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奕霖
- 外文名:Pan Yilin
- 別名:潘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遼寧省撫順市望花區
- 出生日期:1972年1月1日
- 職業:主持人
- 畢業院校:中國傳媒大學
- 性別:男
基本資料,個人經歷,早期經歷,電影之緣,
基本資料
學歷:大學本科,獲文學學士學位
性格:快樂、熱情
血型:B型
喜歡的運動:游泳、足球
喜歡的食物:水果尤其是蘋果
最喜歡的男演員:趙丹
較喜歡的女演員:鞏俐
最喜歡的中國電影:《小城之春》
最喜歡的外國電影:《摩登時代》
理想:過上想過上的日子
想對觀眾說的話:但願成為知音
個人經歷
早期經歷
少年時的潘奕霖,是一個學業上發展有點偏科的孩子,他的數學經常不及格,但他的外語和語文卻又出奇地好。追究起來,潘奕霖說,是因為在他國小時,跟著當軍人的父親從撫順到了長沙。在東北長大的潘奕林,聽不懂數學老師的一口湖南話,功課不會做,自然也不討老師喜歡,從此恨上數學課。
值得慶幸的是,在國小畢業時,潘奕霖居然考上了在湖南頗負盛名的雅禮中學。這是一所解放前的教會學校,有著很開明的辦學風氣,令學生可以在學習與個性上自由發展,使少年潘奕霖如魚得水。但他還是不喜歡數學,固執地偏愛著寫作。為了滿足這種愛好,他竟然獨自辦了一份油印小報,偷得了魯迅文章的名字叫《野草》,他自己動手刻鋼板,每期印一兩千份在同學中傳閱。但是,一個數學經常不及格的學生,在父母和同學的眼裡,就是個問題少年,這成了他成長歲月中的最大煩惱。因為,他注定要考不上大學了。而不能讀大學還會有光明的未來嗎?於是,他把自己的感嘆寫成了一篇文字叫《17歲的恐慌》,寄給了長沙電視報。文章居然發表了。這個肯定給了潘奕霖一個希望,如果上不了大學,也許可以當一個作家吧。1988年,湖南電台對節目試行改革,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星期天節目部。每個周日早、午、晚各兩個小時播出,節目的形式就是“脫口秀”。台里招了一大批主持人跟聽眾聊天。這一年,潘奕霖曾考過中國傳媒大學,在等候錄取通知書的日子裡,他報名參加了電台的考試,結果被錄取了。當中傳的通知書苦等不來時,他在電台主持的《瀟湘晨鐘》欄目已經很有了名氣。一年後,傳媒大學的招生又開始了。潘奕霖跟著台里一個到考試現場做節目的主持人去了長沙的廣電學校看熱鬧,不期然碰到了一個那裡的老師。老師還記得潘奕霖,鼓勵他再試試。潘奕霖動了心,後來通過自己的努力,潘奕霖成功的考入了廣院,成了中傳89級播音系36名學生中的一個。
告別學生時代,離開了母校的那一片核桃林,潘奕霖被分到了中央電台國際部,在他們那個當時叫《環球信息》的欄目里,播音員是連編帶采外加播,十八般武藝樣樣操練的,這恰好讓潘奕霖的寫作功底得以發揮。第二年,他的一篇《美國人權記錄》就得了台里優秀稿件的一等獎。
電影之緣
如果不是偶然看見電視報上一篇電影頻道的招聘廣告,潘奕霖將會在電台一輩子待下去也未可知。可是,“電影”這兩個字深深誘惑了他。他就毅然去考試。在近千名考生中,他獨有的質樸和大氣吸引了主考的電影頻道節目部主任張海芳的目光,他被錄取了。
有觀眾來信說,他們這批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是老電影最後的追隨者。確實如此。潘奕霖在努力幫助觀眾追尋過往年代的記憶時,也在撿拾自己成長歲月的印跡。
潘奕霖是個快樂著生活的人。儘管現在已升格成了製片人,還當著電影頻道的團支部書記,但性格里仍是大男孩般率真、明朗,胸無城府。弄得領導總說他老也長不大。他的幽默、樂觀也感染著周圍的人。外來的人常發現,他們這個部門的人,在一個時期內都會操著同樣的語言,那種語言風格正出自潘奕霖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