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源

潘春源(1891年-1972年),原名聯科,又被稱作“科司”,字進盈或邨原,號春源,是一位出身台南府城打石街的畫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春源
  • 別名:聯科
  • 出生日期:1891年
  • 逝世日期:1972年
人物生平,早年生活,創業時期,戰後時期,家庭,落款,繪畫作品,建築彩繪作品,相關人物,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1891年(光緒十七年),潘聯科出生於台南府城打石街(後台南市公園路和民權路交叉口附近)一個商人家庭。他在童年時即對繪畫表現出天賦和興趣。
11歲時,潘聯科自台南第二公學校就讀;該校當時校舍設在台南水仙宮之內。14歲時,潘聯科自台南第二公學校退學,並開始自學書畫與漢文,且經常觀摩家裡附近中國大陸傳統工藝匠師工作。
1909年,潘聯科在開基三官廟旁開設“春源畫室”,以裱畫及繪畫為業。

創業時期

1910年前後,潘聯科受八吉境五帝廟邀請為其重新施作壁畫;當時,台南三山國王廟也在進行整修工程,潘聯科前往觀摩並向該廟聘請之潮汕地區匠師習得技藝。
1914年,潘聯科加入漢詩社團“經文社”以及演唱南管雅音的“以和社”,並於閒暇時經常在畫室內即興演出。
1924年及1926年,潘聯科二度前往廣州及泉州學習技藝與遊歷,並曾入汕頭集美美術學校學習研究水墨畫及炭精肖像畫。
1928年,潘聯科以畫作《牧場所見》入選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並於其後連續六屆入選;1933年的入選畫作則為《山村曉色》,其入選畫作主題多為對於其家鄉景色的描繪,且前四屆以膠彩作創作媒介、後二屆以水墨畫為創作形式。此外,潘聯科也在1928年第二屆台展後與嘉南地區多位藝術家合組“春萌畫會”,並經常參與舉辦聚會及展覽,又在1932年畫會分裂後領導台南地區藝術家進行水墨畫創作。
1928年,為金唐殿壁畫彩繪
1934年,潘聯科的長子潘麗水正式學成出道並繼承其事業。
皇民化運動開始推行後,潘聯科的廟宇畫作受政策影響而減少。
終戰後,潘聯科暫居於安平,且仍少有創作。

戰後時期

1947年,潘聯科為開基三官廟及八吉境五帝廟完成壁畫數幅。1952年,潘聯科為善化慶安宮完成壁畫。1958年,潘聯科在關廟山西宮及六甲媽祖廟完成鬥神彩繪。
1950年後,潘聯科持續創作完成許多山水畫,並受聘為台南市美術展覽會國畫部評審委員,同時擔任台南市國畫研究會顧問。
1960年後,潘聯科因其身體健康因素未再從事廟宇繪畫,但仍持續創作水墨畫直至1972年逝世為止。

家庭

潘聯科父為潘照,育有長子潘麗水(1914年 - 1995年)、次子潘瀛洲(1916年 - 2004年)等子女,後又有潘岳雄等孫子女,且其中數位皆有繼承其技藝。

落款

  • “嵌城春源畫室”
  • “雲山畫室”
  • “邨原”

繪畫作品

  • 《牧場所見》,1928年入選第二屆台展
  • 《浴》,1929年入選第三屆台展
  • 《牛車》,1929年入選第三屆台展,是現存唯一的作品,由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 《琴笙雅韻》,1930年入選第四屆台展
  • 《蘇武牧羊》,約1930年
  • 《婦女》,1931年入選第五屆台展
  • 《武帝》,1932年入選第六屆台展
  • 《關帝君》
  • 《山村曉色》,1933年入選第七屆台展

建築彩繪作品

本章節列出潘春源的建築彩繪作品,不列出無文化資產身份且位於私人民宅的非公開作品,部分作品今日已不存在。
  • 八吉境五帝廟壁畫(1914年前後)
  • 東門大人廟鬥神
  • 佳里金唐殿壁畫(1928年)
  • 永安黃家古厝(1930年),1962年由潘麗水重繪,現為高雄市歷史建築,未開放參觀。
  • 開基三官廟壁畫(1947年)
  • 八吉境五帝廟壁畫(1947年),已修復
  • 善化慶安宮正殿兩側壁畫(1952年),現為台南市市定古蹟
  • 六甲媽祖廟(恆安宮)鬥神(1958年)
  • 關廟山西宮鬥神(1958年)

相關人物

  • 曾竹根(1910年 - 1984年),潘春源學生,字雲林
  • 丁網(1912年 - 1972),潘春源學生,字雲鵬,其子丁清石(1940年 - 2003年)、丁清山、丁清川亦為彩繪匠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