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年英

潘年英

潘年英,男,侗族。1963年生於天柱縣石洞鎮盤槓村。1980年考入貴州民族學院中文系,1984年畢業分配到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工作。發表過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先後加入貴州作家協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民俗學會、中國作家協會等學術團體。

基本介紹

簡介,生平,作品,評價,成就,創作,榮譽,特點,其他,

簡介

1994年榮獲莊重文文學獎,1997年3月調廈門大學任教,1997年獲貴州省民間文學獎、廣西民間文學獎,2000年獲首屆侗族文學“風雨橋獎”。

生平

2001年入選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2003年被泉州市委、市政府作為泉州市第三批優秀拔尖人才予以表彰。2003年到湖南科技大學任教, 現任教於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為人文學院教授、文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

作品

著有散文集《我的雪天》、《邊地行跡》,論文集《民族·民俗·民間》、《在田野中自覺》,專著《百年高坡——黔中苗族的真實生活》、《扶貧手記》、《音樂天堂》、《保衛傳統》,中短篇小說集《寂寞銀河》、《傷心籬笆》,長篇小說《故鄉信札》、《木樓人家》,文化散文《西南筆記》、《黔東南山寨的原始圖像》、《雷公山下的苗家》等。2007年被聘為湖南科技大學湘靈文學社指導老師,同時還擔任中國侗族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文學人類學學會副會長。為中國著名少數民族文學家、民俗學家,人類學權威專家。

評價

有哲者說:文學是民族精神的靈魂,是人類前進的戰鬥號角。在人文生態普遍受到關注而文壇低迷文學在低谷徘徊的今天,我們看到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潘年英先生用人類學和文學完美合璧築起的精神家園。是的,潘年英以其獨特的天賦、超人的毅力和卓越的才華,創作並出版了一系列耐人尋味的人類學著作和文學著作,據統計他已經出版和即將出版的共有13部之多,而且他本人就是一本豐厚的讀不透的奇書。
翻開潘年英的履歷細細品讀,我們驚奇地發現:他原來也是普普通通的農家之子。1963年出生在天柱縣石洞鎮盤槓村,盤槓是一個至今不通公路的極貧侗寨,他從小就從父母那裡學會了一口的侗語,是地地道道的侗家人。1980年天柱民族中學畢業後帶著繽紛絢麗的作家夢,他叩開了貴州民族學院中文系的大門,從此在茫茫的學海中,埋頭苦修,1984年8月畢業分配到貴州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工作。從事社會學研究是他步入社會的第一個起點,也是他風雨人生的第一個跳板,因為在大學時代他就曾經躍躍欲試,並在省刊《青年時代》發表小說處女作《城市與鄉村》,以後陸續發表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多篇,其中有散文《遙遠的月亮》、《向山外》、《老屋》等。他早期的作品比較蕪雜,除了小說、散文等文學板塊之外,還有長篇紀實文學、民俗論文、民間文學論文和文藝評論,影響較大的有長篇紀實文學《女性大雪崩》、文學論著《文化擴張與文學影響研究》、《試論(風滿木樓>》、民間文學論文《侗族魚圖騰考》、《中國南方神話的結構原則及其文化精神》等等,其間,他先後加入了貴州作家協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比較文學學會、中國民俗學會等學術團體。

成就

進入九十年代之後,他選準目標,朝著“民族”、“民間”、“邊緣’’的方向猛攻,承擔或參與《鎮遠縣情》、《侗族文化研究》、《少數民族地區現代化與社會變遷》、《西部人文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等國家級重點課題的研究。天道酬勤,1993年潘年英推出了他的散文集《我的雪天》,在讀者中產生強烈的反響,引起了文藝界的共鳴,就在這一年他被中國作家協會吸收為會員,成為侗族文壇最年輕的實力派作家。次年他又推出25萬餘字的學術專著《民族·民俗·民間》一書,鑒於他對民族文學的突出貢獻,1994年他榮獲莊重文學獎,是獲此殊榮的貴州兩名青年作家之一。榮譽、掌聲和鮮花不期而至,在榮譽面前,潘年英並沒有因此洋洋得意、固步自封、停滯不前,相反,他更加執著地堅持創作。

