商,在省內外開店鋪幾十家。後者的標誌是商品流通、生產技術和建築遺蹟。樊圃新院十分氣派,嚴絲合縫,象徵著財不外流,四水歸堂,充溢著森嚴的防範性。
上莊古建築群在中國鄉村獨具特色,被專家譽為“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其文化意義值得深入細緻的研究。本人不是建築學家,寫出這篇粗糙的文章,旨在拋磚引玉。
砥洎城
“砥洎城”防禦性規劃與功能探析
砥洎城
山西省陽城縣10公里處的潤城村,至今保存有一座兩萬餘平方米的古堡寨聚落--“砥洎城”。砥洎城取位於沁河河心一天然大砥石上,三面環水,南依村鎮。沁河在這段又叫“洎水”。遠望其城,恰如砥柱,巍然屹立,擊水中流,因而得名。它以“居住”為本,“防範”為衛,因地制宜地構成住、防合一的聚落體系。本文試從兩個層面上,就“砥洎城”防禦性規劃作初步探析,祈懇專家學者斧正。
獨擅勝場的防禦建構--“硬”防衛體系
城依砥基形勢,如龜似鱉,坐北朝南,占地23000m2,周長704m。它依岩為垣,因澗為池,三面環水,形勢奇險,為防禦之天然屏障。在我國古代以平面作戰為主。砥洎城禦敵之規劃,建構層次也依此規律,由外向內分四級大體呈水平向展開:護河--城牆--街巷--宅院。
第一層級,沁河天然屏障
砥洎城構建選址的藝術別出心裁,擇址標準都與現代科學技術相暗合,在意境上追求的是寬廣水闊,生機盎然和恰如其分,在視覺效果上給人以美感和享受。它巧借沁河河心一大砥石,使之三面臨波,造成得天獨厚、易守難攻的地理條件之優勢。給入侵者造成天然的地理障礙和心理畏懼因素。民間有句俗話:“寧隔千山,不隔一水。”三面滔滔碧波,勝似雄兵百萬,砥洎城巍然屹立,樂在其中,“不怒自威”。給人以凌然不可侵犯之氣勢。南面城門著陸部分,左右炮台高聳,火力層層封鎖,且只占城周的四分之一,“可集中兵力一向”收到事半功倍的防禦效果。
第二層級,城牆整體防禦
砥洎城全景
城牆是砥洎城等級最高,作用最直接的防禦建築。大凡城牆,磚石砌建,土壘夯築者屢見不鮮,而在此處以煉鐵坩堝築城,堅固異常,實屬築城史上罕見。其被譽為“水圍城”、“蜂窩城”和“坩堝城”既體現了古代此處冶煉業的發達,又記載了民間因地制宜、利廢為寶的絕妙創造,設計者雖不見得有什麼強烈的環保意識,卻體現了恤民之本,簡約實用的絕好理念!
砥洎城南面外牆用青磚壘砌,高約10m,臨河東、北、西外牆選用石灰石和河卵石,高約16m。周圍內牆多用煉鐵坩堝,漿砌一律以石灰和煉鐵渣調漿,其堅固程度勝過當今的水泥沙漿,且經過不斷鈣化愈久愈堅。一行行坩堝縱行排布,虛實相生,整齊而富肌理之美。城牆設有炮台、望樓、垛蝶、藏兵洞等,環城路與城門樓相通,可環城巡視。堡牆一方面“晝防流寇,夜防盜賊”,同時亦防風阻水,承載多種功能。
南門為其城初建唯一出口,城門樓三層,高15m,額書“砥洎城”。下層城門洞過道設內外兩道城門,其間西側有門房,外層城門之前原有一道鐵閘,58年淹沒在“大煉鋼鐵”的紅流中。中層是彈藥庫,記憶體大炮、抬槍、鳥槍、火藥鐵沙,火箭炮、飛碟等傳統武器裝備。直到解放後依然保存完好。頂層城樓四面開窗,內懸一鐵鐘,供日常計時,遇匪患報警之用。
由河卵石建築的城牆
清順治年間在城北低洼處石坡上,拓出二畝多地,城內居民集資修建了瓮城及北門,即“水門”。使南北脈氣貫通,也方便了居民洗濯。門額“山澤通氣”即印證了修建的初衷。水門樓為五層建築,最上層為“祖師閣”。每逢洎水漲潮,波濤滾滾,凌然閣上,觀水之浩浩,感人生之戚戚,百感頓生。南北兩門,兩種營建,兩處景致。水門內城壁上次弟密布的小窯洞,為典型的“蜂窩城”,是古時養馬和駐紮護城兵丁的地方。這裡和城門樓,各處炮樓,環城路渾然一體,護城兵丁的各項活動可與居民無擾。
