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根興

潘根興

潘根興,男,漢族,1958年10月26日出生,浙江浦江人,農學博士(1988.3.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科學院‘十五’重大諮詢項目“西部生態環境”專家諮詢組成員;《土壤學報》、《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生態環境》、《南京農業大學學報》、《中國岩溶》、《地球與環境》等雜誌編委。

南京農業大學國家高等學校土壤學重點學科學科帶頭人,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部批)所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根興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浦江
  • 出生日期:1958年10月26日
  • 職業:教授,博士生導師
  • 畢業院校:南京農業大學
  • 信仰:共產主義
人物簡介,研究方向,主要活動,學術成就,學術論文,英文文章,中文文章,

人物簡介

潘根興,男,漢族,1958年10月26日出生,浙江浦江人,農學博士(1988.3.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十五’重大諮詢項目“西部生態環境”專家諮詢組成員;《土壤學報》、《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生態環境》、《南京農業大學學報》、《中國岩溶》、《地球與環境》等雜誌編委。
所在的機構:南京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農業與氣候變化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1.碳氮循環:(1)農田土壤C、N循環過程與機理;(2)農田溫室氣體排放及其生態系統模型構建。
2. 土壤環境:在本領域著重研究水稻Cd吸收的土壤-基因相互作用及其子粒食用安全風險等農業與環境問題的前沿研究,結合現代分子生物學,向水稻重金屬吸收與分配的基因控制與環境控制、耐鹽與逆境分子機理等研究方向發展。
3. 土壤微生物:結合土壤碳氮循環與土壤重金屬污染研究,本所近年來引入現代分子生物學、分子生態等研究手段,開始向土壤質量與功能的分子機理與生態印跡、農田養分非平衡下的微生物生態及微生物變異與生態功能變化等前沿方向發展。
4. 岩溶生態
社會關係、社會職務:南京農業大學國家高等學校土壤學重點學科學科帶頭人,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部批)所長(2001-);
國務院第五屆學科評議組農業資源利用(土壤學與植物營養學)學科召集人(2003-);國際地圈生物圈計畫中國全國委員會(CNC-IGBP)第五屆委員(2004-);
潘根興
中國土壤學會常務理事,土壤環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植物營養學會肥料與環境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第四紀研究會環境演變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生態學會污染生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地質學會岩溶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
全球土壤環境恢復網路亞太地區中心成員;
土壤質量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土資源部岩溶動力學重點實驗室兼職教授、學術委員會委員,農業部亞熱帶資源與環境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科學院‘十五'重大諮詢項目“西部生態環境”專家諮詢組成員;江蘇省、國土資源部十五重點項目“江蘇省生態地球化學調查”專家組成員
《土壤學報》、《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生態環境》編委,《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編委,《中國岩溶》編委,《地球與環境》編委

