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98年12月 卸任總裁。
1999年4月 卸任董事長,正式開始退休生涯。
創業之路
發展才是硬道理
潘寧是容奇鎮工交辦公室的副主任,當時的廣東城鎮開辦企業成風,其中很多能人都是鄉鎮基層幹部出身,他們是當地觀念最超前的人,更關鍵的是能夠整合各方面的資源。潘寧造冰櫃,在技術上靠的是北京雪花冰櫃廠的支援,在資金上則是由鎮政府出了9萬元的試製費,所以,這家工廠成了“鄉鎮集體企業”,這一產權歸屬最終決定了企業家潘寧的悲情命運。這年10月,珠江冰櫃廠成立,冰櫃的品牌是“容聲”,潘寧出任廠長。
企業初創的艱辛,可以想見,那個時候的鄉鎮企業還頗受人歧視。潘寧到當年北京最著名的
西單商場(9.42,0.18,1.95%)推銷冰櫃,一位科員蹺著腿問他:“容聲是咋回事呀?是啥級別的?”潘寧說:“我們是鄉鎮企業。”那位科員當即下逐客令。1986年,潘寧請香港影視明星汪明荃代言冰櫃廣告,因為汪是全國人大代表,廣告要播出須請示上級,報告打上去,如石沉大海,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則廣告只能在地方電視台播出,卻上不了中央電視台。
這些身份的歧視和制度性的
打壓,並沒有給科龍造成致命的困擾,就跟當時所有的鄉鎮企業一樣,潘寧和他的團隊反倒增強了競爭能力。
1980年代中後期,中國知名的冰櫃企業都是靠引進生產線而起步的,在那幾年,國內先後引進79條冰櫃生產線,從而引發了一場冰櫃大戰。在這些冰櫃工廠中,珠江冰櫃廠是身份最為低微的一家,然而卻靠款式的新穎、質量的上乘以及行銷的靈活而漸露頭角,潘寧儘管不是專家出身,卻視質量和技術進步為生命,他請汪明荃代言廣告,策劃人員苦思了一大堆花哨的廣告詞,最後他圈定的卻是最平白的一句:“容聲容聲,質量的保證。”
到1989年前後,珠江冰櫃廠的裝備和規模已經不稍讓於國營工廠。在珠江三角洲一帶,容聲冰櫃成為最知名的家電品牌,在全國市場上,則形成了“北海爾、南容聲”的雙雄格局。
順德政府全力扶持
在公司初創期,一直非常重要的事實是,珠江冰櫃廠的壯大與順德地方政府的全力扶持是分不開的。
當時的華南地區,領改革開放的風氣之先,地方政府對企業扶持不遺餘力,因此帶來“鎮鎮點火、村村冒煙”的繁榮景象。在所有市鎮中,順德、中山、東莞、南海因經濟最為活躍而被稱為“廣東四小虎”。順德位居四小虎之首,其對科龍的全力扶持堪稱典範。有個例子一直被人津津樂道:1990年代初期,潘寧要擴建廠區,但是容桂鎮上已無地可征,鎮領導攤開地圖,仔細盤算,最後決定炸掉鎮內的一座小山,將之夷為平地,讓潘寧建車間。有記者對此感慨不已,稱,“若其他地方政府都這樣替企業著想,哪有經濟發展不起來的道理?”因此用了《可怕的順德人》為報導的標題。
由於政府的開明與傾力支持,當時的順德的確非常“可怕”,全國家電產量的1/3在廣東,而順德就占去了半壁江山,它是全國最大的冰櫃、空調、熱水器和消毒碗櫃的生產基地,還是全球最大的電風扇、微波爐和電飯煲的製造中心,容聲、美的、萬家樂和格蘭仕並稱中國家電四朵金花,在這一年評選的全國十大鄉鎮企業中,順德竟赫然占去五席。
1992年1月底,正在廣東等地南巡的鄧小平專程到珠江冰櫃廠視察,這家國內最大的冰櫃製造工廠裝備了全世界最先進的生產線,站在寬敞而現代化的車間裡,鄧小平顯得非常驚奇,他問:“這是什麼類型的企業?”隨行回答說:“如果按行政級別算,只是個股級;如果按經濟效益和規模算,恐怕也是個兵團級了。”鄧小平在廠區參觀時,感慨萬千地連問了三次:“這是鄉鎮企業嗎?”也是在這個過程中,鄧小平提及那句日後聞名全國的鄧氏格言:“發展才是硬道理。”
