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旦文集10

潘光旦文集10

《潘光旦文集10》作者潘光旦(1899-1967)是我國現代著名學者,生前曾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大、中央民族學院等校任教。他博學多識、學貫中西,在社會學、優生學、性心理學、教育學、民族史等領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潘光旦文集》,收錄了潘光旦先生一生各個時期的主要著述,包括著作、論文、日記、旅行記、譯著等,內容涉及社會學、優生學、家譜學、性心理學、教育學、民族學等學科領域。整理出版潘光旦著述,是一項具有重要文化積累價值的工作。由於歷經抗戰遷徙與“文革”浩劫,潘光旦先生的著述多有散佚,重新收集極為艱難。經潘光旦先生子女二十餘年的收集整理,《潘光旦文集》今天終於與世人見面,它的出版對於學術界了解、研究我國社會學等學科的發展脈絡,繼承、弘揚前輩學人的優良學風,汲取前人的重要學術成果均有積極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潘光旦文集10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601頁
  • 開本:32
  • 品牌:北京大學出版社
  • 作者:潘光旦 潘乃穆
  • 出版日期:2000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104133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潘光旦文集10》的出版,不僅便於國內外讀者了解和研究潘光旦先生的學術思想和學術成果,也有助於廣大學人研究中國社會學發展的歷史狀況,並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開拓前進,作出新的貢獻。基於學術研究的目的,《文集》對原作的內容和文字保持原貌,不予改動。

作者簡介

潘光旦,字仲昂,江蘇寶山縣人。1899年8月13日生於寶山縣羅店鎮,1967年6月10日逝世於北京。1913年至1922年就讀於北京清華學校。1922年至1926年留學美國,攻讀生物學,研究遺傳學、優生學,獲學士、碩士學位。1926年回國後至1934年,先後在上海光華、復旦等大學任教。1934年至1952年間任清華大學、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曾擔任清華大學和西南聯大教務長、社會學系主任及清華大學圖書館館長。1952年調中央民族學院任教授。

圖書目錄

一九四四年
婦女問題的一個總答覆
優生與兒童福利
寫在“兒童福利會議”後
漫談拳術與體育
必也狂狷乎!
一九四五年
正視蘇聯
遺傳與環境
《蛻變中的中國社會》序——環境、民族與制度
這是講情分的時候了
一九四六年
戰後社會建設的途徑
一九四七年
正視科學——“五四”二十八周年作
家譜還有些什麼意義?——黃岡王氏家譜代序
《中國之家庭與社會》
家制與政體
老人問題的癥結
南行記感
科舉與社會流動
說“倫”字——說“倫”之一
一九四八年
救救圖書
學校與“訓導”教育
“倫”有二義——說“倫”之二
讀《自由主義宣言》
婦女·兒童·母親——三八婦女節前後的一部分觀感
夢魘的覺醒?
說“五倫”的由來
教育——究為何來?
邊沁二百年祭
社會學者的點、線、面體
悼貝蒂也夫教授
論教育的更張
家庭·事業·子女
一夫一妻制是否可以長久維持?
從幾個世運選手拒絕返國說起
工業化與人格
讀書的自由
譯文:人格的無雙
一九四九年
《周官》中的人口查計制度
附論:何以司民與刑事同屬秋官
論所謂“民主個人主義”和服膺這種“主義”的人
一九五○年
說“通”“專”並重
美國心理的診斷——論艾奇遜關於外交政策的三篇演說
論《婚姻法》
課改與院系調整應“穩步前進”綜合大學可促進理論與實際真正配合
大錯鑄成的美國
在大學與中學的聯繫問題座談會上的書面意見
復仇與中國的父系氏族社會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建立青年體格標準
提高青年“知己知彼”的認識
“民主”國家的一筆法西斯賬——美國反猶太運動略史
一九五一年
老無所終的美國——論美國生活方式的一斑
論中國父權社會對於舅權的抑制
研究古代科學史料應當切忌誇大附會
欲為和平奮鬥先須抉別是非
鞏固擴大中國人民的勝利——慶祝中國共產黨誕生三十年
一多安葬祭告詞
調查與實踐
檢討一下我們歷史上的大民族主義
一九五二年
為什麼仇美仇不起來——一個自我檢討
一九五六年
一九五六年六月實地訪問所得
訪問湘西北“土家”報告
一九五七年
在如何展開學術界的“百家爭鳴”問題座談會上的發言
湘西北、鄂西南、川東南的一個兄弟民族——土家
一九六二年
清華初期的學生生活
附錄 畲與瑤由來總表

文摘

一九四四年
婦女問題的一個總答覆
婦女運動,自從一七九二年英國窩爾斯東克拉夫脫女士(Marywollstonecraft)發表她的《女權宣言》以後,到如今可以說有過兩個時期,而前途可能的進入第三個時期。第一個可以叫做抗議時期。好比宗教革命以後,新的耶穌教派對舊的天主教稱為抗議教一樣。第二個時期可以叫做解放時期。抗議相當成功以後,女子在社會與文化里得以自由活動,至少,實際上雖依然有種種限制,法律上的種種限制早就幾乎完全不再存在。我們目前就在這時期里。這兩個時期先後都曾解決了一部分的問題,但也產生了不少新的問題,這些問題有關於婦女自身的,也有關於社會一般的,例如家庭組織的動搖與子女教養的欠缺等。要運動的結果不但使婦女問題自身能比較長久的不再成為問題,並且使全般社會與民族不再蒙受不良的影響而發生新問題,我認為我們應當進一步的導引它,控制它,以入於第三個時期,我這裡稱它為位育的時期。
在前兩個時期里,我們對於婦女問題有過四個不同的論點,兩個屬於抗議時期,兩個屬於解放時期。屬於前者的,(一)是與男子抗衡,(二)是對家庭革命;屬於後者的,(三)是爭個人人格,(四)是應社會需求。在第三個時期里,我們應當有的新論點是(五)促進女性健康。此外可能還有別的,不過有此五個,似已足夠概括了。

序言

潘光旦先生,江蘇省寶山縣人。1922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學校,赴美留學,主修生物學,研習遺傳學、優生學等,先後獲達茂大學學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1926年回國。曾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中央民族學院等各校任教。畢生從事於優生學、社會思想史、家族制度、人才學、性心理學、民族學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於家譜學、優生學等有特出的貢獻,對儒家社會思想有深入的研究,在教育思想方面有獨到的見解,並曾譯註過不少西方的學術名著。其著譯作約六百萬言。
1978年在先生的許多同事和朋友提議之下,我們即開始收集整理及出版其學術著作的工作。先生的著述文稿在抗日戰爭中遺失不少,“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又遭受損失,故文稿的收集十分不易,有一些佚文尚需繼續查找。但是至今已基本上收齊,終於可以編輯出版他的文集了,文集首卷的出版又適逢第二屆潘光旦紀念講座在北京大學舉行,這是可以向先生告慰的事。
文集中有關的書稿在收集過程中,先後得到中央民族學院圖書館許多先生的協助;1949年以前發表於報刊的文章的收集,則得到北京大學圖書館舊期刊部的大力協助;有關在清華學習和工作期間文稿的收集,得到清華大學圖書館、檔案館、校史研究室的協助;相片重新收集時得到了張祖道先生等的幫助:謹在此一併致謝。
北京大學出版社對文集的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謹向他們表示感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