城內備有水井、碾磨,在解決居民飲食、飲水的同時亦是防禦敵人火攻的考慮。
第三層級,內環巷道建構
堡寨內整個路網布局形似迷宮,與其它官方營建的城堡中嚴整的道路結構相比,更貼近了自然村落的特點。城內通道錯縱排布,自然形成十大街坊。道路皆為“丁”巷,而無“十”字巷口直穿,這是出於防禦與風水的考慮。大小“丁”字巷又與內環路、環城路巧妙相連,東西內環路和城內“丁”字路各設一道端巷(俗稱袋狀路)有進無出。巷道空間曲折多變,處處展示著理性的色彩,顯示著“八卦”的神秘。這是一組對外排斥,對內凝聚的路格線局。由於地基局限,建築密集高大,牆高巷深,街道更顯狹窄、幽邃。巷道幅寬較窄,本身就是防禦措施之一。各條巷道少有筆直,通過曲折、坡度、寬度等的變化,給人以豐富的方向感和排它性。陌生人乍入其中,百折迂迴,如入迷宮。對於熟悉地理的人,此多變的巷道恰又似隱形路標,具有強烈的識別導向性。關鍵巷內還設有街門和過街樓,有專人把守,層層把關,處處設防,萬無一失。
城樓
城牆內側內環路與各“丁”字巷口相連,並與城牆頂部環城路一同構成雙重立體“視控”體系,便於防禦和監視敵人,這是重視防禦移動性的一種考慮。從分級防禦觀點來看,也是城內街網構成的更高層次。底層內環路亦可作兵力調動的馬道。便於快速直接地投入外圍戰鬥,減少與村內的交叉干擾。
第四層級,獨特宅院串連
城內民居整體規劃布局形成於明代。其中“張府”、“師帥府”、“鴻臚第”、“張敦仁故居”等皆為名門望族。城內每戶門額皆有題字,且書氣不凡。院落一般為兩進或三進,一律青石疊基,青磚砌牆,灰瓦蓋頂。廂房高為兩層,檐廊以懸樑出挑;正房呈三層的閣樓,望樓則為四層,明間和稍間封以格扇門窗。宅院以獨特的比例創造出宜人的空間氣氛,加之門窗、外廊、拱柱、封檐、瓦脊等木石構件的精倫雕刻,更透出幾分古樸與秀雅。從安全防衛的角度講,砥洎城的防禦性更注重營造細節上的處理。如封閉內斂的安全感體現在厚高而堅固的住戶外牆上,或無窗或只開小窗。由於地界緊縮,院落窄小,數樓並建,亦與防禦功能的強化直接相關。有的院落上房角樓高起作“望樓”,兼有看家護院功能。最為絕妙之處在於其院與院之間在廂房或不顯眼處留有暗門。街坊內的院落可以互相串通、道路隔開的街坊又有“過街樓”相連。堡寨內院落地下建築頗多,有的地下建築深達三、四層,以足踏之嘭嘭作響,證明下面仍是空的,且有通風系統。形成最內層級的立體防禦體系。平日各戶自成獨院,一旦險情發生,則串連成一統,並可轉入地下。使局外人看來撲朔迷離,神秘莫測,再加上過街樓、望樓的監控作用,更能有效地牽制來犯者,村民可利用處處機關。保護自己,打擊殲滅入侵者。
砥洎城擇址於太行、太岳、中條三山之壑,樊河與沁河兩水之間,四壁青山層層環繞,三面碧水滔滔迂迴,為天然之大格局的“風水寶地”。一般而言點穴堪輿講究“藏風避水”,採取消極的、順應天時、地利的態度選擇風水地。而砥洎城點穴卻因地制宜,獨創新意。以積極的態度“迎風劈水”,在千米寬的沁河床上,巧借河心一大砥石築寨建城,易守難攻。其城似龜,金龜探水;其村若鳳,鳳凰展翅;又如舟船,擊水中流;路網布局,展示理性。整個城池東北高西南低,巽門坎主,坐陽朝陰。城內院落皆按八卦方位為序,以及封閉的堡牆,雙重的城門,水門的瓮城,皆為藏風納氣之考慮。後加修的水門,也是從風水經營出發,為疏通脈氣而為。風水術的運用,除迷信色彩外,也有不少閃爍科學光芒的內涵。它重視的是選擇良好的生態環境,加之有效的地利之優勢,使人因借天時在自然萬物中獲取保障。