主要活動

2000年12月-2001年06月和2003年3月-2003年6月,先後在美國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進行合作研究“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ssessment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native and irrigated cropland soils in California”. 主要學術活動領域為土壤與地球表層環境過程,學術專長為生命元素土壤生物地球化學。著有《地球表層系統土壤學》。分別發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2004), Biogeochemistry(2005),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5),第四紀研究(2004)和地球科學進展(2003,2005)等雜誌上。2003年組織和主持召開“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 Storage and Dynamics of Agricultural Soils“(Nanjing, China, October, 23-28, 2003,世界土壤學聯合會土壤化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土壤學會主辦,南京農業大學承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2004年發起並主持第256次香山會議“我國農田土壤碳庫演變及其趨勢”,2005年發起組織申報科技部973計畫“農田土壤固碳潛力、機制及調控途徑的基礎研究”,2006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我國農田土壤碳氮循環與全球變化領域前沿戰略研討會”。2005年2-9月參與編寫IPCC緩解氣候變化潛力的第四次評估報告中農業部分,是IPCC第三工作組的合作成員。
潘根興教授現任南京農業大學國家高等學校土壤學重點學科帶頭人,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農業部部批)所長,國務院第五屆學科評議組農業資源利用(土壤學與植物營養學)學科召集人,國際地圈生物圈計畫中國全國委員會成員(2004-);中國科協聯合國咨商工作環境專業委員會委員(2005-),科技部973項目“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與適應性生態系統調控”(2006CB4032)專家組成員;並受聘為中國科學院‘十五’重大諮詢項目“西部生態環境”專家諮詢組成員(2002-2005),國土資源部和江蘇省“國土生態地球化學調查”重大項目(2004-2006)專家組成員。國際痕量元素生物地球化學學會(ISTEB)國際委員會委員(2006-)。
目前主要進行土壤碳生物地球化學與碳庫變化研究,指導博士生10名。主要承擔項目是”中國主要水稻土有機碳的固定機制、穩定性與碳匯效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0231016,2003-2006,140萬元)”和“土壤升溫對水稻土移動性碳的影響及其環境反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2- 2004,29.0萬元)、Pb/Cd污染下水稻土土壤呼吸與CO2排放的變化及其影響機理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06.1-2008.12)。2007年申請的教育部重大項目“我國農田土壤有機碳庫演變及其調控機制研究”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際合作重大項目“中國水稻土固碳容量及其機理的研究多尺度統計和地下部微觀過程”均已通過評審立項,受邀參與方精雲院士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中日韓A3前瞻計畫”國際合作項目“東亞區域碳匯動態(2007-2009)”,其指導研究發表的論文“Effect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C mineralization and production of CH4 and CO2 under anaerobic incubation from bulk samples and particle size fractions of a typical paddy soil.”作為中國科學研究重大進展被Nature China收錄和評述。

學術成就

學術論文

開展對稻米的鎘污染的系統研究
南京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的潘根興教授,早在2007年就開始對稻米的鎘污染進行過系統的研究,這是緣於種植水稻的土壤中發現了重金屬超標的狀況,而土壤關係著食用大米的品質,水稻自身的獨特的“基因”,也影響著水稻米粒吸收土壤中特殊物質的能力,而其中稻米對於鎘污染的吸附作用明顯強於玉米、大豆等其他的作物品種。
他們曾針對中國六個地區(華東、東北、華中、西南、華南和華北)縣級以上市場的170多個大米樣品進行了隨機的採購和科學調查,結果發現,在抽調的這170多個大米樣品中,有10%的市售大米存在著鎘超標的問題。這個研究結果和2002年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對全國市場稻米進行安全性抽檢結果鎘超標率10.3%的結論基本一致。
專家建議:超級稻應種在安全土壤上
研究表明,即便是在市面上鎘超標的大米,超標的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潘根興教授的團隊曾在學校里做過一項實驗,發現雜交稻、超級稻的鎘超標的風險比普通水稻更為嚴重。專家們採集了能代表南方種水稻種植中性土壤烏柵土、一種為酸性的紅壤性水稻土,還在一部分土壤里特意添加了鎘元素,結果專家發現,在未加鎘的土壤中,超級稻對鎘的親和力是常規稻的2.4倍,其籽粒中鎘的含量是普通雜交稻的1倍多。而在添加了鎘的土壤中,兩種土壤中籽粒含鎘量都明顯增加,其中在烏柵土中,分別是未添加鎘土壤的5—6倍;在酸性的紅壤里,是未添加鎘土壤的7—8倍。潘根興教授解釋說,超級稻之所以鎘污染超標更為嚴重,是因為它的根系發達,對於土壤中的鎘具有明顯的吸收趨勢。
潘根興教授認為,目前迫切需要加強的是:對雜交水稻進行篩選和育種;研製控制酸性土壤中鎘的途徑;並在生產上根據作物品種,安排合理的土壤布局,特別是鎘吸收強的品種儘量不在酸性或紅壤性水稻中種植。
這樣吃飯:就可以規避“骨痛病”
潘根興教授指出普通市民也無需過度恐慌,只要科學吃米,我們市面上出售的大米仍然安全,可以合理地規避鎘超標帶來的吃飯風險。
食用的風險指的是那些飲食結構非常單一,吃飯多,吃菜、飲食中蛋白質少,而且長期只吃某個產地的單一的稻米品種,而如果這種稻米品種恰恰又是“鎘超標”大米品種的話,就會有危害人體健康的風險,而這種風險一般來說又以“自種自食”鎘污染土地上種植水稻的農民為更大。
而普通消費者雖然無法從肉眼上來識別哪種大米鎘污染超標,但是只要在購買大米的時候,多選擇不同產地、不同品牌的稻米品種,同時廣泛地攝取其他的營養物質,雜地取食,多吃一些海產品、豆業等含鋅較高的產品,都可以降低患病的風險,而南方人則應該多搭配吃北方品種。

