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1990年生於山東曹縣,受家庭薰陶,自幼喜歡書畫篆刻藝術。2006年潘炳傑以超過錄取分數線70分的成績考入山東曹縣一中(山東省重點中學)。
2009年赴山東曲阜進修書法篆刻,師從黃炳餘、石雲之、潘立文先生。2010年以書法單招山東省第一名考入商丘師範學院。師從莊桂森、張雪峰、李林等諸位先生。
進入大學,潘炳傑每天早出晚歸,穿梭於畫室與圖書館之間。造就了深厚的書法篆刻功底。
2013年秋,由商丘師範學院美術學院主辦“石上華年”——潘炳傑篆刻藝術展在商丘師範學院圖書館開幕。在開幕式上,潘炳傑向圖書館捐贈了100冊個人作品集。得到了同學、老師以及社會各界的好評。
2013年秋,中國西泠網、中國書法家論壇、中國報導網、中國篆刻網、河南教育網、商丘師範學院美術學院官方網站、商丘師範學院學報對其展覽情況均作出報導。
2015年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師從胡抗美先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炳傑
- 別名:潘大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山東曹縣
- 出生日期:1990年5月
- 職業:書畫篆刻家
- 畢業院校:中國藝術研究院
- 主要成就:書畫專業碩士
- 代表作品:書畫作品《秋山圖》中堂圖軸
- 語言:國語,英語,粵語
- 齋號:晏如樓
人物簡介,個人履歷,成就及榮譽,社會評價,
人物簡介
潘炳傑(潘大),1990年生於山東曹縣,文學學士、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碩士。2010年考入商丘師範學院美術學書法專業。師從李林、張雪峰、莊桂森等諸先生。2015年至2018年就讀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獲得碩士學位。書畫篆刻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展覽並獲獎。現居北京。
在國畫中潘炳傑喜歡古典山水、花鳥、人物畫。
個人履歷
- 1990年生於山東曹縣的一家書香門第。
- 2006年就讀於山東省曹縣第一中學。
- 2009年赴曲阜杏壇書院學習書法,師從石雲之、潘立文先生。
- 2013年秋,在河南省商丘市舉辦“石上年華”——潘炳傑篆刻藝術展。並出版有《潘炳傑篆刻作品集》
- 2014年夏,畢業於商丘師範學院其畢業創作最高獎並被學校收藏室收藏。
- 2015年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師從胡抗美先生。
成就及榮譽
- 第二屆河南電視書法大賽大學組優秀獎 (河南電視台,河南省教育廳)
- 全國第二屆“相約金陵”硬筆書法大賽入展 (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
- 江西省贛州市第三屆書法臨帖作品展三等獎 (贛州市書法家協會)
- 浙江省“艾青杯”青年書法大賽入展 (金華市青年書法家協會)
- 第八屆山東省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入選 (山東省青年書法家協會)
- 江西省第六屆書法臨帖展入選 (江西省書法家協會)
- 江西省第七屆書法臨帖展入展 (江西省書法家協會)
- 中華誦·全國第二屆規範字大賽河南賽區優秀獎 (中國教育部)
- 第二屆山東青年書法(篆刻)小品展入選 (山東省書法家協會)
- 2016年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金秋扇面展
- 2017年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時和歲豐書畫作品展入選
- 2017年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初心映雪書畫作品展
