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上縣潤河鎮中心學校

潁上縣潤河鎮中心學校

潁上縣潤河鎮中心學校位於潁上縣西南的潤河鎮,潤河古鎮西臨淮河,與六安市的霍邱縣隔河相望,潤河鎮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民風淳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潁上縣潤河鎮中心學校
  • 外文名:Yingshang counties Run, Changhe Centre School
  • 簡稱:潤河中學
  • 創辦時間:1957年
  • 類別:公立中學
  • 所屬地區:潁上縣潤河鎮
學校由來,辦學理念,學校現狀,辦公室成員,發展規劃,

學校由來

潤河中心校前身為潤河中學,始建於1957年,曾被譽為潁上第三中學;占地面積達46669平方米,建築面積達5100平方米。厚重的歷史積澱為潤河中心校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學校加大投入,完成了標準化學校建設;學校教學區、生活區布局合理並以院牆有效隔離,保證了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校內運動場、學生公寓、食堂、留守兒童之家等配套齊全;圖書館實驗室、電教室、微機室等教學設施一應俱全。
潁上縣潤河鎮中心學校潁上縣潤河鎮中心學校

辦學理念

以人為本
精緻管理
厚積文化
追求卓越
(標註:圖冊圖片來源於)

學校現狀

潤河中心校現有教職工87人,在校學生近1500人。本校為九年制初級中學,共設立了七到九三個年級,二十二個教學班。由於淮河水的滋養,潤河中心學校人傑地靈。潤中人團結奮進,不斷進取。在廣大師的共同努力下,不論是學校建設或是教學質量,潤河中心學校在全縣範圍內始終名列前茅。多年來,潤河中心校為合肥一中阜陽一中潁上一中輸送了大批優秀學生。
近年來由於各級領導的重視、教育資金的進一步投入及學校領導的統籌安排使潤河中心校正逐步變成一座花園式、高標準的文明學校。她終將成為潁上教育系統西南方向一顆璀璨的明珠。