英文文章

1. Du YX, Pan GX, Li LQ, Hu ZL,Wang XZ. Leaf N/Pratio and nutrient reuse between dominant species and stands: predicting phosphorus deficiencies in Karst ecosystems, southwestern China. EnvironmentalEarthSciences, 2011, 64(2): 299-309.下載附屬檔案!2. Cheng K,Pan GX, Smith P,Luo T, Li LQ, et al. Carbon footprint of China's crop production-An estimation using agro-statistics data over 1993-2007.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11, 142(3-4): 231-237.下載附屬檔案!
3. Pan G, Zhou P, Li Zh, et al. Combined inorganic/organic fertilization enhances N efficiency and increases rice productivity through organic carbon accumulation in a rice paddy from the TaiLake region,China.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9, 131:274-280. 下載附屬檔案!
4. Pan G, Smith P, Pan W. The rol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n maintaining the productivity and yield stability of cereals in china.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9, 129:344-348. 下載附屬檔案!
5. Shi J, LI L, Pan G. Variation of grain Cd and Zn concentrations of 110 hybrid rice cultivars grown in a low-Cd paddy soi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9, 21:168-172. 下載附屬檔案!
6. Liao Q, Zhang X, Li Zh, Pan G, Smith P, Jin Y, Wu X. Increase in soil organic carbon stock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in China's JiangsuProvince.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09, 15:861-875. 下載附屬檔案!
7. Pan G,Wu L, ea tl. Organic carbon stratification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three typical paddy soils from TaihuLake region,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8, 20: 456–463. 下載附屬檔案!
8. Ban F, Pan G, Zhu J, et al.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in the discharge and dissolved or ganic carbon of drip waters in Beijing Shihua Cave, China.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008, 22:3749-3758. 下載附屬檔案!
9. Li L, Zhang X, Zhang P, Pan G, et al. Variation of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 in aggregate size fractions of a paddy soil under fertilisation practices from Tai Lake Region, China.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07, 87:1052–1058. 下載附屬檔案!
10. Zhang X, Li L, Pan G*. Topsoil organic carbon mineralization and CO2 evolution of three paddy soils and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7, 19:319-326. 下載附屬檔案!
11. Zheng J, Zhang X, Li L, Zhang P, Pan G. Effect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C mineraliz
-ation and production of CH4 and CO2 under anaerobic incubation from bulk samples and particle size fractions ofa typical paddy soil.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7, 120:129–138.下載附屬檔案!
12. Zhang P, Zheng J, Pan G, Zhang X, Li L*, et al. Changes in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within particle size fractions of a paddy soil under different long-term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from the Tai Lake region, China.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007, 58:264–270. 下載附屬檔案!
13. Xiang C, Zhang P, Pan G, et al. Changes in diversity, protein content, and 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earthworms from a paddy soil under different long-term fertilizations in the TaiLake region, China.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6, 26:1667-1674
14. Song G, L Li, Pan G. Top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of China and its loss by cultivation. Biogeochemistry, 2005, 74:47-62 . 下載附屬檔案!
15. Pan G, Li L, Zhang Q, et al. Organic carbon stock in topsoil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nd the recent trend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5, 17(1):1-7. 下載附屬檔案!
16. Li J, Pan G. Sorption of pyrene on two paddy soils and their particle-size fract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5, 17(6):962-965
17. Pan G, Li L, Wu L, Zhang X. Storage and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topsoil organic carbon in Chinas paddy soils.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03, 10(1):79-92. 下載附屬檔案!

