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綠刺蛾

漫綠刺蛾

漫綠刺蛾,種拉丁名為Latoia ostia Swinhoe,為鱗翅目刺蛾科綠刺蛾屬的一種昆蟲。國內分布四川雲南,國外分布在印度。

成蟲 雌蛾體長 14—20 mm,翅展 38-56mm,觸角絲狀。雄蛾體長 12-18 mm,翅展32-48 mm,觸角基部杯齒狀,末端稍細成絲狀。全體綠色。體翅上的鱗毛較厚。頭頂和胸背綠色,胸背中央有一淡黃色或暗紅褐色縱紋,腹部背面黃綠色。前翅綠色,暗紅褐色基斑較小,伸達後緣,外緣毛末端暗紅褐色;反面的綠色較淺;後翅為黃綠色或。乳黃色,後翅臀角緣毛暗紅褐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漫綠刺蛾
  • 拉丁學名:Latoia ostia Swinhoe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鱗翅目
  • :刺蛾科
  • :綠刺蛾屬
  • :漫綠刺蛾
  • 國內分布:四川、雲南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繁殖狀況,防治方法,人工防治,燈光誘殺,化學防治,生物防治,

形態特徵

漫綠刺蛾,成蟲 雌蛾體長 14—20 mm,翅展 38-56mm,觸角絲狀。雄蛾體長 12-18 mm,翅展32-48 mm,觸角基部杯齒狀,末端稍細成絲狀。全體綠色。體翅上的鱗毛較厚。頭頂和胸背綠色,胸背中央有一淡黃色或暗紅褐色縱紋,腹部背面黃綠色。前翅綠色,暗紅褐色基斑較小,伸達後緣,外緣毛末端暗紅褐色;反面的綠色較淺;後翅為黃綠色或。乳黃色,後翅臀角緣毛暗紅褐色。 卵 橢圓形,長徑 1.5-2 mm,淡黃色或淡黃綠色,表面光滑,微有光澤。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 23—32 mm,頭小,黃褐色,縮於前胸下。體近長方形,體色黃綠或深綠色,背線藍綠色。在胸腹部亞背線和氣門上線部位,各有10對瘤狀枝刺,腹部第一至第七節的亞背線與氣門上線之間有7對癌狀枝刺,其上均布滿長度相等的刺,刺叢較短,並有毒毛存在,但腹部第八、第九節氣門上線的技刺有球狀絨毛叢。腹面淡綠色;胸足較小,淡綠色。 繭 橢圓形,長徑 14—22 mm,橫徑 9—16 mm。灰褐色,質地堅硬,表面附著很多褐色或暗色的毒毛。 蛹 長 14—19 mm。初期為乳黃色,快羽化時前翅變成暗綠色,觸角、腹部黃褐色。
漫綠刺蛾

分布範圍

漫綠刺蛾,種拉丁名為Latoia ostia Swinhoe,國內分布四川雲南,國外分布印度

生活習性

漫綠刺蛾,4月下旬開始化蛹,5月上旬到6月上旬為化蛹高峰期,最遲可延到7月上旬。蛹期25—53天。6月上旬成蟲開始羽化,6月中旬至7月中旬為成蟲大量羽化期。如果當年氣溫低,雨水到來遲,成蟲羽化出英時間相應推遲2—3周。成蟲有趨光性,上半夜活動最盛。羽化後3-5天開始交尾產卵。隨著成蟲的出現,產卵可從7月上旬持續到8月下旬。卵多數產在葉背主脈附近,也有產於葉面的。一般散產,也有成塊的。一葉上產卵幾粒到十幾粒。卵期10—16日。 幼蟲於7月中旬開始孵出,最晚可延至10月下旬。幼蟲期一般為40-65天。幼蟲一生脫皮5次。初孵幼蟲靜棲在卵殼上,1—2日後脫皮。2齡時幼蟲開始活動和取食,先食皮蛻,然後吃卵殼,以後取食葉肉,食量較小,被害葉片呈半透明或紗網狀。2齡前群棲,3齡後逐漸分散活動和取食。取食時從葉緣向葉肉咬食。幼蟲的遷移性較小,一般是吃完一葉後再咬食鄰近的另一葉,吃完全技上葉後則行轉移。幼蟲晝夜均取食,僅脫皮時略有停止。4齡後的食量大增,食性也雜。8,9月間是幼蟲危害的嚴重時期,9月中、下旬開始作繭,10月底絕大部分幼蟲都已作繭越冬。幼蟲老熟後,取食活動減少。

