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拱范宮至乾隆七年(西元1742年)因虎尾溪泛濫成災才遷於現址。
據《雲林採訪冊》記載,拱范宮至嘉慶五年(西元1800年)擴大重建,道光七年(西元1827年)重修正殿,後於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再度重修。日據時期的昭和五年(西元1930年)拱范宮重建,全寺由當時一時之選的匠師負責興建,包括陳應彬、林火寅、王樹發大師,而木雕由黃亀理大師負責;彩繪則是潘春源、交趾是陳天乞,至於石雕為蔣九等人參與建造,也因此在台灣光復後,被雲林縣政府列為三級古蹟。拱范宮建築共分四進,首進為前殿三川門及龍虎門,次進為天公亭,三進為正殿,供奉天上聖母湄洲媽祖,殿內懸有光緒及道光年代的古匾,四進則為後殿,供祀觀音菩薩,左方奉祀聖父母,右方奉祀註生娘娘,兩側配祀十八羅漢。
拱范宮奉祀湄洲媽祖廟正六媽神像,香火鼎盛,每年農曆的3月23日,為宮內天上聖母聖誕,從各地前來朝香膜拜者人潮洶湧,熱鬧非凡。並與北港朝天宮、台西安西府、褒忠馬鳴山鎮安宮等合稱雲林縣四大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