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瑞熾

潘瑞熾,廣東省順德縣人,1923年5月出生。1946年7月畢業於國立浙江大學農學院農藝系,1949年7月畢業於國立浙江大學研究院生物研究所。先後在東北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任教,現為華南師範大學教授、植物生理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瑞熾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廣東省順德縣
  • 出生日期:1923年5月
個人經歷,代表論著,

個人經歷

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人物圖片人物圖片
獲1993年曾憲梓教育基金二等獎。
從1958年至今主編《植物生理學》(高等學校教材,高 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再版7次。
1988年被國家教委評為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對我國植物生理學教學作出顯著貢獻。
曾擔任中國植物生理學會理事兼植物生長物質分會主任委員,中國蘭花學會副理事長,國際植物生長物質協會會員,美國植物生長調節劑協會會員,美國花生研究與教育學會會員,東南亞蘭花協會會員。
現任中國植物學會蘭花分會名譽理事長,《油料作物學報》編委,《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編委,廣東植物生理學會植物生長調節劑協會理事長。
潘教授先後從事作物生理、植物生長物質,蘭花生理、光生物學等方面研究,卓有成效。著有《水稻生理》(科學出版社)、《大豆生理》(《中國大豆育種與栽培》中第5章,農業出版社)。《植物生長發育的化學控制》(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約160篇,獲得各種獎勵十多項,曾多次到美、加、荷、日、韓、新加坡、菲等國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和講學。加強國際學術交流。
潘瑞熾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12年4月1日在廣州逝世,享年89歲。

代表論著

花生入地結莢原因的研究
發表於《植物生理學報》1983、9(2):109_116
作者:潘瑞熾,陳惜吟,羅蘊秀
內容摘要:黑暗是花生入地結莢的必要條件,機械刺激也可使處於光照下的子房膨大形成莢果。黑暗或機械刺激單獨可使花生結莢,不必同時存在。這種地上莢果的種子發育充分,可正常發芽生長。紅、綠、藍和紫色光線以及弱光可使子房大大延長,但只略微膨大,發育不正常。花生莢果在土中發育到子葉形成期及真葉分化期後,已經完成入地結莢的特殊內在要求。可以認為,子葉形成期及真葉分化期
是花生入地結莢的閾時。
不同鉀水平對鉀飢餓墨蘭生長發育和生理的影響
發表於《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1994、2(3):46_53
作者:潘瑞熾,陳健源,溫兆清
內容摘要:墨蘭鉀飢餓兩個月後,培養在低於10M的不同鉀水平的營養液中,以比較各處理植株的生長發育、抗病和生理反應。結果表明:在正常生長狀態下,墨蘭體內N:P:K三者比例為6:1:9,故栽培墨蘭要重視鉀肥。墨蘭在0M或0.1M鉀條件下,生長不良,花少、褐斑病多,當供給1—10M鉀時,生長正常,光合強,根系活力強,葉片生長快,花多,褐斑病少。作者認為,5M鉀水平的營養液較適合於墨蘭生長發育。
植物生長延緩和IBA對綠豆下胚軸不定很形成的增效作用
發表於《Plant Growth Regulation》1994、14,15_19
作者:潘瑞熾,趙智佳
內容摘要:多效唑、B9和粉銹寧等三種植物生長延緩劑和IBA對綠豆下胚軸不完根形成都有刺激作用,其中以IBA最有效。這三種延緩劑分別與IBA混合處理,其生根數比IBA單獨處理好得多。當IBA先處理(0—24h)、延緩劑後處理(24—48h),其生根數比顛倒順序顯著增多,說明不定根形成對激素要求有先後順序。總之,刺激生根的順序是:先IBA、後延緩劑處理的根數最多,IBA與延緩劑處理生根數次之,IBA單獨處理最少。
由潘瑞熾教授主編(潘瑞熾、王小菁 李娘輝編著)的第5版植物生理學教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