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潛鴨是水棲鳥,常稱為港灣鴨。體型較圓,腳位置偏身體後方,不善於在陸地行走,可潛水覓食,起飛時需要在水面助跑才可完成起飛動作。雌、雄羽色差異大。體圓,肥胖的身體,頭大,均無具金屬光澤的翅斑,但大多數種翅膀帶白色。雄體頭部通常為黑色或紅色,羽毛呈黑色或者灰色。雌體一般是棕色或褐色。其中
紅頭潛鴨(
Aythya ferina)繁殖於北方的蘆葦湖中;有些越冬於埃及、印度和中國南部。
帆布背潛鴨(
Aythya valisineria)是綠頭鴨型的北美洲潛鴨,頭紅色,胸黑色,背和兩肋白色,有灰色的細紋,外觀如帆布。北美洲的美洲潛鴨(
Aythya americana)類似歐洲的普通潛鴨,但體大,顏色較暗。斑背潛鴨(
Aythya marila)有一白色條紋幾乎延伸到翅尖;小潛鴨(
Aythya affinis)的翅紋僅到翅長的一半。
棲息環境
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開闊地區富有水生植物的淡水湖泊、池塘和沼澤地帶,冬季主要棲息於大的湖泊、水流緩慢的江河、河口、海灣和河口三角洲。
生活習性
潛鴨類極善潛水,但在水下停留時間不長。常在富有蘆葦和水草的水面活動,並潛伏於其中。性膽小而機警,常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僅在繁殖後的換羽期和遷徙期才集成較大的群體。主要生活在淡水環境中,善於潛水,在水下獲得食物。雜食性,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主要為各類水生植物的球莖、葉、芽、嫩枝和種子。也食動物性食物如甲殼類、軟體動物、水生昆蟲及其幼蟲、蠕蟲以及蛙和小魚等。常在水邊淺水處植物茂盛的地方覓食。覓食活動主要在清晨和黃昏,白天多在岸上休息或飄浮在開闊的水面上睡覺。覓食方式主要靠潛水取食,一般多在水不太深的地方,有時也在水邊淺水處將頭伸入水,或尾朝上扎入水中取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分布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包括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北美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格陵蘭、百慕達群島、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及
墨西哥境內北美與中美洲之間的過渡地帶。中美洲,地處北美與南美之間,包括瓜地馬拉、伯里茲、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巴哈馬、古巴、海地、牙買加、
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達、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露西亞、巴貝多、格瑞那達、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等國家和地區。印度洋,包括馬達加斯加群島及其附近島嶼。
繁殖方式
潛鴨屬的鳥類在典型的求偶儀式中,雌體對著它所選中的雄體鳴叫,誘發它進行求偶表演。雄體協助選擇營巢地點,在地面刨的淺坑或一堆葦草。產7∼17枚淡黃色或暗綠色卵,或產於自己巢里,也常產在其他鳥,包括無親緣關係的鳥的巢內。孵化期23天。長有絨羽的幼雛出殼後立即由雌鳥帶進開闊的水裡,數天內即學會潛水,6∼8周后便能飛行。大多數種類在沿海或較大的湖泊越冬。
該屬種類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英文名稱 |
1 | | Aythya affinis
| Lesser Scaup
|
2 | | Aythya americana
| Redhead
|
3 | | Aythya australis
| Australian White-eyed Duck
|
4 | | Aythya baeri
| Baer’s Pochard
|
5 | | Aythya collaris
| Ring-necked Duck
|
6 | | Aythya ferina
| Common Pochard
|
7 | | Aythya fuligula
| Tufted Duck
|
8 | | Aythya innotata
| Madagascar Pochard
|
9 | | Aythya marila
| Greater Scaup
|
10 | | Aythya novaeseelandiae
| New Zealand Scaup
|
11 | | Aythya nyroca
| Ferruginous Duck
|
12 | | Aythya valisineria
| Canvasback
|
保護等級
全部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