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暢和,文化學者,朝鮮族 ,1955年10月出生於吉林省延吉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暢和
- 民族:朝鮮族
- 出生地:吉林省延吉市
- 出生日期:1955年10月
- 職業:文化學者
人物簡介,教育科研,
人物簡介
教育背景:
1979年9月——1983年6月,延邊大學 漢語專業畢業 文學學士學位
1986年9月——1989年6月,延邊大學 朝鮮問題研究所東方哲學史專業 哲學碩士學位
1999年9月——2002年6月,復旦大學 哲學系畢業 哲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74年7月——1976年1月,和龍縣臥龍公社 工作
1976年1月——1979年8月,延邊臥龍鐵礦女子掘進隊 工作
1983年7月——1985月4月,延邊日報社 新聞部 編輯
1994年3月——1995年2月,北京日本研究中心 專職客座研究員
1996年9月——1997年7月,韓國啟明大學 哲學研究所 專職客座教授
1985年5月——至今, 延邊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系 專任教師
教育科研
研究領域:
中、朝、韓、日哲學思想文化比較
著作:
1、《東亞儒家文化圈的價值衝突——以古代朝鮮和日本儒學比較為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7月。
論文:
1、“從漢字、儒學、秦始皇看中國“大一統”的文化模式”,《延邊大學學報》,2010年1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0.2期學術卡片轉載
2、“論古代朝鮮‘兩班’及其文化特點”,《東疆學刊》,2010年3期。
3、“論日本與韓國文化機制的不同特色”,《台灣義守大學學報》,2010年6期。
4、“古代日本與朝鮮的特殊階層——武士與兩班之比較”,《日本學刊》,2010年5期。
5、“韓國儒教喪禮文化的確立及其生死觀”,《延邊大學學報》,2011年5期。
6、“論日本的武士、武士政權及武士道”,《東疆學刊》,2012年2期。
7、“從退溪的《聖學十圖》與栗谷的《聖學輯要》看兩者的思想特點”,《 退溪學論叢》[韓]2012年第10號。
8、“退溪與栗谷哲學的特點及其對東亞儒學的貢獻——以《聖學十圖》與《聖學輯要》之比較為中心”,《社會科學》,2014年2期。
9、“古代朝鮮陽明學的理論走向及其原因——以鄭齊斗為中心”,《世界哲學》,2014年3期。
10、“古代韓民族的原始意識結構——‘興’與‘風流’”,《東疆學刊》,2015年2期。
11、“《聖學輯要》看栗谷對《大學》體系的發展”,《哲學研究》[韓],2015年,第135輯。
課題:
1、儒教祭禮對兩班文化的意義,韓國學中央研究院項目(AKS-2010- R58),2010年度。
2、中國儒學的韓國本土化進程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2BZX034),2012年度。
3、從現代視角看東亞思想史上的理想人學,國際退溪學會大邱慶北支部項目,2013年度。4、通過《聖學十圖》與《聖學輯要》考察的東亞儒教史上的韓國性理學的地位,韓國學中央研究院項目(AKS-2014- R67),2014年度。
獲獎:
1、《東亞儒家文化圈的價值衝突——以古代朝鮮和日本儒學比較為中心》,獲得2014年度吉林省第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三等獎,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2013年度優秀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