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學術界第一部完整探討20世紀50—70年代中國大陸的潛在寫作的專著。全書分為“被邊緣化的文學路的延續”、“從現實戰鬥精神到現代反抗意識”、“民間意識、文人心態與文學精神”、“‘共名’時代的個人覺醒”四個部分,作者力圖從這四個方面梳理這一時期的潛在寫作現象,鉤沉文學傳統知識分子精神在時代底層的延續和演變,從而打破以往當代文學史研究只注重當時公開發表的文學作品這一局限,指出在一個一體化的時代,文學和知識分子精神仍然有其多元性的遺存。
基本介紹
- 書名:潛在寫作1749-1976
- 作者:劉志榮
- ISBN: 9787309052954
- 頁數: 449頁
- 定價:38.00元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4-1
- 裝幀: 平裝
- 字數: 490000字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劉志榮,陝西白水人。1994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2000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獲博士學位;同年起留校任教,現為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出版有對話集《百年文學十二談》(主持),參著《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陳思和主編),發表論文和對話五十餘篇。
圖書目錄
導論 1949——1976年中國大陸的“潛在寫作”的幾個問題
一、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特殊轉型
二、特殊空間中寫作的品格
三、重塑記憶:潛在寫作的歷史意義
第一編 被邊緣化的文學路向的延續
引言 時代邊緣的文學路向
第一章 狂人康復的精神歷程:1949年後沈從文的心靈線索
一、“瘋狂”中的精神線索
二、文學作為生髮意義的可能
三、日常生活、“有情”與“音樂”:《從文家書》的文學與精神意義
第二章 現代焦慮的精神超越:論無名氏的潛在寫作(上)
一、超越與焦慮:《無名書》的內在矛盾
二、黑暗的重壓:現代焦慮的幾個面相
三、光明與圓全:精神超越之路
四、“星球哲學”:未能完滿的探索
第三章 痛苦的雨滴:論無名底的潛在寫作(下)
一、詩歌:瘋狂錯亂的世界
二、短篇小說:日常生活中的規訓與壓抑
三、散文隨筆:智者的沉思與孤獨者的私語
第四章 生命最後的智慧之歌:穆旦在1976
一、歷史的誘惑
二、“我”的形成
三、兩種因素的衝突
四、四季循環
第二編 從現實戰鬥精神到現代反抗意識
引言 苦難中的堅守與個人主體性的回歸
第一章 射擊與堅守:胡風的獄中寫作
第二章 絕望中的抗爭:彭燕郊與綠原的潛在寫作
第三章 “生命煉獄邊的小花”:曾卓苦難之中的愛與希望之歌
第四章 生命的傷殘、反抗與堅守:牛漢“文革”時期的潛在寫作
第五章 地火在運行:張中曉與《無夢樓隨筆》
第三編 民間意識、文人心態與文學精神
引言 民間的另一種向度
第一章 民間意識與文人心態:“散宜生體”
第二章 民間傳說與美的追尋:唐湜如水的旅程
第三章 民間大地上的生命探索:昌耀在青藏高原
第四章 知識分子在民間的啟蒙之聲:蔡其矯的潛在寫作
第五章 民間生活的追憶:朱東潤的《李方舟傳》與豐子愷的《緣緣堂續筆》
第四編 “共名”時代的個人覺醒
引言 作為對時代的疏離、分裂與反抗的個人性
第一章 黑夜中漫遊的靈魂:灰娃
第二章 從孤獨者到啟蒙詩人:黃翔
第三章 一代人的精神分裂:食指
第四章 新的詩歌的誕生:白洋淀詩人
第五章 論辯的敘事:趙振開的小說《波動》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