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時期

漢魏時期

漢魏洛陽故城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區東15公里處。故城北倚邙山,南臨洛河,東至寺里碑,西接白馬寺,城周14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魏時期
  • 洛陽故城: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區東15公里處
  • 分類:“城址”和“遺址”
  • 重要的遺址炮台山古城遺址、興隆山遺址群
洛陽遺址,城市建築,歷史遺址,

洛陽遺址

漢魏洛陽城是在西周城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先後有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建都於此,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於公元25年稱帝,定都洛陽;建安末年曹丕代漢,建立魏國,仍以此為都,漢魏兩代為繁盛時期,因稱漢魏洛陽故城。

城市建築

根據有無防禦設施而將之分為“城址”和“遺址”兩類。其中城址多為山地城址,少有平原城址,城址則有一至四道不等的城垣。遺址除了不同規格的聚居址之外,還有祭祀遺址、防禦遺址和瞭望遺址等。較為重要的遺址包括,炮台山古城遺址、興隆山遺址群、北斗七星祭壇遺址等。其中北斗七星祭壇遺址是中國迄今為止首次發現的以天文星座布局構建的古代城市。炮台山遺址和北斗七星祭壇遺址,是三江平原漢魏時期東夷民族文化的主要標誌,同時也說明,包括道家思想在內的華夏文明那時已經傳播到了偏遠的北疆。三江平原漢魏時期遺址,分布密集,保存完整,類型豐富,在國內乃至世界範圍內都是罕見的,對於研究東北地區古代史、東北邊疆史以及與中原關係等具有重要作用。

歷史遺址

漢魏洛陽故城,是當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據文獻記載“南宮太極殿,高十餘丈,建翔鳳於其上”;“北宮德陽殿可容萬人,完全是文石作壇,畫屋朱梁,玉階金柱,有珠簾玉戶如桂宮之稱:。城內最大寺院為永寧寺。東漢太學遺址在城南,當時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多達3萬餘人。 南城牆壁早被洛河沖毀,僅存三面城牆的殘垣。東垣殘長3895米、寬14米,西垣殘長4290米、寬20米,北垣殘長3700米、寬25~30米。殘垣一般高1~2米,北垣東段最高有5~7米。漢魏洛陽故城是中國保存較完整的古城遺址之一,1961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