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潘承佑
- 別稱:五代
- 出生地:福建莆田常太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人物故事,廉政史鑑,
人物簡介
人物生平
潘承佑 吏部尚書、同平章事(位同宰相)。他為官期間敢於直言進諫,針砭時弊,是封建社會不多見的清官之一。潘承佑,字乾休,原籍莆田,後遷居建安(今建甌)。初仕吳,為光州司法參軍。因爭郡大獄不能得,棄官歸閩,仕至大理少卿。王延政為富沙王時領鎮武節度使,承佑為度支判官。時於王曦構隙,治兵相攻,承佑極諫不納。會福州使至,富沙王大閱甲卒以示之,詞氣益盛。承佑長跪切諫,富沙王怒,看著左右說:“汝可為我食判官肉。”承佑說:“與其不義而生,孰若抱義而死。事勢如此,早死為幸。”很久才緩和。至天德元年(943年),王延政在建州(今建甌)稱帝時,以他為吏部尚書,不久加同平章事(位同宰相)。是時,幸臣楊思恭用事,承佑與其爭辯,並陳十事,針砭時弊,切中要害。書上,削承佑官爵,勒令歸私室居住。南唐查文徽破建州後,授他為衛尉少卿,遷鴻臚卿,拜禮部侍郎、後升尚書。芝城南庫前稱尚書坊,即以禮部尚書潘承佑得名。
人物故事
胸中唯存忠恕
縣裡遍栽桃花 ”
聯上句說五代末宋初名臣潘承佑的故事。潘承佑,字乾休,初仕吳國,官光州司法參軍。後棄官歸國,居建州。至王審知朝,官大理少卿,王延政朝,為判官。閩主王曦與王延政兵戎相見,互有損失,百姓流離失所,路有白骨。潘承佑屢諫息兵,不從。閩主使者來,王延政大言不慚,氣益悖慢。潘承佑長跪強諫不起,延政大怒,斥:“潘判官之肉可食乎?”承佑面不改色,答:“與其不義偷生,孰若抱義而死。”王延政亦無奈,群臣欽佩之。聯下句說西晉文學家潘岳的故事。潘岳字安仁,滎陽中牟人,秀才出身,官授河陽令。勤政為民,深得民心,在縣中滿載桃李,一時傳為美談。後官至著作郎、給事黃門侍郎等。其擅長詩歌文斌,尤善寫哀誄文章,辭藻華麗,與陸機齊名。
廉政史鑑
潘承佑,字乾休,生卒年不詳,高祖皇,仕唐為潮州別駕,因居莆陽縣西常泰里。潘氏出自姬姓,以邑名為氏。
延曦在位六年,到了永隆五年(943),延政在建州稱帝,國號殷,改元天德。升將樂縣為鏞州,以永平鎮為龍津縣,尋置鐔州,立皇后張氏。永隆六年(944),景宗延曦被其部下指揮使朱文進、連重遇所殺,文進亦自稱閩王,收殺王氏宗族五十多人,閩中大亂。文進復自號威武留侯,稱藩於晉。不久,會林仁翰殺連重遇,契其頭示眾,眾又殺文進,傳二首送建州延政處。天德二年(944),閩舊臣迎延政為閩主。天德三年(945)殷帝延政復國號為閩,(按:閩史稱殷帝為天德帝。)以承佑為吏部尚書,俄加同平章事。是時,佞臣兵部尚書楊思恭遷僕射,錄軍國事,承佑復與爭,其素來直言極諫,延政甚憚之。
夏五月,承佑又奏陳十事,大略言:“兄弟相攻,逆傷天理,一也;賦斂煩重,力役無節,二也;發民為兵,羈旅愁怨,三也;楊思恭奪人衣食,使怨歸於上,群臣莫敢言,四也;疆土狹隘,多置州縣,增吏困民,五也;除道裹糧,將攻臨汀,曾不憂金陵,錢塘乘虛相襲,六也;括高貲戶,財多者補官,逋負多被刑,七也;延平諸津,征菜魚米,獲利甚微,斂怨甚大,八也;與唐、吳越為鄰,即位以來,未嘗通使,九也;宮室台榭,崇飾無度,十也。”書上,天德帝延政大怒,削承佑官爵,勒歸私第。論曰:“承佑備陳十弊,侃侃直譚,盡心所事,忠而見尤。王氏之不克永祚也,宜哉!”
其時,南唐烈祖李昪(字正倫)服丹藥中毒死,長子李璟(字伯玉)在昪元七年(943)即位,改元保大。璟聞閩中紛亂,乃乘機發兵南征,先後攻下福州、建州,延政投降,閩亡。閩國凡歷七主,五十三年,至延政而亡。後晉出帝開運二年(944),後唐樞密副使查文徽破建州,城陷,知承佑賢,特驅車親臨其舍,登門拜訪,以禮致之,延承佑入南唐為官。後唐元宗李璟署承佑為衛尉少卿,遷鴻臚卿,委以南方之事。升降人物,制置郡縣,元宗悉用其言。元宗以其弟景達(字子通)為元帥,督師淮南,將兵拒後周。景達性剛烈,然不歷軍事,軍政皆委監軍使陳覺。景達遣承佑詣泉、建召募驍勇士。承佑薦許文稹、陳德誠、鄭彥華、林仁肇可用。元宗乃以文稹等隸景達為諸將,皆著奇效。
承佑俄遷禮部侍郎,老病,乞骸骨,以刑部尚書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