在鄧小平離開工廠後,北京有關機構公布了全國家用電器產銷排行榜,珠江冰櫃廠榮登“冰櫃產銷量第一”的寶座,在這個位置上,它一直穩穩地坐了8年。
鄧小平的三聲感嘆,讓潘寧名播天下。此時的他已經年屆60歲,按慣例到了退休的年紀,不過沒有人敢公開地提這個敏感問題。連他自己也沒有覺得到了退下來的時候。
除了年齡的敏感外,一個更“提不得”的話題是,企業的產權歸屬到底有沒有清晰化的可能。珠江冰櫃廠儘管由潘寧創辦,但在產權上則屬於鎮政府。潘寧當時的處境十分的典型,珠江廠日漸壯大,而經營團隊則無任何股權,潘寧多次或明或暗地提出,希望鎮政府能夠在這方面給予考慮,可是得到的答覆都含糊其詞。另一個讓他頭痛的事情是,容聲冰櫃暢銷國內後,由於這個品牌的所有權歸鎮政府所有,一些鎮屬企業便乘機用這個牌子生產其他的小家電,嚴重地干擾和影響了珠江冰櫃廠的聲譽,而對此潘寧竟無可奈何。
潘寧和科龍的命運轉折
於是在1994年,潘寧決定另闢蹊徑,他將企業變身為科龍集團,宣布新創科龍品牌,進軍空調行業。在他的謀劃中,科龍品牌歸企業所有,由此可逐漸擺脫政府的強控。他的這種“獨立傾向”當然引起鎮政府的注意。也就是從這時起,潘寧和企業的命運變得十分微妙起來。
1996年,科龍電器在
香港聯交所上市,融資12億元,成為全國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鄉鎮企業。潘寧雄心萬丈地四處攻城略地,他先後在
遼寧營口和四川成都建立了兩個生產基地,這樣可以大大地降低物流運輸的成本。一個尤為重要的決策是,他宣布將投資10億元人民幣在日本神戶建立科龍的技術中心。當時的現狀是,中國的冰櫃企業靠“價格割喉戰”迅速地擊敗了早先在
中國市場上靠品牌優勢而獲得先機的跨國企業。但是潘寧知道,要穩固本土企業的市場戰果,則必須在技術上擁有核心的開發能力。當時所有的國產家電企業,其實都還是一些裝配工廠,其核心部件仍然需要從國外引進。全球冰櫃的核心技術都被日本東芝、三洋及松下等公司所掌控,所以將技術開發的前沿延伸到日本本土去,是一項成本很高、但卻將有奇效的戰略。在一次高層會議上,潘寧很激動地說,“如果不能在有生之年裝出一台百分之百的中國冰櫃,我們這代冰櫃人愧對後人。”
可惜的是,潘寧的這種“決戰思維”在他退出後竟成絕響,以至於十年後,中國冰櫃產業的核心技術空心化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改善。
科龍集團突然宣布潘寧辭去總裁職務
1997年,科龍實現營業收入34億元,利潤6.6億元,被香港《亞洲貨幣》雜誌評為中國最佳管理公司和中國最佳投資者關係公司,儼然是中國製冷業乃至家電業的希望之星。然而,也是從這時開始,地方政府對科龍的掌控變得直接起來。這家品牌顯赫、效益絕佳的企業成了政府官員調控地方資源的一個最佳工具。1998年12月,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科龍集團突然發布公告,潘寧辭去公司總裁職務,第二年4月,卸任董事長。他的所有職務都由多年的副手王國端擔當。
根據很多當事人的回憶,潘寧對此次宣布並無思想準備。在整個1998年,他一直在全國各地考察,他想收購成都一家軍工廠的車間,將之改建成冰櫃生產線,還到河北等省份洽談建設北方生產基地的事宜,據這段時間與潘寧有數面之緣的