繁殖狀況

在四川省鹽源縣1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繭內越冬。4月下旬開始化蛹,5月上旬到6月上旬為化蛹高峰期,最遲可延到7月上旬。蛹期25—53天。6月上旬成蟲開始羽化,6月中旬至7月中旬為成蟲大量羽化期。如果當年氣溫低,雨水到來遲,成蟲羽化出英時間相應推遲2—3周。成蟲有趨光性,上半夜活動最盛。羽化後3-5天開始交尾產卵。隨著成蟲的出現,產卵可從7月上旬持續到8月下旬。卵多數產在葉背主脈附近,也有產於葉面的。一般散產,也有成漫綠刺蛾塊的。一葉上產卵幾粒到十幾粒。卵期10—16日。 幼蟲於7月中旬開始孵出,最晚可延至10月下旬。幼蟲期一般為40-65天。幼蟲一生脫皮5次。初孵幼蟲靜棲在卵殼上,1—2日後脫皮。2齡時幼蟲開始活動和取食,先食皮蛻,然後吃卵殼,以後取食葉肉,食量較小,被害葉片呈半透明或紗網狀。2齡前群棲,3齡後逐漸分散活動和取食。取食時從葉緣向葉肉咬食。幼蟲的遷移性較小,一般是吃完一葉後再咬食鄰近的另一葉,吃完全技上葉後則行轉移。幼蟲晝夜均取食,僅脫皮時略有停止。4齡後的食量大增,食性也雜。8,9月間是幼蟲危害的嚴重時期,9月中、下旬開始作繭,10月底絕大部分幼蟲都已作繭越冬。幼蟲老熟後,取食活動減少。為了尋找作繭場所,爬行的活動增多,一般是從小技到大枝再沿主幹向下爬行。常在枝丫和主幹下部背陰處及有雜草遮蔭但不潮濕又近地表的樹幹上作繭,很少在小技及葉腋間作繭。有群集作繭習性,少則3-5個、多則20-30個繭連成一片,有的則是一個接連一個地排列著。作繭時先將樹皮啃咬平滑或啃咬出類似於革大小的小凹窩,然後開始吐絲作繭。從啃咬樹皮到吐絲作出網繭大約要4-6小時。英殼外因附有幼蟲體毛而呈綠色,有些繭外刺毛逐漸變成灰褐色或黑褐色。繭殼內壁黃白色或灰白色,均由幼蟲吐出的白色膠質液體粘結而成。繭蓋與繭體交界之處有1圈溝狀痕跡,便於成蟲羽化外出。繭中幼蟲和蛹的頭都朝向繭蓋一方。

防治方法

人工防治

(1)處理幼蟲多種刺蛾如麗綠刺蛾、漫綠刺蛾、縱帶球須刺蛾等的幼齡幼蟲多群集取食,被害葉顯現白色或半透明斑塊等,甚易發現。此時斑塊附近常棲有大量幼蟲,及時摘除帶蟲枝、葉,加以處理,效果明顯。不少刺蛾的老熟幼蟲常沿樹幹下行至於基或地面結繭,可採取樹幹綁草等方法及時予以清除。(2)清除越冬蟲繭刺蛾越冬代苗期長達7個月以上。此時農、林作業較空閒,可根據不同刺蛾蟲種越冬場所之異同採用敲、挖、剪除等方法清除蟲繭。燭革可集中用紗網緊扣,使害蟲天敵羽化外出。為免受繭上毒毛之害,可將繭埋在30cm深土坑內,踩實埋死)。

燈光誘殺

大部分刺蛾成蟲具較強的趨光性,可在成蟲羽化期於19-21時用燈光誘殺。

化學防治

制蛾幼齡幼蟲對藥劑敏感,一般觸殺劑均可奏效。例如,90%敵百蟲晶體8000信液對縱帶球須利蛾,1500倍液對黃刺蛾;1000倍液對竊達刺蛾、黑眉刺蛾、白德奼刺蛾;80%敵敵畏乳油 2000信波對縱帶球須刺蛾, 1000倍液對棗刺蛾、揭邊緣刺蛾、白痣奼刺蛾;50%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對球須縱帶刺蛾及黑眉刺蛾; 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對揭邊緣刺蛾,5000倍液對黑眉刺蛾;20%氰戊菊酯用冊倍液對黑眉刺蛾均很有效。此外,也可用 50%殺螟松乳油、 50%辛硫磷乳油、 50%對硫磷乳油、 25%亞胺硫磷乳油 1500—2000倍液、 2.5%敵百蟲粉劑及 3%西維因粉劑進行防治。

生物防治

刺蛾的寄生性天敵較多,例如已發現黃刺蛾的寄生性天敵有刺蛾紫姬蜂、刺蛾廣肩小蜂、上海青峰、爪哇刺蛾姬蜂、健壯刺蛾寄蠅和一種絨英蜂(學名待查)。縱帶球須刺蛾,麗綠刺蛾,黃緣級刺蛾卵的天敵有赤眼蜂 Thehmpmma sp.;刺蛾幼蟲的天敵有白僵菌、青蟲菌、枝型多角體病毒,均應注意保護利用。在天敵利用上,例如以2.3X10’-2.3 X 10’個/ml濃度的縱帶球須刺蛾核型多角體病毒,防治該蟲,效果達 100%;將患此病幼蟲引入非發病區,可使非發病區幼蟲發病在90%以上;將感病幼蟲(含繭)粉碎,於水中浸泡 24小時、離心 10分鐘,以租提液 20億 PIB/ml的黃刺蛾核型多角體病毒稀釋1000倍液噴殺3—4齡幼蟲,效果達76.8-98%。上海青蜂是黃刺蛾常見天敵,江蘇清江市苗圃,套用刺蛾繭保護器將採下的蟲繭放入其中,使羽化後青蜂飛出。如是使刺峨的被寄生率第一年達 26%,第二年達 64%,第三年達 9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