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上縣廣播電視局

潁上縣廣播電視局前身為潁上縣廣播事業局,於1984年經縣政府批准,改為潁上縣廣播電視局

簡介,規模,工作性質,

簡介

該局共有幹部職工82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有4人,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13人,中共黨員62名。
該局原有廣播電台、電視台、廣播電視發射台、有線電視台和廣播電視服務公司五個二級機構,1999年按上級實行“三台合一”和“局台合一”的要求,既潁上縣廣播電視局潁上縣廣播電視台,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現局裡內設機構有工會、辦公室、財會股、社管股、事業股、廣告部、保衛股、新聞中心、總編室、技術播出部、播音部、微波站及廣播電視服務公司。
因該縣“96·1”號舊城改造工程,原廣播電視大樓被拆遷。新的廣播電視中心大樓於1997年動工,1999年8月正式啟用。新中心位於城南1.5公里處的潁半路東側,占地面積11.5畝,主樓局部六層,建築面積2488平方米,總投資400多萬元。新中心建成後,先後投入20多萬元資金對辦公區進行了綠化、美化,植了草坪,種了花木,修了魚池,造了假山、噴泉,建成了花園式的辦公區。
潁上縣廣播電視局
截至2008年,該局擁有、SONY BETACAM DVCAM、JVCGY-DV500模擬攝像機和數字攝像機,BETACAM 、DVCAM、SOBEY模擬和非線性編輯線等先進的攝、錄、編設備,並實現了局內編輯線聯網和硬碟播出,達到了廣播級水平。廣播電台採用音頻工作站進行節目的錄製和播出。

規模

截至2008年,該局對外發射三套電視節目,分別為一頻道100W轉安徽衛視,十二頻道100W轉中央一套,九頻道3000W為潁上自辦節目頻道,其中九頻道覆蓋半徑達40公里,實現了全縣覆蓋。100米廣播電視塔建成於1992年,1999年遷到新廣播中心時高度增加到110米。
該台電視自辦節目先後開辦了《潁上新聞》、《周末傳真》、《希望的田野》、《政風行風熱線》欄目,同時還開設了《廣告文藝》、《為您點播》服務性節目。於2005年10月新增加了潁上二套節目,開辦欄目主要有《經濟十分》、《農業科技知識講座》等。
該台廣播自辦節目先後開辦的節目有《潁上新聞》、《一周要聞》、《潁淮之聲》、《農民之友》、《大眾107》、《法制園地》、《休閒時光》、《藍盾之聲》、《檢察官風采》等,還開設了《廣告音樂》、《氣象服務》等服務性節目。

工作性質

多年以來,該局在廣播電視宣傳工作中不斷深化改革,播出稿件努力做到貼近民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
1991年防汛抗洪期間原電視台台長唐國慶(現為廣電局長)被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局、省新聞工作者協會授予“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電台記者徐東輝采寫的《烈士母親的胸懷》獲1991年度中國廣播獎一等獎。1995年徐東輝被評為全省首屆十佳新聞工作者。電視台創下了連續9年在全省縣級台評獎中均獲一等獎的好成績。電台記者采寫的稿件創下了連續7年榮獲《安徽廣播獎》一等獎的好成績。
由於該局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工作思路,狠抓了各項管理工作,並提出了“向管理要成績,向管理要效益”的口號,通過全局上下的通力合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均有很大的變化。1996年,我局因成績突出被原廣播電影電視部授予先進集體稱號。2002年、2003年被中國農村電視委員會授予“千縣工程”先進單位稱號。2003年被阜陽市文明委授予“市級文明單位”稱號。2003年被阜陽市政府評為“抗洪救災先進單位”和“抗擊非典先進集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