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曄,新華通訊社江蘇分社經濟新聞部副主任,《半月談》(內部版)個人專欄特約記者,長期深耕基層一線從事經濟報導,撰寫監督類、消費維權類新聞百酴條,涉及金融市場、房地產市場等多領域,成為消費者利益的代言人。她用媒體人應有的職業操守,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傳播好維權聲音,助力維權事業推進。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薛慶元)談及新聞記者,我們往往會想到用這樣一群人,他們用文字、照片傳播新聞,挖掘事實真相,記錄社會變遷,傳遞人情冷暖。潘曄就是這樣一位富有責任感與擔當的記者。
新時代下,消費問題愈發複雜多變,民生痛點突出。尤其在移動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算法的時代背景下,很多消費場景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部分行業野蠻生長、亂象叢生。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保持自我,分揀有效信息,做好對消費者的引導和維權,成了潘曄的第一要務。
關注新問題,做好研究者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居民收入穩步提高,消費者對金融投資等方面的需求增強,從“消費者”到”金融消費者”,這當中的差別也成為了“監管真空區"與薄弱點。出於長期知識積累與職業敏感性,潘曄於主流輿論中率先提出“金融消費者權益”的概念,並從2010年起連續數年圍繞”金融消費者權益"采寫了大量公開及內參稿件,其中《拿什麼捍衛我們的“金融權益”?》《透視金融消費維權難》《金融消費者知情權被漠視銀行霸王條款成隱形陷阱》等多篇稿件,讓社會各界開始關注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問題,相關立法和制度構建也隨之得到強化。
同時,在消費維權領域,潘曄還報導了如《校園貸"正門”開,能給大學生”貸”來滿意嗎》《"校園貸”後見”美容貸”貸款還是詐欺?》《拿什麼消除遊客”差評”?一江蘇旅遊業調查》《防“炒房”須深化改革》等各類民生社會新聞百餘條,涉及食品、房產、美容整形、教育、旅遊等各個方面,在她的努力下,許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