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藥名稱:漸尖毛蕨
- 別名:金星草、小葉鳳凰尾巴草、小水花蕨、牛肋巴、黑舒筋、舒筋草
- 界:植物界
- 門:蕨類植物門
- 綱:蕨綱
- 目:真蕨目
- 科:金星蕨科
- 屬:毛蕨屬
- 種:漸尖毛蕨
- 分布區域:長江流域以南各地,東至台灣,北至山西,西達秦嶺南部
- 採收時間:夏、秋季採收
- 用量:15-30g,大劑量150-180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植物特徵,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根莖或全草。
性味
味微苦,性平。
歸經
歸心、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祛風除濕,健脾。
主治
用於泄瀉,痢疾,熱淋,咽喉腫痛,風濕痹痛,小兒疳積,狂犬咬傷,燒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150-180g。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曬乾。
植物特徵
植株高80-150cm。根莖長而橫生,連同葉柄基部疏被棕色、全緣的披針形鱗片。葉遠生;葉柄長30-60cm,深禾稈色,向上略被柔毛或近無毛;葉片厚紙質,兩面近無毛,披針形,長60-100cm,寬15-30cm,二回羽裂;羽片15-20對,互生,無柄,線狀披針形,長8-15cm,寬1-1.8cm,先端漸尖,基部截形,羽狀淺裂至半裂,下部的羽片反折而不縮短或稍縮短;裂片斜向上,18-24對,長圓形,寬2-3mm,先端銳尖,全緣或有微齒,基部上側1片裂片常較長,葉軸、羽軸和中脈下面被剛毛;葉脈羽狀,下面隆起,側脈每裂片7-8對,基部1對交接,第2對伸達缺刻底部的透明膜,第3對以上伸達缺刻以上的葉邊。孢子囊群圓形,背生於側脈中部稍上處;囊群蓋大,圓腎形,棕色,膜質,最後捲縮,密生柔毛。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1200m的田邊、路旁或林下溪谷邊。分布長江流域以南各地,東至台灣,北至山西,西達秦嶺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