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顯一

潘顯一

潘顯一,男,四川自貢人,1951年8月生,哲學博士教授四川省第二批學術帶頭人,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教育部宗教學學科跨世紀人才,四川大學“985工程”宗教與社會研究創新基地學術帶頭人、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生導師,中國宗教學會理事,四川省美學學會會長,四川大學文科學位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評審委員。多次受聘擔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家、教育部社科重大招標項目評審專家和全國高校社科優秀成果獎評審專家;已經指導培養了道教研究、宗教理論方向博士研究生25人獲得博士學位;近年曾到德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韓國台灣香港澳門等地區作短期學術訪問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作為負責人承擔或完成國家社科項目、教育部社科項目6項;出版專著類成果14種,論文類成果90餘篇,其中《世界宗教研究》、《文藝研究》等權威期刊論文8篇;以個人或第一作者獲得省、部級社科優秀成果一、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其中代表作《大美不言:道教美學思想範疇論》(專著,獨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獲得四川省政府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主編的《宗教與文明》(專著,第一作者,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獲四川省政府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主持的《道教美學思想史研究》(專著,第一作者)凡80萬字,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成果文庫”,由商務印書館於2010年5月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顯一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自貢
  • 出生日期:1951年8月
  • 職業:教授,博士等
簡介,科研項目,科研成果,專著,本學科權威期刊論文,被“三大轉載刊物”轉載的學術論文,台灣重要學術刊物論文,

簡介

潘顯一,教授,男,1951年8月生,四川省自貢市人,中共黨員,四川大學宗教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哲學博士,宗教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哲學、美學碩士生導師,“985”工程“宗教與社會研究”創新基地學術帶頭人,四川省學術帶頭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博士學位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任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副所長,四川大學社科處處長,現任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宗教學研究》副主編,中國宗教學會理事,四川省美學學會會長,四川省社科聯常務理事,四川省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

科研項目

“八五”以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道教美學思想史研究》、教育部“九五”社科規劃項目《道教美學思想研究》、教育部社科重大研究項目《道教美學與道教審美文化研究》等項目6項。

科研成果

成果數量多,質量高,學術影響大。 共出版文學、宗教學專編著12部,發表宗教學、美學、文藝學、高教研究學術論文80餘篇。特別是1996年以來,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專著《大美不言:道教美學思想範疇論》、《宗教與文明》(第一主編)、《新文學與四川作家論辯》等,個人撰寫達52萬字;同時還發表論文60餘篇(有關“道教美學思想研究”的論文50餘篇),其中發表在《世界宗教研究》、《文藝研究》、《社會科學研究》、《社會科學輯刊》、《四川大學學報》、《宗教哲學》等權威、核心刊物和台灣重要刊物上20餘篇。因其創新性,有8篇次被《人大複印資料》美學卷、宗教卷和《全國高校文科學報文摘》轉載。
專家評價好,學術獲獎多。 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社科成果獎一等、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省教委第一屆社科成果獎二等獎1項,教育部《中國教育報》社科改革與發展徵文獎一等獎1項。近5年從事的道教美學思想研究,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項目和省社科項目,系統研究兩千年來道教宗教思想中所展現的美學思想,填補了中國美學研究的空白,具有開拓中國美學與中國宗教相結合的研究的意義,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其專著《大美不言:道教美學範疇論》得到國內同行權威專家方立天、唐明邦、四川省自貢市人王世德等教授專文好評,認為該作“具有開創性”,“填補了美學研究和道教研究的空白”,在中國美學和道教研究方面都有很高的“地位”和“價值”。該書榮獲四川省政府第八屆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專著

3部,本人共51萬字 ⑴ 大美不言:道教美學範疇論 省政府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獨著
(專著, 21萬) 國家教委社科項目成果 四川人民出版社97.5.
⑵ 宗教與文明  省政府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專著,45萬,本人12萬) 四川人民出版社99.05.  主編
⑶ 新文學與四川作家論辯  國家教委社科項目成果 獨著 (專著,18萬) 四川文藝出版社96.5.