中文文章

[1] 唐曉紅 邵景安 黃雪夏 魏朝富 謝德體 潘根興.壟作免耕下紫色水稻土有機碳的分布特徵[J].土壤學報,2007,44(2):235~
[2]李志鵬 潘根興 張旭輝.改種玉米連續3年後稻田土壤有機碳分布和^13 C自然豐度變化[J].土壤學報,2007,44(2):244~
[3]潘根興 周萍 李戀卿 張旭輝.固碳土壤學的核心科學問題與研究進展[J].土壤學報,2007,44(2):327~
[4]周萍 潘根興.長期不同施肥對黃泥土水穩性團聚體顆粒態有機碳的影響[J].土壤通報,2007,38(2):256~
[5]侯鵬程 徐向東 潘根興.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對農田表土有機碳庫的影響——以太湖地區吳江市為例[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7,30(2):68~
[6]焦少俊 胡夏民 潘根興 周虹傑 徐向東.施肥對太湖地區青紫泥水稻土稻季農田氮磷流失的影響[J].生態學雜誌,2007,26(4):495~
[7]董長勛 李戀卿 王芳 潘根興.黃泥土對銅的吸附解吸及其pH變化[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07,26(2):521~
[8]王芳 李戀卿 董長勛 潘根興.黃泥土和烏柵中不同粒徑微團聚體對Cu^2+的吸附與解吸[J].環境化學,2007,26(2):135~
[9]丁愛芳 潘根興 李戀卿.江蘇省部分地區農田表土多環芳烴含量比較及來源分析[J].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2007,23(2):71~
[10]金亮 李戀卿 潘根興 吳新民 廖啟林.蘇北地區土壤-水稻系統重金屬分布及其食物安全風險評價[J].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2007,23(1):33~
[11]唐曉紅 邵景安 高明 魏朝富 謝德體 潘根興.保護性耕作對紫色水稻土團聚體組成和有機碳儲量的影響[J].套用生態學報,2007,18(5):1027~
[12]袁穎紅 李輝信 黃欠如 胡鋒 潘根興 樊後保 .長期施肥對紅壤性水稻土活性碳的影響[J].生態環境,2007,16(2):554~
[13]侯鵬程 徐向東 潘根興.不同利用方式下吳江市耕地土壤環境質量變化[J].生態環境,2007,16(1):152~
[14]史靜 李正文 龔偉群 潘根興.2種常規水稻Cd、Zn吸收與器官分配的生育期變化:品種、土壤和Cd處理的影響[J].生態毒理學報,2007,2(1):32~
[15]李輝信 袁穎紅 黃欠如 胡鋒 潘根興.不同施肥處理對紅壤水稻土團聚體有機碳分布的影響[J].土壤學報,2006,43(3):422~
[16]李久海 潘根興.土壤中有機污染物的老化及其環境意義[J].土壤通報,2006,37(2):378~
[17]遲傳德 許信旺 吳新民 潘根興.安徽省升金湖濕地土壤有機碳儲存及分布[J].地球與環境,2006,34(3):59~
[18]董長勛 李戀卿 王芳 潘根興.水稻土微團聚體吸附磷後對Cu^2+吸附與解吸的影響[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6,29(4):75~
[19]龔偉群 李戀卿 潘根興.雜交水稻對Cd的吸收與籽粒積累:土壤和品種的互動影響[J].環境科學,2006,27(8):1647~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