北京大學教授
周其仁觀察,“潘寧下崗,其實他對此沒有做好準備,在過去的一年多里,他一直四處奔波。”
潘寧的六個“退休計畫”
潘寧幾乎沒有對外界做任何辭職的解釋,他迅速做出了移民加拿大的決定。為表示自己的徹底隱退,他與科龍約法三章:“不保留辦公室,不拿科龍一分錢退休金,不要科龍一股股份。”他對媒體記者發表的最後一段講話是,“現在退下來,我覺得非常榮幸。因為好多知名的企業家,有的升了官,有的沒有後繼力,還有的犯了錯誤,極個別的上了刑場。像我這樣乾到65歲的企業家,屈指可數。我光榮退休,確實好榮幸。”他對外宣稱有六個“退休計畫”:學打高爾夫,學攝影,學開車,學太極拳,讀點近代史,陪太太外游。一位科龍舊部曾記錄一個細節:老潘臨別科龍時,曾“口占一絕”留贈部下做紀念:“服務鄉企數十年,縱橫家電憤爭先。闖破禁區成駿業,寄語同仁掌霸鞭。”
有人指出,詩中的“憤爭先”一句有點彆扭,是不是“奮爭先”或“紛爭先”的筆誤,潘寧肅然地說,就是這個“憤”,發憤圖強的憤,悲憤的憤。
潘寧離開科龍後,儘管日後風波不斷,他卻再沒有對這家傾注了畢生心血的企業說過一句話。每年清明,他必由國外歸鄉掃墓,然後又悄然出境,幾乎與科龍舊人再無往來
科龍電器創始於1984年,前身是順德珠江冰櫃廠,屬鄉鎮企業。科龍後來飛速前進的力量源於它從一開始就擁有的敏銳的市場嗅覺。在容奇鎮當時的工業與交通辦公室副主任潘寧帶領下,一班人馬赴全國各地進行市場調查並得出一個重要結論:“電冰櫃是一個具有廣闊發展前途的家電產品”。容奇鎮人的異想天開和創業激情在這裡被引爆,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雖然當時企業從技術、人才,到設備、資金處處捉襟見肘,但這一切都不能嚇退創業者的決心。沒有技術人才,就派人去西安交大學習製冷技術,向其他廠家取經,到市場上蒐集本行業相關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資料;缺少設備,就以零件代模具,用汽水瓶作試驗品,用手錘、手挫等簡陋工具和簡易萬能表等測試儀器,反覆試驗;啟動資金不足,就從冰櫃試製入手,向鎮政府申請了9萬元試製費;待冰櫃試製成功以後,再追加投資,以降低投資風險。1983年9月國內第一台雙門電冰櫃由這家當時被視為“雜牌軍”的鄉鎮企業試製成功。
可以說,科龍創業期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應歸結到當時順德政府的傾力支持。在計畫經濟體制下,冰櫃生產必須經過國家有關部門定點許可。當時的珠江冰櫃廠要做到這點,可謂羈絆重重。拋開技術、人才、設備、資金等劣勢不論,光是“鄉鎮企業”身份已經使企業備受歧視。
科龍之幸,幸在身處順德。在“全縣一盤棋,一心抓經濟”理念指引下,順德政府最大限度發揮了在當時條件下政府對企業的支持。首先允許當時的珠江冰櫃廠掛靠到廣東省機械廳,使之順利成為國家首批42家冰櫃定點生產企業之一。為了保證企業啟動和運行,順德政府一方面用財政向企業撥款和補貼,另一方面拿出政府的招牌來為企業作擔保。於是,全國各地的資金源源不斷流向順德。一時間,順德成為全中國關注的焦點,而珠江冰櫃廠更是成為順德工業中一顆最耀眼的明星。
特體“元老”潘寧
潘寧,球員,元老 潘寧才14歲,卻是公認的特體隊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