藏兵洞
砥洎城人稠地窄,院宅密集,但同其它傳統聚落一樣,廟宇及宗祠建築不僅未因地基緊缺而遜色,反而數量更多,規格頗高。這是人們於動亂時強烈的求安心理,在精神層面上的恰切表達。
在這個小小的彈丸之地,分布著“關帝廟”、“黑龍廟”、“三官廟”、“三聖殿”、“土地廟”、“文公祠”、“豐都殿”、“雷神殿”、“黃祿殿”、“文昌閣”、“祖師閣”、“白衣洞”等廟宇,可以說,民俗意義上的各路諸神應有盡有,各司其職,庇佑城寨安康,整個城池瀰漫著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同時從廟宇的經營規模與位置安排也可反映出精神上的需求層次。“文昌閣”和“關帝廟”兩組規模相對較大的建築前後相鄰,占據著城寨的“中心位置”。如此安排,於前者反映城中眾多書香仕族對“文昌公”的崇仰;而後者則表現出寨內人對關公這位心目中的保護神的虔敬。與城寨物質實質上的防禦相對應,人們將精神上的安全寄托在關帝身上,突現出堡寨的防禦象徵。
《漢書·五行志》記載:“簡宗廟,不籌祠,廢祭祀,逆天時,則水木不潤”。砥洎城人也同樣重視對祖宗的祭拜,城中亦有張家、王家、郭家等各族祠堂的分布,顯示著宗祠文化的濃重色彩,祈願先祖的護佑。
砥洎城地道
堡寨中從聚落到住戶各個層次廣泛分布著大量形象各異、作用相似的象徵性、標誌性的精神構件,如鐵牛、石獅、石鼓、石匾、泰山石敢當、影壁、魚躍龍門、風水樓及瓦當、屋脊獸頭、門額等多處吉祥紋樣,都起著驅邪鎮宅和調節氣場的作用,寄託著居民期求保佑和禳災祈福的美好願望。它們分布在空間的各個節點,無處不在潛福點化,豐富著聚落的精神防衛系統。
防衛的虛象效應
這是指通過領域性和可視空間的組織,對建築外部空間巧妙布局,使居住者產生心理安全感,而使入犯者自生怯恐心理的防禦對策。此種“攻心戰術”可為今天的建築設計提供思路,有助於營建人性化的安全防衛空間。
首先,強調深度圍合的聚落防禦思想,對砥洎城而言可謂發揮致極。按照美國建築師簡·雅格布斯的理論“密度稀疏並不能保證使居民擺脫犯罪和擔心,相反,適當的高密度卻能給聚落帶來活力。”砥洎城內各院落既互不干擾,又鄰里相依,使居民消除了無助的畏懼感。
坩鍋城牆
其次,過街樓、地道、街門及望樓的設定之絕妙,作用正與傑雷米·邊沁的“全景監獄”相吻合, 由於入犯者無法確定監視者是否在內,因此他必須將監視當作恆久與全面的督察而注意自己的行為。其完美在於雖然無監視者出現,但它在入犯者看來卻象時刻注視的眼睛,使其欲為而不敢為之。
物質與精神雙重防禦體系相輔相成,創造了“砥洎城”卓絕的文化個性,這珍貴的文化遺產記錄著一定時代背景下特殊的建築形態,故有著非常的研究價值和遊覽觀賞內容。同時在安全防衛方面的探索,對今日之規劃與建築設計有著不容忽視的現實意義。正當中國大規模的現代化建設之際,城鎮化進程迅速改變著在城鄉面貌,傳統的村鎮民居正面臨著解體的邊緣。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或許更應該抽暇回顧一下前人千百年來營建家園的經驗,梳理亦保留那些正在消失的財富。
天壇山
