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剪紙

漳浦剪紙

漳浦剪紙是一門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鏤空藝術的傑作。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福建漳浦剪紙藝術源遠流長,唐宋以來非常活躍,據《漳浦縣志》記載:“元夕自初十放燈至十六夜,乃已神祠家廟,或用鰲山運傀儡,張燈燭,剪採為花,備極工巧”。今分布在漳州市漳浦縣沿海一帶。

2006年漳浦剪紙被確定為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7年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08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2010年漳浦剪紙作為“中國剪紙”的子項,被列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前,“漳浦剪紙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有1人:陳秋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有3人:張崢嶸、高少苹歐陽艷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漳浦剪紙
  • 批准時間:2008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Ⅶ-16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福建省漳浦縣
  • 外文名稱:Zhangpu paper cutting
歷史源流,工藝特色,傳承意義,

歷史源流

福建漳浦剪紙最初只是作為刺繡的底樣,隨著漢族民間民俗活動的盛行和受北方貼“窗花”等中原文化的影響,漳浦剪紙開始套用於各種結婚、祭拜活動,剪各種豬腳花、餅花、花貼於禮品、祭品上,寄託美好的心愿。
明清以後,剪紙也逐漸脫離刺繡成為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漳浦剪紙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濃烈的原始趣味和稚拙美感,在中國民間藝術中占有一定位置。
說到漳浦剪紙,人人都會懷念起已經過世的四位老婦人的名字:陳金、黃素、林桃、陳匏來,她們被合稱為閩南“四大神剪”。漳浦剪紙有著多元的創作風格,陳金、黃素在繼承漳浦剪紙的基礎上,借鑑傳統刺繡表現手法,創造了“排剪”技法,形成漳浦剪紙構圖豐富勻稱,線條繁複細膩的寫實特色;林桃、陳匏來立足本土,注重主觀想像,開創了漳浦剪紙藝術構圖奇巧、古拙抽象的寫意風氣;特別是林桃,被藝術界稱為“中國民間畢卡索”。“四大神剪”不僅是南方剪紙藝術流派的傑出代表,更是真正的農民和漁民,她們從小目不識丁,長大後日夜操勞,剪紙絕非職業,只不過是一種天生的愛好,自覺的傳承,長年的素養。以剪為伴的四位老人,不但以無聲的藝術語言和成熟精湛的手法,給剪紙藝術留下彌足珍貴的傳世之作,也影響和帶動了漳浦有志於剪紙藝術的一代代藝人。
漳浦剪紙
現如今,漳浦縣擁有近千人的剪紙作者隊伍,老、中、青、少,各顯神通。陳秋日高少苹歐陽艷君、李小燕、陳燕榕、盧淑蓉、游金美等剪紙藝人,吸納大江南北各種藝術流派的營養,與時俱進,她們的不少作品在國內外舉辦的大賽中屢屢獲獎,各具特色。2010年,“首屆福建省民間剪紙藝術職業技能競賽”在漳浦舉行,來自全省各市(縣)的一百多名剪紙能手通過兩天的現場創作和剪法技藝比拼中,漳浦剪紙藝人歐陽艷君奪得了最高獎“金刀剪獎”,這標誌著漳浦剪紙技藝達到了福建省剪紙藝術的頂尖水平。
在漳浦縣,陳秋日、張崢嶸、高少苹歐陽艷君先後被福建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也先後評審通過陳秋日剪紙工作室、張崢嶸剪紙工作室、高少苹剪紙工作室、歐陽艷君剪紙工作室為“福建省技能大師工作室”。漳浦剪紙歷史悠久,傳承有路,漳浦縣的剪紙藝人在剪紙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努力為漳浦剪紙的傳承培育一代又一代的剪紙新人,她們或是在自己的藝術館辦培訓班或是走進校園手把手地把剪紙技藝傳播給教師和學生,漳浦剪紙在民眾中的普及,以及剪紙藝人的傳承等都出現了良性循環的局面。
漳浦剪紙漳浦剪紙

工藝特色

漳浦剪紙以構圖豐滿勻稱、對稱平衡、線條連貫簡練、連線自然、細膩雅致著稱,在表現手法上,以陽剪為主、陰剪為輔,陽剪和陰剪互為補充,密切配合,使整個畫面主次分明,錯落有致,富有層次感。在色彩上以單色為主,在對比色中求協調,具有強烈的工藝裝飾效果。
漳浦剪紙
“排剪”技法的運用,則充分體現了漳浦剪紙纖巧細膩的特點,那種細而又細,成組成排,反覆出現的線條,對表現羽毛、花瓣等事物絲絲入扣。在用紙上採用了一些不易變質、褪色的剪紙材料。

傳承意義

漳浦剪紙學術價值有以下幾點: 1 、是千百年來漳浦人民創造並享受的文化,是民眾的智慧創造並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藝術風格和特色,保護和發揚是我們的責任。 2 、它見證了漳浦民間習俗演化的進程,對了解漳浦民俗、閩南民俗進而陶冶民情民風具有積極的意義。 3 、漳浦剪紙已被世界認可,並在對外文化交流中發揮作用和產生影響,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