本學科權威期刊論文

本學科權威期刊論文(5篇)和重要期刊論文(18篇),均為獨著
⑴論道教的“尚文”美學觀    《文藝研究》97.3期
⑵論儒教倫理對道教美學的影響     《世界宗教研究》96年第4期
⑶從“苦”到“樂”:道教美感轉化論  《世界宗教研究》97年第1期
⑷論道教的“真”美觀  《社會科學研究》96年第6期
⑸論道教美學人格理想  《四川大學學報》96年第3期
⑹論《太平經》的“壽-美”思想  《西南民族學學報》99年第1期
⑺“虛靜”、“逍遙”、“玄德”: 道教美學情趣論   《社會科學研究》97年第3期
⑻宗教的美學理想和美學需求 《四川大學學報》98年第4期
⑼“天地”與“山林”:道教自然美論 《西南民族學院學報》96年第5期
⑽論道教學的發展與成熟 《四川大學學報》95年第2期
⑾《太平經》文藝美學思想探要  《社會科學研究》99年第1期
⑿“道法自然”美學趣味論  《四川大學學報》97年第2期
⒀“忘筆知書”:道教藝術技巧論  《社會科學輯刊》97年第3期
⒁論道教美學思想的民族特色 《西南民族學院學報》97年第3期

被“三大轉載刊物”轉載的學術論文

⑴論道教“真”美觀,《複印報刊資料·宗教》97年第1期,原載《社會科學研究》96年第6期;
⑵論道教的“尚文”觀點,《複印報刊資料·美學》98年第3期,原載《文藝研究》97年第3期;
⑶“虛靜”、“逍遙”、“玄德”:道教美學情趣論,《複印報刊資料·宗教》97年第3期,原載《社會科學研究》97年第3期;
⑷“虛靜”、“逍遙”、“玄德”: 道教美學情趣論,《複印報刊資料·美學》97年第7期,原載《社會科學研究》97年第3期;
⑸道教文藝美論三題,《複印報刊資料·美學》97年第12期,原載《宗教學研究》97年第3期。
⑹《太平經》文藝美學思想探要 《高校文科學報文摘》99年4期 原載《社會科學研究》99年第1期
⑺《太平經》文藝美學思想探要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1999年第5期,
原載《社會科學研究》99年第1期
⑻從道家人格美到道教"仙格"美的嬗變--<河上公>與<想爾注>美學思想綜論之一,
《人大複印資料·宗教》2000年第4期,原載《宗教學研究》2000年第2期,

台灣重要學術刊物論文

⑴“道-美”:道教美學的核心範疇 《宗教哲學》季刊96年第1期
⑵論《太平經》的生命美學思想 《宗教哲學》季刊98年第4期
⑶道教“真-朴”美論 《道教學探索》97年第1期
⑷道教“美”論中的儒教善惡觀 《宗教哲學》季刊96年第3期
⑸“大”美與“水”美的交綏 《宗教哲學》季刊97年第1期
五、其他刊物論文:
⑴論《太平經》的倫理美學思想 《宗教學研究》98年第3期
⑵“不言之美”與“物化”要求 《天府新論》96年第5期
⑶論宗教與美學的兩個銜接點 《宗教學研究》98年第4期
⑷道教“真美”觀考 (台)《中華大道》96年第4期
⑸論道教求“真”反“邪”文藝觀點 《江西社會科學》97年第5期
⑹道教文藝美論三題  《宗教學研究》97年第3期
⑺論道教“是今”藝術美學觀點 《天府新論》97年第2期
⑻論道教美學的核心範疇 (台)《中華大道》96年第1期
⑼論道教美學的“至善-至美”觀點 《宗教學研究》96年第2期
⑽道教學研究的里程碑 《宗教學研究》96年第3期
⑾道教“生-美”觀 (台)《中華大道》96年第2期
⑿論“宗教的”掌握世界的方式 《宗教學研究》95年第3期
⒀道教“美-惡”辨證論 《宗教學研究》96年第4期
⒁道教倫理美學觀 (台)《中華大道》96年第3期
⒂論道教美學思想中的“生即美”觀點 《宗教學研究》95年第4期
⒃“渾沌”與“氤氳”:道教的朦朧美趣 《宗教學研究》97年第1期
⒄道教“美-惡”對立論三題 (台)《道教文化》97年第2期
【注】另有高教管理研究、文學研究方面論文多篇未計入此目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