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蒸菜

潛江蒸菜

蒸菜是利用水沸後產生的水蒸氣為傳熱介質,使食物成熟的烹調方法。在烹飪中,它既能製作主食,也能製作小吃和糕點。在菜品烹調中,既可用於半成品加工的前期熱處理,也可用於成品烹調,使之成熟或軟熟入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潛江蒸菜
  • 分類:湖北省,鄂菜
  • 口味:辣、清淡皆有
蒸菜之鄉,蒸菜優點,蒸菜用料,天門八蒸,

蒸菜之鄉

2010年4月28日上午,在首屆中國(天門)蒸菜美食文化節開幕式上,天門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愛國從中國烹飪協會會長蘇秋成手中接過了“中國蒸菜之鄉”牌匾。這標誌著“中國蒸菜之鄉”名定天門,標誌著天門市蒸菜產業從此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蒸菜優點

蒸菜是利用水沸後產生的水蒸氣為傳熱介質,使食物成熟的烹調方法。蒸菜具有含水量高,滋潤、軟糯、原汁原味、味鮮湯清等特點。
蒸菜原料在加熱過程中處於封閉狀態,直接與蒸汽接觸,一般加熱時間較短,水分不會大量蒸發,所以成品原味俱在,口感或細嫩或軟爛。

蒸菜用料

蒸菜的用料較為廣泛,一般多用質地堅韌的動物類原料、植物類原料、漲發的乾貨原料,質地細嫩或經精細加工的原料。
3天門三蒸蒸”是湖北菜常用的烹調方法之一。用這種烹調方法製作出來的菜餚——蒸菜,近年來已享譽海內外,獲得了人們的廣泛好評。關於蒸菜的起源問題,眾說紛紜,既不乏美麗的傳說,間或亦有文字記載。
天門蒸菜歷史可謂源遠流長,據《天門縣誌》記載,在距今六千多年歷史的天門石家河文明的發掘物中,出現的有陶鍋、陶壺、陶罐、陶甑等陶器和其它文物。甑是指古代蒸食炊器,底部有許多透蒸汽的小孔,置於鬲上蒸煮,如同現代的蒸籠。還出現了稻種的遺留物以及雞、鴨、肉、魚的殘骨。這說明早在六千多年前,天門就用蒸的方法烹製食品。
王莽代漢後,王匡、王鳳兄弟揭竿,遭地主武裝和官兵合擊,被困糧絕。農民聞訊,獻出備渡春荒的糧食,以濟義軍,然杯水車薪。於是王氏兄弟命將士將這些糧食磨成米粉,拌合野菜甑蒸,製成可口食品。從此,這種蒸菜法四處傳開,人稱“匡鳳菜”、“綠林菜”。可見,早在漢朝天門就有了粉蒸菜。
到了公元350年,東晉高僧支遁駐錫西塔寺時,就以喜食蒸菜而聞名。
及至唐代,茶聖陸羽和他的恩師智積禪師,因長住西塔寺中,朝夕與荷湖相伴,與藕為伍,燒製成了清新爽膩的藕蒸菜。至今天門仍廣泛流傳“東湖的鯽魚,西湖的藕,南門的包子,北門的酒”。
天門蒸菜經過輾轉相傳,代有增益,人們借用“素蒸”的方法進行“葷蒸”,開始蒸肉、蒸魚,並進行葷素“混蒸”。至清而訖,它仍然是天門人民家家喜愛的菜餚。每到過年,在迎春接福之時,沿襲祖輩相傳的習俗,“清香三柱,清酒三樽、盤列三蒸、祀神祭祖”。“三蒸”,一般指蒸肉、蒸魚、蒸青菜,取“魚”與“余”、“蒸”與“增”的諧音,表達人民年年增收,歲歲有餘的美好願望。
民國以降,經過上世紀二十年代的穩定期,到了三十年代,特別是到了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的今天,更是獲得了長足進步。酒樓的出現和成長壯大,培養出了代代名師。他們努力從民間吸取營養,總結繼承前人的經驗,堅持開拓創新,融合紅白兩案技術,擴展原料範圍,將過去單一的品種原料變成綜合的品類原料,讓不少山珍甚至一些海味也以佐料的形式入味蒸菜,使局處一隅的“天門三蒸”發展成可“八珍羅列、水陸雜陳、葷素鹹宜、技術融和、互動輝映、互相滲透”的“天門八蒸”。

天門八蒸

一、粉蒸:這是將動植物性原料,經過初步加工後,用多種調味拌漬,然後拌上大米粉或澱粉、菱角粉、玉米粉等,造型裝入器皿或直接鋪入籠中蒸熟的方法。如粉蒸肉、藕押作等。
二、清蒸:動物性原料,經初就加工後,用調料拌漬,直接入籠蒸熟,然後淋入調料的烹調方法。如清蒸武昌魚等。
三、炮蒸:這是將動物性原料,經過初步加工後,放入各種調味品,進行初步熟處理,入碗上籠蒸製。完全蒸熟後,將蒸菜扣入盤內,淋上烈油,撒上香料即成。如炮蒸鱔魚等。
四、扣蒸:這是將原料調味後,造型裝入扣碗,蒸熟後翻扣入盤(碗),然後淋上芡汁的方法。如八寶飯等。
五、包蒸:這是將原料用豬網油、蛋皮、荷葉等包裹蒸熟的方法。如蒸卷切等。
六、釀蒸:這是將原料鑲在番茄、蘋果、青椒內蒸熟的方法。它一般適用於比較高檔的菜餚。如花釀香菇等。
七、花樣造型蒸:指用各種造型的花色菜蒸熟後形成預期形狀。如銀耳雪塔等。
八、封蒸:這是蒸主料時,諸如臘肉、臘魚、臘雞等,利用有蓋可燉容器,用荷葉、錫紙或牛皮紙封口,蓋緊進行蒸製的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