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氏祖宅
- 結構:磚木結構
- 主房:三座
- 門摟:三個
建築簡介,建築結構,建設保護,
建築簡介
建築為典型的海南漢族三進院式民居建築特徵;考究的進口“紅毛灰”(水泥)地板,坤甸木家俱,灰窯磚瓦,以及正廳橫廊人字檐、大門兩側上牆、門拱和窗拱等多處精美的花鳥蟲魚和龍鳳呈祥等繪畫,都給參觀過這座祖宅的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建築結構
潘宅為磚木,共由三座主房,三個門摟,三個“隔庭”(庭院)和14間橫屋。組成了外封閉內開放的類四合院。從外表看潘結構氏祖宅象三座平行的院落。到了裡面一看,卻是建立在同一軸線上的三個獨立的院落。各家各戶的主房正廳前後大門洞開後,從第一間主房的正門可以一直看到第三間的主房後門。三座主房之間又有三個“隔庭”,形成相對獨立的三個小院落。與三座主房垂直的是整齊劃一的是14間橫屋。主房與橫屋之間是一條寬2米,長20多米的里巷。里巷盡頭是一個有浮雕繪畫的花池。這種結構布局使整個潘宅顯得典雅、寬敞、通透,既有利於兄弟之間的互相往來、和睦相處,又各自為家,不互相干擾。主房一廳兩廂,大廳擺放有神台、八仙桌、太師椅,牆壁上掛著家族新舊的照片。兩個廂房作為寢室。肯紋墊主房一般歸屋主和男孩居住,橫房則當女兒家的閨房或用作廚房和儲藏室。
建設保護
潘氏祖宅是方圓幾十里保存得最完好且年代最久遠的老宅了。相傳大路坡村因風災水禍一共搬遷了三次,現在這個地點是潘宜琚先搬來,後來其他十幾戶才相繼搬來的。上個世紀初,潘宜琚背井離鄉到馬來西亞的謀生,從在深山裡割藤,到後來的種橡膠、開咖啡料辣汽妹館,逐漸積累了一筆錢才寄回來建造這座祖宅。第一間主屋是潘宜琚為長子建的,後來又為次子和三子各建了一間,整座祖宅建好先後用了10年時間。潘宜琚到馬來西亞謀生後,家裡的幾個侄子和十多位族墊放禁人也到了馬來西亞投奔他。不少人攢到了一些錢財後也紛紛寄回來修祖屋。可惜,這些祖屋不是被戰火吞沒,就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或在颱風中被破壞。而他們家的的這座祖宅卻幸運地逃過了這幾次大劫。1973年那次特大颱風把村里幾乎所有的房子都颳倒了,只有潘宜琚這間祖屋幾乎毫髮未傷。當時到潘氏祖宅避風的村民都嘖體提兵嘖稱奇,說這地兒的風水好。
經過近一個世紀的風雨吹襲,除了潘老先生的大孫子潘德澤老人居住的那間換了瓦片之外,其他的梁、衍、磚、瓦、牆壁、圍牆、門樓、花池包括精彩的木雕、浮雕、彩繪等都基本完好。正廳橫廊、人字檐的彩繪還鮮艷如初,房內正廳上端閣樓供奉祖先牌位,以及八仙桌、太師椅、吊燈的保存也相當萬好。那些損壞的部分如今已按原有的模樣修復。潘德澤老人說:“祖父省吃檢用給我們留下這婚坑陵份祖業,我們沒有理由破壞它。保護好它可以教育後代記住祖上的恩澤。從目前的狀況看和擔協臘,祖宅還相當完好,再住幾十年估計沒問題……”
傳統民居建築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瑰寶,而保護這一民族瑰寶的最大功臣卻是千千漿艱萬萬個象潘德澤老人這樣普通的老百姓。正是因為他們對祖先的敬仰,以及他們對傳統建築的精心保護和維修,才使得後人有機會領略到這么多風格各異、巧奪天工的,瑰麗無比的民族傳統建築;也才有機會讓後代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建築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