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威(陝西師範大學西北研究院副研究員)

潘威,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歷史自然地理、歷史地理信息化建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威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專業方向:歷史自然地理、歷史地理信息化建設
個人簡介,教學工作,代表性論著,主持項目,參與項目,

個人簡介

主要研究興趣為“歷史時期氣候-水文-社會關係”和歷史地理信息平台設計與搭建。試圖通過將信息化手段與傳統史料解讀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為傳統的歷史自然地理研究注入新的思路、方法和問題,為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水危機”不確定性的認識提供歷史數據和相似型。近年來最主要的工作為構建“歷史時期中國水文變化資料庫”,並解決其中的“歷史時期地表水文過程中人文影響因素模擬方法”。在《Quarternary International》、《地理學報》、《地理研究》、《地理科學》、《清史研究》等刊物發表各類論文20餘篇,出版專著1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子項目1項,並參與多項各類課題。
海外經歷:
2013年11月,在日本學習院大學交流訪問;
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環境情報學部做JSPS長期外國研究者;
2015年10月,在日本香川舉行的第三屆東亞環境史年會(EAEH2015)進 行全會報告(plenary session)"The Changing of Chinese Coastal Typhoon Frequency Based on Historical Documents,1644-1911AD"

教學工作

2011.9至今 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選修課“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
2011.9至今 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選修課“中國地圖學史”第2授課人

代表性論著

學術專著:
潘威 著:《上海地區地表水系空間結構特徵重建及相關問題研究》,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15年9月
主要論文:
[1] 潘 威. 道光七年吳淞江整治對河床形態的影響. 歷史地理 輯刊, No.22.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58-368.
[2] 潘 威. 1861—1953年長江口南支沖淤狀況重建及相關問題研究.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24(1): 24-68.
[3] 潘 威, 滿志敏. 大河三角洲歷史河網密度格網化重建方法—以上海市青浦區1918-1978年為研究範圍.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25(2):5-14.
[4] 潘 威, 王美蘇, 楊煜達. 1823年(清道光三年)太湖以東地區大澇的環境因素. 古地理學報,12(3):364-370.
[5] 潘 威, 王美蘇, 滿志敏. 清代江浙沿海颱風影響時間特徵重建及分析. 災害學, 26(1):123-127.
[6] 潘 威. 基於分形理論的1915-2000年渭河涇河口-潼關段河道演變研究. 沉積學報,2011,29(5):946-952.
[7] 潘 威, 莊宏忠, 李卓侖. 1766~1911年黃河中游汛期水情變化特徵研究. 地理科學,2012,32(1):94-100..
[8]潘 威, 王美蘇, 滿志敏 等. 1644-1911年華東沿海颱風發生頻率研究.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2,21(2):237-241.
[9]潘 威,孫濤,滿志敏. GIS方法進入歷史地理研究十年回顧.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2,27(1):11-17.
[10]潘 威,劉楠,莊宏忠. 清代黃河中游汛期建立時間早晚變化.乾旱區資源與環境, 2012,26(5):41-45.
[11]潘 威,滿志敏,莊宏忠,等. 清代黃河中游,沁河,永定河入汛時間與夏季風變遷. 水科學進展, 2012,23(5):616-620.
[12]潘 威,蕭凌波. 1766年以來永定河汛期徑流量與太平洋年代際震盪.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2013,28(1):127-133.
[13]潘 威.環境史視野與社會經濟史研究——評“漁業戰爭與帝制晚期中國的環境變化”.歷史地理 輯刊,No.27.2013:367-373.
[14]潘 威,閆芳芳,鄭景雲 等.1766年以來黃河上中游徑流量變化的同步性.地理科學,33(9):1145-1149.
[15]潘 威,鄭景雲,閆芳芳 等.1766年以來黃河中游與永定河汛期徑流量的變化.地理學報, 2013,68(7):975-982.
[16]潘威,滿志敏 等. 1644-1911年中國華東與華南沿海颱風入境頻率.地理研究,2014,33(11):2195-2204.
[17]潘威.清代前期黃河額徵河銀空間特徵初探—以乾隆五十七年的山東為例.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4(4):5-12
[18] Wei Pan, Jie Fei, Zhimin Man,etc al. The fluctuation of the beginning time of flood season in North China during AD1766e1911.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doi:10.1016/j.quaint.2014.07.058

主持項目

2009.10-2010.10:主持陝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清代關中地區極端天氣事件背景重建”(09SYB06)
2009.9-2011.9:主持國家博士後基金(46批)二等“1650-1950年渭河下遊河道形態演化過程及驅動因素研究”(20090461280)
2012.7-2015.7:主持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歷史文獻記錄的黃土高原及周邊地區氣候變遷情況”(KZZD-EW-04-01)
2012.10-2013.10:主持陝西師範大學中央高校項目基金一般項目“近240年來黃河中游徑流量變遷與季風雨帶推移”(GK261001042)
2014.9-2016.9:主持中科院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清朝中衰是否由於19世紀中期華北地區的氣候-水文突變?”(SKLLQG1415)
2015.1-2017.1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近300年黃河上中游徑流量對氣候變化的回響方式”(41401223)
2014.11-2016.11: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絲綢之路歷史地理信息系統建設”(14ZDB031,項目負責人:張萍教授)第3子課題“絲綢之路生態環境資料庫”負責人
2015.9-2016.9:主持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委託課題“歷史時期渭河水文模擬”

參與項目

2004.9-2009.6: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金項目(05JJD770113)“上海地區開埠以來城市、聚落和水網空間結構演變”; 負責水網結構重建及驅動力分析
2007.9-2009.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771056)“上海城市活動空間研究(1842-1937)”;負責交通場擴展
2007.9-2009.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601024)“雲貴高原土地利用變化與人文驅動因素(1659-1960)”; 負責清代雲南銅礦開發的環境效應(合作)
2007.12-2008.6 :國家“985工程”(05FCZD004)“開埠以來上海城市空間擴展研究”; 負責河網結構對城市擴展的回響。德國圖賓根大學“近500年來世界白銀的流動”,參與清代以來雲南銀銅礦資料庫的設計和建立
2010.10-2014.9:國家“973”項目:過去2000 年全球典型暖期的形成機制及其影響研究(2010CB950100),歷史時期黃河水文對氣候變化的回響
復旦大學985社科創新基金項目“近300年中國東部梅雨帶推移”第2子課題“近300年梅雨帶躍入華北地區研究”負責人
陝西文物局委託項目《陝西歷史地圖集》(771353); 副主編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西北地區歷史文化村鎮社區功能提升技術集成與示範”子課題“西北地區歷史文化村鎮社區資料庫”(2013BAJ10B08)。參與,資料庫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