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妃曲·一點青燈人千里

《潘妃曲·一點青燈人千里》是金末元初詞人商挺的一首散曲。這首曲子真切地描寫了一位妻子在青燈下給千里之外的丈夫寫信,但苦於書信難以送達,因此憂傷憔悴的情景,寫得形象、生動。曲子用典豐富,但並不晦澀,使整篇作品的意蘊更豐富,更有內涵。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潘妃曲·一點青燈人千里
  • 創作年代:金末元初
  • 作品體裁散曲
  • 作者商挺
  • 作品出處:《全元散曲》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雙調】潘妃曲
一點青燈人千里。錦字憑誰寄?雁來稀,花落東君也憔悴。投至望君回,滴盡多少關山淚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潘妃曲:雙調曲牌名。又名《步步嬌》,小令兼用,與南曲小異。
②青燈:油燈。青,指燈焰的顏色。
③錦字:指書信。
④雁來稀:喻傳信人稀少,縱有相思之情,也無從向遠人表達。
⑤東君:掌管春天的神。
⑥投至:臨別,等到。
⑦關山:化用表達離情的《關山月》樂曲名,實言其相隔遙遠。

白話譯文

伴著一盞孤燈,給遠在千里之外的丈夫寫信。雁來稀少,相思之情難傳遞。花開花落,歲月流逝,有情的春之神也會變得憔悴。等到丈夫回來,不知要流盡多少相思的眼淚。

創作背景

商挺由金入元,出身於詞曲世家,金亡後與元好問交好。元初時散曲創作風氣盛行,商挺在元朝朝中官居要職,也寄情於散曲表達自己的離憂。這首散曲收錄在元刊《陽春白雪》前集第四卷,是以女子的口氣傾吐相思的閨情曲。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起首“一點青燈人千里”,寥寥七字,包含的故事和情感容量卻頗大。首先,由“人千里”三字可看出“離別”的主題;其次,離別的雙方是一人遠離,一人居留;再次,從“一點青燈”可知整首曲子是從居留者的角度來寫的,抒發的也是居留者的思念;最後,“千里”極言二人相距之遠,而“一點”又暗示獨居者的寂寞,離愁別恨盡在其中。
沉浸於愁苦和思念之中,青燈下的人忍不住發問:“錦字憑誰寄?”“錦字”二字,以簡省的筆墨交代出離別雙方的關係。前秦蘇惠曾織成迴文錦書,寄給丈夫竇滔,以述真情,後人便以“迴文錦”“錦字”等代稱思婦寄給遠方夫君的信物。可見,此曲描述的是夫妻之間的離別。“憑誰寄”即意味著無人可寄,因為“雁來稀”,寄書的大雁稀少,無從憑寄。
二人相隔遙遠,又音信難通,獨對青燈的妻子自然越發孤寂痛苦。“花落”一句,同樣於簡潔的文字中包含著豐富意蘊。“東君也憔悴”,以春光的流逝喻離別的傷感,其中暗含女主人公對年華易逝的慨嘆。“花落”既是實景,也喻示女子青春的隕落,更指向離別的時日之久,以及相見之日的遙遙無期。對女主人公而言,等待是痛苦的,這不僅是因為她必須忍耐一個人的孤淒,也不僅是因為歸期的不可知,更是因為她一生最美好的時光正一點一滴在等待中虛耗。這樣一來,作者對於離情的刻畫便已相當深入。
“投至望君回。滴盡多少關山淚”,女主人公將眼光投向未來,構想二人相見之日到來之前,她還將流下多少眼淚。“多少”二字,既說明與重見之日相隔的時日之長,也體現出女子思念之深,這份思念不會隨著時日的推移而變淡,也不會因為與夫君隔著重重“關山”而消散。“關山”與首句“千里”相呼應,使整首小令首尾相連,結構完整,空間和時間的阻隔也被巧妙地融為一體,讀來渾然如一,不落痕跡。

名家評價

四川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鄧元煊《元曲精粹》:此曲寫少婦對丈夫的思念。用典貼切自然,情思綿邈。化用《關山月》樂曲名,更進一步表現了深重的離情別怨。朱權稱此曲為佳作,不為過譽。

作者簡介

商挺(1209-1288),字孟卿,一作夢卿,自號左山老人,曹州濟陰(今山東菏澤縣)人,曲家商正叔之侄。與元好問、楊奐交好,頗受元世祖賞識。曾任宣撫副使、參知政事、同僉樞密院事,累遷樞密副使,後因病辭官。《元史》中可見其傳。商挺工詩畫,善書法,尤以隸書為長,曾作詩千餘篇。散曲亦成績斐然,今存小令十九首,多寫閨閣之情,明代朱權作《太和正音譜》將其列為“詞林英傑”一百五十人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