天壇山位於潤城沁河西岸的劉善村。為一道教名山,自隋朝恭帝年間至今,歷經一千三百多年滄桑。相傳是唐貞觀十三年太宗皇帝和明萬曆神宗皇帝在此築土為壇,報天之功,辟場祭地,報地之德的封禪之地。與王屋山遙相呼應,歷來是聞名晉、冀、魯、豫、徽、浙、蘇、秦八省地的道教朝拜聖地,更是遊覽的好去處。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天壇山巍峨岐秀,山環水繞,自然與人文、宗教與哲思有機交融。觀其形,自然造化,鬼斧神工;體其神,人文聚結,意蘊無窮。宮觀建築超凡脫俗,出神入化,既保留了自然山林的宏偉秀麗,又體現出風水寶地的絕好氣韻,可謂地設天成。農曆三月十五天壇山傳統廟會,歷經千餘年經久不衰。既是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朝拜聖地,又是商賈匯集,雜家大全,為中國北方經濟、文化、民俗相互交流的重要場所。
文化特色
“放曠歸來春復春,故鄉山水故鄉情。笙簫谷口新翻調,鷗鷺溪頭舊約盟。湖海胸襟應讓我,夔龍事業且輸人。閒中還欲求仙術,攜手逍遙八洞賓。”
這首優美的詩是明代萬曆年間吏部尚書王國光罷官回村後所作。詩中既抒發了作者的苦惱,又謳歌了家鄉的美景。200多年後,上莊一個叫樊大基的詩人也對家鄉的美麗歌道:
“三里桃花五里樓,黃鶯啼處綠楊稠。周遭碧玉樊川水,繞過龍泉入沁流。”由此可見上莊村的美麗景色。
從莊河口溯樊溪而上,就是古稱白巷裡的上、中、下三莊。這裡不僅自然風光迷人,而且有著燦爛的歷史文化,明清時誕生了進士、舉人各15人、詩文家數十人。在那個時代,當知識分子只有走科舉入仕這一座獨木橋,方能報效家國時,白巷裡的好兒郎們從可樂山下意氣風發、昂首挺胸地走出來,走向了五湖四海,走向了封建王朝的金鑾寶殿。他們留下了政壇上的不朽業績、文壇上的動人絕唱,也留下了這一大片充滿文化韻味的古建築群。
漫步在三莊古老的街巷中,滿眼是明代的青磚清朝的瓦,古老的匾額門樓上掛。隨便走進一個古老的院子,首先看到的是麒麟上牆,獅子把門。於是,仿佛走進了明清時代,與那達官貴人們對話,企圖揭開塵封的歷史,破譯白巷裡經濟、人才與建築興旺發達的密碼。我終於明白了,這裡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有煤有鐵有石灰石,冶煉業十分發達,富家大戶比比皆是。經濟基礎決定社會意識,有錢了,就讓下一代讀書、作官,滿足修齊治平和光宗耀祖的人生嚮往。
民俗民風
天壇山廟會
每年的三月十五天壇山廟會,適逢“五一”黃金時節,天壇山旅遊公司全力舉辦三月十五廟會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歡迎四面八方來客登壇發展旅遊經濟。觀青峰萬仞儒佛道靈光聚天壇神佑萬民之靈山,賞碧水一灣天地人福祿匯沁流超越千秋。
古時候,因為科學技術不發達,衛生條件差,醫療條件跟不上,一旦傳染病發生,便很難控制,難免會出現“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的悲劇。為了避免災難,人們常常依靠神靈來保佑一家平安。“沖瘟”便是古時“防疫”的一種形式,而王村的“沖瘟”別具一格。
相傳每年正月初五是“五瘟爺”的祭祀日。這一天,全村家家都要敬奉“五瘟爺”,在家裡上供、燒香,求“五瘟爺”保佑全家一年平安,不得任何疾病。
這一天,靈泉觀道士身著法衣,敲著樂器,沿街挨戶“沖瘟”。一行人中,有四人抬著“瘟船”,左右跟隨有小鬼、判官,小鬼身穿黑圪桶,頭戴白高氈帽,白臉,長舌,左手提著鐵繩,右手拿著鐵刺圪朵;判官身穿香色紫蟒,頭戴長翅,兩鬢插飛,黑臉含白,獠牙巨齒,手持七星寶劍,看了真叫人毛骨悚然。還有收供品的隨從,身背錢褡。走到哪裡,“瘟船”停放,道士誦經,小鬼、判官進入住戶。在住人的房間,每家每戶都要獻上供品,上香磕頭。然後,小鬼掄響鐵繩,揮舞鐵刺圪朵,判官掄起七星寶劍,由內往外趕,口中還念念有詞:“呀--呀--呸--”,聲音十分嚇人,好像是真的在捉妖除怪,背錢褡的人順手將桌上供品拿去,算是酬勞。東家還要將滿院房門大開,讓沖瘟表演依次進行,生怕遺漏一間房、一個角落。小鬼、判官一出門,東家趕緊放炮,以圖吉利。