- 2016年中國藝術研究院一等獎學金
- 2017年中國藝術研究院一等獎學金
- 2018年中國藝術研究院優秀畢業生
- 2018年精準扶貧書法名家進萬家特展
社會評價
潘炳傑喜歡篆刻。相比較於與書法,喜歡篆刻的同學不多,大概是因為在小小一塊印石上勞作遠沒有在紙上縱橫來得痛快;還有人認為篆刻小道,不實用,也不重要。但潘炳傑喜歡,我沒有問過他原因,我想能在酷熱的天氣里在學校搞一個暑假的篆刻,是真心的喜歡篆刻。
自明以後,篆刻經歷了“印宗秦漢”“印從書出”“印外求印”“膽敢獨造”等幾個發展階段,蔚為大觀,以至於後人望而興嘆,有“無限風光盡被占”之慨。其實這是不理解“篆”的真正含義被誤導的結果。篆刻界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說,也就是說篆刻是以“篆”為前提的。篆是什麼意思?《說文解字》:“篆,引書者,引筆而箸於竹帛也。”就是在竹帛上寫字,這不就是書法的起始狀態嗎?可見篆刻其實是以書法為基礎的。現在流行快餐文化,好多人以“多快好省”為最高追求,尚不能書,就敢篆而後刻,其篆刻品質如何就可想而知了。這就是第一誤,不通書法而去鑽研篆刻,自然就“把刀四顧心茫然”,不知所從了。第二誤,篆刻內容為篆書所限。篆,“引筆而箸於竹帛也”,這裡只說在竹帛上寫字,沒說寫什麼書體。先秦時寫的是篆書無疑,到了兩漢魏晉南北朝以後,可能是篆書,也可能是隸書、也可能是楷書、也可能是行草書,甲骨文被發現以後也可能是甲骨文。所以,篆刻前輩們所涉及的領域多集中於篆書入印,後人們還是大有可為的,不用發“無限風光盡被占”之慨。
潘炳傑很喜歡元朱文,用功頗多,有人會說印不入秦漢以上終落下乘,此話不謬。但飯總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從興趣處入手,由近及遠、溯本追源也是前人常用的學習方法。潘炳傑篆刻探索的內容也比較多,除篆書之外,楷隸行草都拿來入印,雖不成熟,但證明他對篆刻有想法,探索精神頗可嘉許,沒有想法的人最好不要去做藝術。藝術是憑直覺一路走下去的,“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潘炳傑的柳條插得多了,自然會出現綠蔭如蓋的柳樹。————省堂·李林
自明以後,篆刻經歷了“印宗秦漢”“印從書出”“印外求印”“膽敢獨造”等幾個發展階段,蔚為大觀,以至於後人望而興嘆,有“無限風光盡被占”之慨。其實這是不理解“篆”的真正含義被誤導的結果。篆刻界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說,也就是說篆刻是以“篆”為前提的。篆是什麼意思?《說文解字》:“篆,引書者,引筆而箸於竹帛也。”就是在竹帛上寫字,這不就是書法的起始狀態嗎?可見篆刻其實是以書法為基礎的。現在流行快餐文化,好多人以“多快好省”為最高追求,尚不能書,就敢篆而後刻,其篆刻品質如何就可想而知了。這就是第一誤,不通書法而去鑽研篆刻,自然就“把刀四顧心茫然”,不知所從了。第二誤,篆刻內容為篆書所限。篆,“引筆而箸於竹帛也”,這裡只說在竹帛上寫字,沒說寫什麼書體。先秦時寫的是篆書無疑,到了兩漢魏晉南北朝以後,可能是篆書,也可能是隸書、也可能是楷書、也可能是行草書,甲骨文被發現以後也可能是甲骨文。所以,篆刻前輩們所涉及的領域多集中於篆書入印,後人們還是大有可為的,不用發“無限風光盡被占”之慨。
潘炳傑很喜歡元朱文,用功頗多,有人會說印不入秦漢以上終落下乘,此話不謬。但飯總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從興趣處入手,由近及遠、溯本追源也是前人常用的學習方法。潘炳傑篆刻探索的內容也比較多,除篆書之外,楷隸行草都拿來入印,雖不成熟,但證明他對篆刻有想法,探索精神頗可嘉許,沒有想法的人最好不要去做藝術。藝術是憑直覺一路走下去的,“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潘炳傑的柳條插得多了,自然會出現綠蔭如蓋的柳樹。————省堂·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