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zì mò 漬墨(漬墨)(1).墨跡,字跡。 唐 李遠 《題橋賦》:“想夫危梁蘚剝,漬墨蟲穿,長含氣象,久滯風煙,幾遭凡目之見嗤。”(2).積聚墨汁。 唐 張少博 《石硯賦》:“既垂文以呈象,亦澄瀾而漬墨。”。
墨法:黃賓虹先生所提出的七墨法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漬墨
- 拼音:zì mò
- 注音:ㄗㄧˋ ㄇㄛˋ
- 解釋:墨跡,字跡,積聚墨汁
釋義,七墨法之一,爭議,水墨和筆墨,評價,
釋義
zì mò
漬墨(漬墨)
(1).墨跡,字跡。 唐 李遠 《題橋賦》:“想夫危梁蘚剝,漬墨蟲穿,長含氣象,久滯風煙,幾遭凡目之見嗤。”
(2).積聚墨汁。 唐 張少博 《石硯賦》:“既垂文以呈象,亦澄瀾而漬墨。”
七墨法之一
黃賓虹先生曾經在1934年出版的《畫法要旨》一文中,把中國傳統繪畫當中的“墨法”系統地歸納為七種類型,即濃墨、淡墨、破墨、積墨、潑墨、焦墨、宿墨。這就是著名的“七墨法”。這種歸納方式在當時的美術界產生過一定的影響。1940年,黃賓虹在他的另外一篇題為“畫談”的文章中,將原先“七墨法”中的“積墨法”改為“漬墨法”,但七種墨法的總數沒有變。
爭議
在從此之後許多的著述與談話中,他經常將“積墨法”、“漬墨法”這兩個概念交替使用。於是,關於“積墨法”是否就是“漬墨法”的爭論由此展開。尤其是在黃賓虹先生去世之後,許多學者更是就此問題針鋒相對,口誅筆伐,以至於牽扯出許多學術研究以外的話題。
我們對黃賓虹繪畫理論加以研究,是為了更好地弘揚黃賓虹博大精深的繪畫藝術,深層次地挖掘他深邃獨到的美學思想。具體到一個技法名稱的歸類,對全面剖析與總結黃賓虹的藝術成就並沒有太多阻礙,而這種技法對於黃賓虹乃至於當代美術發展所產生的影響才是我們探討與研究的關鍵。
什麼叫“漬墨”?在古代漢語中,“漬”與“涑”相通。當“漬”讀音為“zi”音時,它有浸潤與聚集的意思;當讀為“s礦音時,它專指積聚墨汁,比如唐代張少博《石硯賦》中就有“既垂文以呈象;亦澄瀾而涑墨”的句子。
晚年的黃賓虹,繪畫創作已經達到隨心所欲的境地,尤其是在80歲以後,幾乎達到了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所謂“五筆七墨”更是信手拈來,靈活自然地運用,從不囿於固定成法。如果只是以教條的客觀理論硬性歸納黃賓虹的創作模式,硬是要在其作品的一筆一墨中找出相應的理論根據,這種“形上學”的主觀想法對於研究黃賓虹的繪畫藝術並無任何裨益。黃賓虹屬於學者型畫家,學識淵博,一生著作等身。曾經有人說黃賓虹的繪畫本領一半是從書中“讀”出來的,這的確是方家之論。如果沿著黃賓虹平生著述做一次循序漸進的細緻研究,就會發現,他的一些美術理論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產生出很多的前後差異,有的還會相互矛盾。其實這種現象在許多名家論述中並不鮮見。隨著學識的增長,世界觀也隨之改變,這是每一位卓有建樹的藝術家都要經歷的過程。黃賓虹偶以“漬墨法”替代早年提出的“積墨法”,正是其藝術境界升華的具體表現。
由文房工具演化成為中國畫當中至為重要的創作形式與美學體系,“墨”的價值無可替代。但是,就客觀物質本身而論,墨的形式是具體而又單一的,它之所以能成為一個近乎於獨立存在的藝術理念,“水”與“筆”的介入不可忽視。
水墨和筆墨
沒有水,墨只是單純的“一”,正是有了水的不同量與不同形式的介入,墨才有了生命。“積墨”與“漬墨”在主觀上最大的區別就是:“積墨”要經過層層積累的過程,最終是以“墨趣”的表現為主。無論是米元章“墨氣爽朗”的渾點叢樹,還是黃賓虹自己作品之中百遍乾遍的層層點虱,最終表現的就是墨的情趣與價值。而“漬墨”則偏重於水,是一種傾向於水墨交融的暈染形式。它不強調水與墨的單獨表現,而是體覡出一種中和的、圓融的、含蓄的特徵。黃賓虹在談到“皴”與“渾”的問題時說:“渾,以水墨融合各部分及其相互之間,反覆行之,務使各部分物象達到圓渾而厚實,充分地表現出各部分物象的質感、量感、明暗感以及相互間的遠近感等。”要達到物象的“圓渾而厚實”,就要“反覆行之”,而只有偏重於水的“漬墨”才能夠達到這一目的。“積墨法”與“漬墨法”在技法上雖然都是層層遞進的逐步積累,但各自所尋求的最終目的還是存在著差別。而這種差別是不能夠僅僅依靠名詞解釋來區分和定性的。
黃賓虹是用墨的大師,對於“漬墨”的使用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高度,但這種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力於用筆。所以,中國畫中的“筆墨”是兩個不可分割的絕對整體。
評價
“漬墨”的運用有相當大的難度。首先是它不像“焦墨”那樣特徵鮮明,它是混沌的、含糊的,甚至是處於一種輔助地位的,所以,精於此道者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