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意識防禦機制

潛意識防禦機制(defense mechanism),一譯“防衛機制”, 亦稱“防禦機制”、“心理防禦機制”、“自我防禦機制”。精神分析理論術語。個體應付各種緊張性刺激,防止或減輕焦慮或愧疚的精神壓力,維護心理安寧的潛意識心理反應。其特點是偽造或曲解現實,潛意識運用。1894年 弗洛伊德在《防禦性神經精神病》中首先提出,1926年在《抑制、症狀與焦慮》書中進一步提出自我保護功能假說。1936年A.弗洛伊德在《自我與防禦機制》一書中歸納為10種:壓抑(潛抑)、投射、心力內投、退化(退行)、反向形成、隔離、抵消、轉而反對自己、反轉和升華。弗洛伊德的學生及後來的一些變態心理學家也提出了一些,如否認、固著、理智化、理想化、合理化(文飾作用)、轉移(置換)、分離、投射性認同等。

弗洛伊德將該類機制視為自我擺脫由不可接受的性驅力與攻擊驅力的威脅引起的焦慮和其他消極情感之手段,這種自我心理保護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弗洛伊德認為該類機制屬於自我潛意識部分的功能,其套用基本上是無意的,但在現實生活中,這些自我心理保護的方法 經常被人們有意地套用。其套用適當,可暫時減輕或消除心理痛苦,避免精神崩潰,為人們贏得時間以便面對挑戰。但由於該類機制大多包含著歪曲現實或自欺的成分,如不合時宜地過度套用,也會妨礙人們對現實的準確考察及自我評價,使人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面臨的問題。一般而言,心理健康的人不會極端地或長期地單獨套用該類機制來應付環境挑戰,而心理障礙患者除外。在某些精神症狀的產生中可起重要作用。其中有些(如否認、投射和分離機制)若被極端套用,可使人喪失同外界事物的接觸,過度的否認或壓抑則會損害人格的正常發展。因此,大多數心理治療所要達到的目標之一是,在不造成不可忍受的焦慮之前提下,矯正患者的自我防禦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