辦公室成員

潤河中心校辦公室成員
主任:屠銅倫
副主任:程益民 凌欲飛 陶長淮

發展規劃

一、學校發展的指導思想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爭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推進素質教育為核心,以促進教師發展為途徑,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為主題,以最佳化教育資源和辦學條件為手段,以服務於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宗旨,進一步完善學生教育、教師發展、質量管理的辦學體系,全力營造“以人為木,人盡其材,德才兼備,均衡發展”的辦學環境,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能與特長,用文化的方式探索有效的生命化教育教學模式。打造常規管理、特色興校的品牌,實現農村學校教育教學現代化。
二、學校發展的總體目標
確立強烈的服務意識,樹立現代辦學理念,以發展為主旋律,以質量為生命線,以創新為推動力,堅持以強化管理為龍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堅持最佳化辦學條件和內涵提升相結合的發展戰略,形成有效的教育教學管理體系和學校特色,實現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教育條件和教育手段的現代化,使辦學理念、素質教育的成果、教育教學質量、師資隊伍水平和辦學水平進入農村名牌學校的行列,根據學校現有條件和幾年來的發展趨勢,實現留住本地生源,吸收外來學源,打造學習型教師隊伍,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均衡發展。
三、期間學校發展的重點任務
l、進一步最佳化辦學條件,完善硬、軟體建設,進步提升農村教育信息化水平。有計畫地逐步完善教學設施,立足現實升級提高。改造村小教學點,添加體育運動器材,增添音樂、美求教學發備,全面實施信息化工程,提升學牛微機房的檔次,完善學校教育網路平台及軟體建設,進步完善教學圖書館的建設。建設一支適應教育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的師資隊伍,大力推進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改變教育管理方式,提高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
2、全面提升實施課堂模式改革的水平,提高教育數學質量。
全而實施課堂模式改革,創新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更新教育觀念,著眼於學生的成長與成材,建市促進學校自主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以提高教育質量為目標,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核心,強化教學過程管理,最佳化課堂教學策略,規範課堂教學行為,加強學科教研,使國小畢業成績和中考成績位於同類校前茅。加強學生養成教育,改進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完善學校、家庭、社會緊密聯繫的德育工作體系。大力推進園林化校園建設,促進學校個性發展並形成特色,讓每個孩子充分發展,全面推進高質量的素質教育。
3、加強教育科研和教學研究,全面提升師資水平。
堅持科研興校的思想,加強先進教育理論的學習,加強先進教學模式、教學方式的成果的推廣和實踐,堅持教育科研為教育教學服務、為促進教師事業發展的方向,以全面實施課堂模式改革方案和加強學科建設方案的素質教育為主題,緊緊圍繞以文化的方式進行牛命化教育的發展日標,關注課堂教學和教育改革,通過課題研究,促教師骨幹群體的快速成長,使他們成為即擅長教育教學
實踐,又有較高理論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建立一支效益適當、結構合理、師德高尚、業務精良、適應學校發展需要的教師隊伍。
4、農村辦學模式改革。
農村九年義務教育是提高農村人口素質的奠基工程,要求農村教育發展不僅培養少數升學有望的學習尖子,而且還要重視大多數學生的培養教育,那就是加強辦學模式改革,堅持“學用結合、按需施教”的原則,把農村文化教育與科技教育、理論學習與實踐經驗結合起來,適當設定與農村經濟、市場經濟、鄉鎮企業等有關的課程,利用信息技術,拓寬學生學習和發展的空間,培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所需要的新型農民。
四、實現規劃目標的具體措施。
1、明確方向,科學定位,逐步形成獨特的辦學風格。要實現學校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客觀地認識校情,理清發展思路,明確學校定位。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學校要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面向農村教育,面向社會需求,面向教育現代化。一方面著力為上一級學校培養輸送合格人才,另一方面著力為農村經濟發展培養文化加技能的合格人才,向著“積澱文化底蘊、注重精細管理、打造農村品牌、創辦特色學校、培育合將人才”的目標闊步邁進,實現潤河跨越式發展。
2、積極推進學校管理機制、激勵機制的創新,提高辦學效益。
管理機制的創新是學校快速發展的關鍵舉措,也是學校管理文化的寶貴財富,為實現發展目標,必須對現有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繼續完善年級主任負責制,搞好“有效教研組”的評比工作。力爭把我校中國小和中心校的“有效教研組”推向潁上縣。激勵機制的創新重點在於能調動全體老師的積極性,把教師的潛能充分挖掘出來。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決定學校教學質量和整體辦學水平、事關學校生存和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和源頭性的工程。我校教師隊fn建設指導思想是:以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中心,以培養年輕優秀骨幹教師為重點。加強培養新教師、骨幹教師,通過繼續教育培訓,實施“名師工程”:培養校級學科帶頭人5名,市級學科帶頭人3名,省級學科帶頭人2名。完成教師的合理配備,班級要按年齡結構、知識結構、職稱結構合理配備。
4、加強學校教科研工作,增強科研創新能力。
加強學校教科研工作,增強科研創新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辦學水平增強辦學實力的需要,是學校實現健康、快速發展的必然要求。努力構建“以學校為基地,以課題為載體,以教師為主體,以質量為中心”的工作模式。進一步強化科研意識,全面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培養一批科研骨幹力量和科研型教師。把科研和課堂模式改革結合起來,與教職工成績測評結合起來,促進教科研水平全而提高,做到以研促教,以教科研來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5、加強農村教育,服務當地經濟。
農村教育改革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區域性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繼續實行“3+1”分流教育模式,不僅把學生留住,而且要考慮到學生將來畢業出路和就業技能,實行文化與技能並進,使農村畢業生升學有基礎,就業有本領,開展全員培訓,使學生掌握致富技能,根據學生擇業方向和學習基礎組建相關的實用技術培訓班。以實施素質教育為契機,以分流教育及控流為出發點,以不求人人升學,但求人人成材,服務於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宗旨,加強基地建設。
6、加大校園教育文化建設,注重文化管理,構建和諧校園。
校園教育文化建設足一個學校的氣質,是個學校的內涵, 學校要把握當地經濟發展的脈搏,以精神文明建設和特色德育建設為主導,辦好文化長廊,辦好學校網站,辦好學校廣播台。在學校管理上體現文化管理的光輝,實現管理者與職工的和諧,教師與教師的和諧,教師與學生的和諧,讓整個校園成為洋溢文化氣息的傾心校園,成為充滿智慧靈光的和諧校園。
7、布局調整和標準化學校建設及學校安全工程。全鎮到2013年完成布局調整:中學保留潤河中學。國小保留陳樓國小、凌樓國小、潤河國小、回民國小、洪莊湖國小、汪堂國小、其餘為教學班。
2010年完成潤河中學、回民國小的標準化學校建設
2011年完成潤河國小、洪莊湖國小的標準化學校建設
2012年完成汪堂國小、陳樓國小的標準化學校建設
2013年完成凌樓國小的標準化學校建設
2010年—2013年完成村幼稚園的建設:沿河村富壩村、潤河中心幼稚園、凌樓村振興村曹田村六莊寺村陳樓村雙洋村陶徐村、汪掌村等幼稚園的建設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