有的人家為了孩子平安,還要讓孩子過“瘟河”,就是從抬的“瘟船”上通過,意思是把災難疾病都掉到“瘟河”里,來消災免難。過了“瘟河”後,由家長往船里丟些制錢,道士給念段經,據說這樣便可消災免難。
“沖瘟”年年搞,生老病死時時有,但人們仍執迷不悟,都想圖個吉利罷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人類覺悟的提高,再也沒有人相信“過瘟河”、“沖瘟”能消災免難了。
砥洎城金船
砥洎城位於潤城村北,沁河三面環繞,東北處的城牆之下,河水深不可測,魚龍出沒,因和牆頭黑龍廟上下呼應,人稱黑龍汪,也叫黑龍潭。
黑龍潭
相傳,很早時候,此潭經常於月圓之夜萬籟俱寂的三更時分,在水面浮出一條金船,金光閃閃,十分誘人。半夜走路的人見過,看西瓜的老漢見過,就連看黑羊的小孩也說看見過。只是等有人跑到河邊時,卻又什麼都不見了,像是恍惚之中,朦朦朧朧。這一奇特景觀,傳來傳去,不知傳了多少個年頭,傳了一代又一代,都知道砥洎城下的黑龍潭裡有一隻神秘的金船。它究竟是怎么回事?沒人去追究,善良的潤城人把它當作鎮寨之寶倍加愛護,把它當一方神靈供奉。
有那么一年,據說是民國年間,潤城來了兩個外地人,後人都說是南蠻子,在鎮上游來走去,經常夜半三更不睡覺,或在城頭轉,或在河邊游,像是尋找什麼。時間長了,寨里的、寨外的村民琢磨出一個問題:這兩個傢伙是不是想盜金船?那可是個寶,是保護咱砥洎城的鎮寨之寶呀,說什麼也不能叫南蠻子給盜走!女人們每到十五前後就滿斗焚香,禱告金船不被破壞,男人們則在這個時間巡邏守夜,以防意外。說也奇怪,那金船像懂得人意似的,或者真有靈氣,知道有人要尋事一樣,好多個月圓之夜總不見它出來現形。人們漸漸地放下心來,也不那么戒備了。
那兩個人費了不少的心思,總不得空,不是有人防守,就是船不現形。反正只要有人在岸邊走動,金船瞬間就會消逝。那兩個人會點邪門歪道,在砥洎城內串來串去,在一個廁所後邊找到了一根丈把長的舊竹竿,不知有多少個年頭了,外皮發黑,桿體崩裂,倒是還算結實。等到一個月圓夜,倆人鬼鬼祟祟扛著竹竿來到潭邊,用竹竿在水中正攪七七四十九圈,反攪九九八十一圈,一個攪累了另一個接著攪。原來那竹竿是能讓金船浮出水面而不沉的神物,必須不停地攪。攪來攪去,那金船終於浮出來了,金碧輝煌,玲瓏剔透,美不勝言。倆人目不轉睛盯著金船,左撥九下,右撥九下,只見那金船緩緩地向岸邊漂過來。眼看就要到岸了,兩個人已攪得筋疲力盡,手一松,竹竿“嚯”的一聲掉入了水中,急得兩人就向金船跟前撲去。忽然,一道金光沖天而起,金船不見了,那兩個人也不見了。
旅遊指南
氣候與游季
潤城鎮
潤城鎮地處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年平均氣溫5-10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550-750毫米,最佳旅遊季節為4-10月。
進出交通
從陽城縣汽車站坐車到潤城,下車再坐三輪車即可。
民間傳說
據說梭羅樹在中國只有兩棵。北京有一棵是雄性的,不結果。那么,天上的梭羅樹又是怎樣從皇宮中來到潤城鎮的馬溝呢?
