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灘

漲灘

漲灘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zhǎng tān ,是指泥沙淤積而成的灘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漲灘
  • 性質:自然現象
  • 釋義:泥沙淤積而成的灘地
簡介,與泥沙沉積的關係,植物作用,灘地圍墾利用與泥沙沉積的關係,相關資料,黃河三角洲灘地不同林分類型,釘螺分布與灘地環境因子的關係,

簡介

與泥沙沉積的關係

灘地浮漲與泥沙沉積的關係是通過不同類型灘地本身的機械阻擋及水生植被阻滯這一雙重作用對泥沙沉積施加影響及其反饋來實現的。湖區的湖灘地按發育程度、高程差異可劃分為白泥灘、草灘、蘆雜灘和蘆葦灘等自然類型,這些灘地在面積、高程及形態上的差異懸殊較大,對水動力條件及湖泊泥沙沉積的影響程度不盡一致。汛期絕大部分中低位灘地淹沒在水下,當水沙受到低位灘地機械阻擋時,流速急劇減慢,水體挾沙能力減弱,使大部分泥沙緩緩迭加在低位灘地上,這就促進了低位灘地的浮漲。湖流受到面積大的高中位灘地阻擋時,湖面波浪起伏,通過底部回流將所掀起的灘地泥沙向深水方向逐漸遷移,在重力作用下,大量泥沙相繼沉積在老灘地上或湖盆中央,加速了湖灘地的發育進程。

植物作用

湖灘地、洪道內滋生大面積的蘆葦、荻苔草等喜水性和沼生植物,這些植被同樣具有阻水促淤作用: ① 緩流作用,水生植物的莖葉必然在一定範圍內消耗水流的一部分能量,使流速減緩,挾沙能力減弱。②植物在水流作用下產生脈動現象,在一般情況下,流速越大則脈動頻率越高,此脈動作用可局部干擾水流流態,為泥沙沉積提供有利條件。③蘆葦等水生植物阻滯作用還能每年在沙灘上淤積新的毅蓋層,使泥沙沉積一層鞏固一層,灘地不斷淤高,直至與高水位相平,不再有新的水沙來源為止。在水生植物及灘地自身的綜合阻滯作用下,削弱了湖泊輸沙能力,使本來可從湖口排泄於長江的大量泥沙而不斷沉積於蘆洲灘上,促進了湖泊灘地的自然浮漲。

灘地圍墾利用與泥沙沉積的關係

灘地圍墾利用與泥沙沉積的關係是通過湖面、湖容縮小及其相應的水情動態變化而實現的。湖灘地被圍墾利用後,烷內已不再承受上游來沙沉積,外圍低位灘地和湖心蔽水帶卻承受著同樣數量的入湖泥沙沉積,使外圍灘地逐年淤高,並向湖心伸展。再一方面圍墾是隨灘地擴漲而發生,灘地在圍墾過程中,坑外物質結構和植被遭受破壞,表層物質疏鬆,汛期入湖水量大,湖水位增高,灘地淹沒在水下,大量表層泥沙再次被水體挾帶遷移至湖盆中央,為湖相沉積提供子充足的物質來源,從而加速了湖盆泥沙沉積速率。

相關資料

黃河三角洲灘地不同林分類型

以無林地為對照,對黃河三角洲灘地3 種林分類型的土壤水文物理性狀、土壤入滲特性及土壤貯水性能進行研究。結果表明:①與無林地相比,有林地具有一定的壓鹼抑鹽效果。不同林分類型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和孔隙比等表征土壤水文物理性質的指標明顯好於無林地,且0-20 cm 土層好於20-40 cm 。各指標林地間差異較大,其中刺槐林好於楊樹林,而白蠟林最差。②乘冪方程能較好地反映研究地區不同林分類型的土壤入滲過程,有林地土壤入滲性能好於無林地,刺槐林、楊樹林、白蠟林的平均滲透速率值分別是無林地(1.84 mm/ min)的2.22,1.78,1.59倍。③有林地的土壤吸持、滯留貯水量、土壤涵蓄降水量、有效涵蓄量均表現為刺槐林>楊樹林>白蠟林>無林地,且0 -20 cm 土層的貯水性能均好於20-40 cm 。說明在涵養水源和水分有效性方面,刺槐林優於楊樹林,白蠟林較差。

釘螺分布與灘地環境因子的關係

釘螺在草灘的分布呈明顯的五帶分布,並與地下水位有明顯的相關。當地下水位為32cm左右時,釘螺密度和有螺框出現率分別達到其最大值。灘地實施抑螺防病林工程,高灘林農複合經營,低灘養魚,造成了不利於釘螺生長的環境,可以有效的控制釘螺的孳生。土壤含水量28%~38%最適合於釘螺生長。灘地抑螺防病林工程建設,採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路溝配套,降低了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限制了釘螺的生長。灘地的植被類型也影響釘螺的分布。以莎草為主的植物群落中釘螺分布密度最大,苔草次之,狗牙根草最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