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韜(清朝將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潘韜(1732—1801),字彙東,號森莊,高州府吳川縣(今廣東吳川)人。乾隆間由行伍累擢閩浙督標水師營參將,參與鎮壓台灣林爽文起事。後歷任澎湖協副將,香山協副將,南澳鎮總兵,升授武顯將軍

基本介紹

  • 本名:潘韜
  • 字號:字彙東
    號森莊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高州府吳川縣北三都大寨潘屋村
家境貧寒奮志從戎,文武兼資扼守澎湖,皇帝特敕官至總兵,

家境貧寒奮志從戎

潘韜出生潘屋村貧寒之家,七歲時母親因一場大病而亡,潘韜對父親和繼母愛敬無違,為贍養父母,18歲的潘韜投效水師奮志從戎。潘韜勤於訓練,用心鑽研,不出三年就熟諳水師方略。乾隆十八年(1753年),22歲的潘韜從一名普通士卒晉升為額外外委,秩從九品。潘韜從水兵做起,由額外外委逐漸積功升外委千總、把總、營千總、雷州右營水師守備、龍門縣協營中軍都司。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升為虎門左翼鎮標中軍外洋水師游擊,官從三品,乾隆五十年(1785)升閩浙督標水師營參將,官正三品。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灣林爽文據台叛亂,清主師王模不諳水師,被困台南縣佳里鎮諸羅城中三個月,力窮糧絕,等待救援。據清《國史館本傳》載:“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四月,台灣逆匪林爽文滋事,圍諸羅。總督常青檄韜帶兵赴剿。韜因陸路賊多,渡海路而前;常青奏入,諭曰:“該參將由海運繞至諸羅,尚無不是;與其輕率前進致有挫失,自不若繞道行走。雖到彼稍遲,而添兵協剿,更為得力也。”顯然,朝廷認同潘韜的因地制宜的作戰技巧。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二月,潘韜隨總兵柴大紀剿北路,收復諸羅、彰化等處。四月,林爽文復圍諸羅,時南路賊匪聚於龍山腳等處,韜領弁兵從赤蘭埔至龍山腳三路合剿,斃賊甚眾。
據清《國史館本傳》記載:“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七月,賊擾諸羅東、西、北三門,潘韜與游擊李隆從番社後夾攻,又追擊之於牛椆溪,先後殺賊無算。賊復從山仔頂犯南門,韜偕各義民協剿;復與總兵魏大斌、游擊李隆擊賊於東、西二門,皆有功。又於城西之三苞竹、番仔溝等處擊敗林爽文的叛軍。”據《欽定平定台灣紀略》記載:“聽海壇鎮總兵郝狀猷調遣,由閩安出口至淡水前進,兩路圍攻。又參將潘韜都司馬元勛帶領陸路提標兵一千名,前赴鹿仔港堵御。”平叛台亂期間水師參將潘韜多次參與圍剿,立下戰功。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初,清軍多路出擊,於侖仔頂和牛稠山連敗義軍,乘勝占領大里杙莊和集集埔,在老衢崎俘獲林爽文,解至北京處死。林爽文事件朱一貴起義戴潮春事件並稱台灣清治時期三大民變。平叛林爽文起義歷時兩年多,潘韜率兵衝鋒破敵,駕船出洋堵截殘餘逃敵,身經百戰前後奏大功53次,積功升澎湖協副將,從二品。

文武兼資扼守澎湖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四月,潘韜奉旨接替魏大斌,擔任澎湖水師協副將。期間,他兢兢業業守護台灣,緝盜剿匪保一方平安。但由於潘韜所轄兵丁滋事,受到處分。
逢父親病危,潘韜於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回籍為父丁憂,續丁母憂守孝共六年。潘韜雖身為水師名將卻尤愛“舞文弄墨”,既能作詩書法,又愛繪畫,尤善畫虎,所作大虎字和猛虎圖氣勢雄勁,人爭藏之。潘韜素重文士,在用兵之閒暇,經常約請地方賢儒相聚相磋。時名文人楊世勛經常受邀登島共聚,講詩論文訂忘份之交。

皇帝特敕官至總兵

嘉慶元年(1796年),諭曰:“廣東水師人員,出有澄海、香山、春江副將三缺。見在兵部並無熟諳水師候補之員,因思閩、粵境壤相接,著魁倫於該省水師人員內通融酌量分撥數人,飭令就近赴粵差遣委用。”“旋經閩浙總督魁倫以潘韜撥往”。因廣東澄海、香山、春江三個副將空缺,朝廷無諳熟水師將領可遞補,閩浙總督魁倫推薦閒賦在家的潘韜,嘉慶二年(1797年),以原職補授香山協副將。《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卷七十六)載:“嘉慶五年(1800年)十一月己丑十一日,潘韜升南澳鎮總兵。”這一年,潘韜受到嘉慶皇帝接見,韜感恩戴德,上疏恭叩聖安。皇帝特敕命一道,欽奉朱批:“練兵整伍,諸事用心,莫圖小利,有勞爾問,順問汝好”,並升武顯將軍,官從一品。
潘韜督兵禦寇,殺敵衛民,任重事繁,憂勞致疾。嘉慶六年(1801年)卒。潘韜在加封為武顯將軍的第二年病逝于軍營。病危時,潘韜急傳中下級將領全到病榻前,握腕嘆息:“洋匪未平,死有餘恨,公等忠心戮力,勿負國恩!”言畢而終,沒有來得及囑咐家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