創作

1996年初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省直機關組織扶貧與農村黨建工作隊下基層掛職,單位領導找他談話,當時他正處在父老家貧子幼困難的時期,推辭的理由很充分,但是作為一名黨員。他義不容辭地接受了任務,毅然決定來到位於黔南的獨山縣麻尾鎮掛職扶貧,擔任鎮長助理與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他從人類學的角度來審視“貧困”現象,對扶貧工作提出了一種非常新穎獨到的新觀點和新思維,他認為,對貧困地區搞“一刀切”的“現代化”或“工業化”模式,盲目無序地開發,不僅破壞了,原有的“富裕”的資源和環境,而且最終導致了真正意義上的絕對貧困。5月8日,他得到父親病危的訊息,匆匆趕回天柱老家,父親已經彌留不能言語,他抱住父親,泣不成聲……料理完父親的後事,他又一聲不響地返回獨山,因為父親是一位善良的農民,他心裡裝著父親,更裝著千千萬萬的貧困農民。
1997年3月,正是江南鶯飛草長的時節,潘年英隻身來到了廈門經濟特區,在魯迅曾經任教的廈門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他一邊給研究生上文學理論課,一邊寫作《扶貧手記》。廈門氣候酷熱,白天夜晚都叫人坐臥不安。他把困難踩在腳底,每天寫作5000字,讀半本書,睡前還要“三省吾身”。《扶貧手記》的材料主要來源於在獨山一年的扶貧調查資料,當他寫到父親在貧病交加和極度思念兒子的痛苦之中遺恨西去時,忍不住失聲慟哭。

榮譽

《扶貧手記》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後,學術界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寓理論於形象之中,語言生動活潑,文筆流暢,既有文學意義上的通俗性和可讀性,又有學科意義上的深刻和新穎,我以為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學術佳作”(李立鶴先生語)。此前,潘年英的人類學專著《百年高坡——黔中苗族的真實生活》已由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
九十年代末的幾年裡,潘年英一步步走向輝煌,作品迭出。1998年推出小說集《寂寞銀河》,當中的《不虛此行》、《寂寞銀河》、《生命的糞坑》使人愛不釋手,百讀不厭。潘年英的足跡遍及侗鄉苗寨,1999年他把無限的鄉戀凝成散文集《邊地行跡》。
世紀之交,潘年英滿懷跨越新世紀、邁向新時代的信心,又隆重推出了“人類學筆行系列”叢書《故鄉信札》、《木樓人家》、《傷心籬笆》。《故鄉信札》以清新的筆觸描繪侗鄉盤村的婚喪嫁娶;《木樓人家》把侗鄉傳統的民俗、節日文化娓娓道來;《傷心籬笆》則以凝重的筆調描寫盤村侗人的生命意念和生活情趣,揭示出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對幸福和未來的憧憬和企盼。作家韓少功如是說:“潘年英的小說是哀傷的流水、溫暖的夕陽、思念的野草和山間的小路,當一幕幕時尚流逝之後,當一局局爭奪了結之後,這樣的小說還將默默地與人們一道遠行。”法國漢學家安妮·居里安亦云:“潘年英以自己故鄉為背景,為我們展現了一幅現代侗鄉農民生活的圖畫……這位作家更多地是以一種發自內心的,具有獨創性的創作手法來展示侗鄉農民的文化,來觀察最基本的農村社會,來思考傳統習俗的保護和繼承。”

特點

但現在他又選擇了離開泉州,回歸到離貴州較近的湖南,他說,當年帶著剛成名的自負和對貴州現實的不深刻理解去了泉州。卻發現錢並不是一個學者的最終追求。他的每一本書都是關於貴州的,都是關於黔東南苗侗文化的,這與泉州的主流文化格格不入,泉州沒有他的學術天空。多年來的筆耕不輟,使他愈加堅持“原生態的文學”。在他心目中的原生態文學,即:“一種客觀的、直接的描寫和記錄生活事實的文學,也即是不需要誇張,想像和虛構的文學,與紀實文學有相類同之處,但紀實文學強調事件本身的典型性,而原生態文學則更加注重日常和生活本身的意義。”他試圖通過對日常意義的提升,來消解大家習慣的“典型”和“詩意”。

其他

潘年英以作家和學者的雙重身份默默實踐侗族、侗鄉、侗人“三個代表”,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文匯報》、《新華文摘》、貴州電視台、浙江電視台、泉州電視台等媒體爭相報導他的事跡,《福建民族》發表了《從大山到大海——記青年學者潘年英》的通訊。
原載黔東南政府網站《黔東南名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