這還得從康熙皇帝和陳閣老陳廷敬說起。那時,康熙皇帝當政,國泰民安,政通人和,百業俱興,社會清明,經濟繁榮。康熙皇帝雄才大略,豁達大度,任人唯賢,治國有方。友國鄰邦既仰慕中國的強大,又欽佩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紛紛派使者前來朝拜,開展文化交流,進行經濟貿易。其中有一個受過大清帝國恩撫的國家,把兩株珍稀的梭羅樹苗,作為最佳的禮物,敬獻給康熙皇帝。康熙帝把其中的一棵栽入皇家園林,另外一棵準備獎給朝中最有功勞的大臣。可是數來數去,覺得開國建功的大臣該給,平亂鎮反的大臣該給,戍守京城的大臣該給,遠守邊疆的大臣也該給……而梭羅樹只有一棵,就在他左右為難之際,忽然想起印度國贈與的極具慧眼神力的大象。此象雖為獸類,卻能辨忠奸,扶正義,區善惡,識好歹。對忠良親之近之,對奸臣遠之食之。康熙皇帝心想:用神象贈樹既可以避免他的親疏之嫌,又可以看看文武百官的心境,豈不兩全其美!於是立即下旨傳令文武百官殿前列隊,等待神象贈樹。
且說那金鑾殿前,文武百官兩廂分立。康熙皇帝當眾宣旨:“今有梭羅神樹一棵,欲贈與吾國功臣。眾愛卿皆是國之棟樑,朝之重臣,朕之股肱。然樹唯一株,權請神象代朕相贈,以資鼓勵。”話畢,滿朝寂然,只見大象捲起梭羅,漫步在文武行列之內。走走嗅嗅,走過了一個又一個,直到最後才將梭羅樹穩穩地放在陳廷敬腳下,歡奔而去。文武百官見此情景,又驚又嚇。康熙皇帝見大象把梭羅贈與德高望重的陳廷敬,自然心滿意足。
陳廷敬得到皇帝錫贈的梭羅樹苗,心中竊自欣喜,轉念一想又不知當栽種何處。皇上似乎看出陳廷敬的心思,便說:“此樹乃罕見之物,準汝栽回故里,與民共賞。”陳廷敬乃遵旨回到家鄉,把梭羅樹小心翼翼地栽到了自己的避暑花園,也就是現在的潤城鎮東山村的馬溝。
如今的老樹已失去了往日的風采,仿佛是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人們多么希望它能像黃山的迎客松、阿里的神木一樣,永遠成為家鄉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啊!
如此珍貴的樹種,人們自然想讓期繁衍生息,怎奈人們試栽多次,卻未能成活。後來,不知村中哪一位精心選地栽種,也是精誠所至,終於栽活了一棵梭羅樹。就在離老樹不遠的地方,這棵足有兩丈高的年輕梭羅樹正迎著朝陽茁壯成長。
文化名鎮
2010年,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