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政治風雲與士人的生命憂患》是202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魏政治風雲與士人的生命憂患
- 作者:孫生
- 類別:歷史研究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 ISBN:978757320135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漢魏政治風雲與士人的生命憂患》一書內容大體圍繞兩個方面展開,一是曹操與漢魏政治風雲,二是漢末大疫與士人的生命憂患。從政治、社會、文學等多個方面展開討論,力圖全面展示東漢末年到魏晉世家大族的形成、思想等多個方面,又以大量例證勾畫東漢的特殊君臣關係,並以漢末大疫為切入點向讀者展示漢末以來社會“世紀末心理”的由來,以曹氏父子三人為核心展開多方面研究。本書引用的文獻主要來自於正史,參引權威,運用了陳寅恪先生關於“在史中求史識”的研究方法。
圖書目錄
前言 1
講 東漢末年的世家大族與寒門地主 1
一、世家大族形成的歷史因素 1
(一)世家大族的形成與社會更迭之關係 1
(二)世家大族形成的三個條件 3
(三)世家大族的形成與封建領主制經濟的關係 4
(四)世家大族的形成與經學傳家的關係 7
(五)世家大族的形成與選舉制度的關係 8
二、 “飄揚雲會”的世家大族 9
(一)汝南袁氏 9
(二)弘農楊氏 13
(三)潁川荀氏 14
(四)河內司馬氏 15
三、“贅閹遺醜”的寒門地主 21
(一)曹操的家世出身 21
(二)曹操的家庭教養 22
(三)曹操的家風影響 23
第二講 世家大族與寒門地主的思想異同 25
一、世家大族與寒門地主的思想異同與王朝更替 25
(一)思想異同與王朝更迭 25
(二)名士集團與英雄集團 26
(三)世家大族名士集團與東晉王朝的建立 28
二、世家大族與寒門地主的家風教養 29
(一)曹操與司馬懿家風之對比 29
(二)曹操與諸葛亮用法之對比 30
第三講 世家大族與寒門地主政治觀之對比 33
一、曹操與袁紹亂世態度之對比 33
二、袁紹與曹操政治方略之對比 36
三、曹操與袁紹人才觀念之對比 37
四、曹操與袁紹胸懷性格之對比 38
五、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 40
六、漢末士人對袁、曹之評價 42
(一)漢末士人以“命世之才”期許曹操 42
(二)漢末士人以“志大智小”貶斥袁紹 44
第四講 世家大族內部的“人物品評”與“清濁之爭” 47
一、漢末士人的“清德鑑賞” 47
二、漢末士人的“激揚名聲” 48
三、漢末士人的“清流”與“濁流”之爭 49
(一)“清流”不清,“濁流”不濁 49
(二)荀彧娶宦官之女“為論者所譏” 51
(三)荀爽被董卓徵辟為士林所輕 52
四、清濁之爭與濁流派荀彧離袁歸曹 52
五、漢末大亂與清流派之不臣之心 54
六、漢末大亂與濁流派之尊奉王室 55
七、曹操“唯才是舉”與吸引濁流人才 57
第五講 世族政治的選舉混亂與曹操之整頓 59
一、漢末社會名實混亂 59
二、漢末選舉名不符實 60
三、曹操以“唯才是舉”整頓選舉混亂 61
四、曹操選士重“智策法術” 63
五、曹操選士輕“道德虛聲” 64
六、曹操用人不論出身高下 65
七、後世史家對曹操選才用人的評價 66
第六講 世家大族的好名之弊與曹操之矯改 68
一、漢末士人“好名成癖”與交遊立譽近於病態 68
二、漢末士人“好名成癖”與沽名釣譽不擇手段 69
三、漢末士人“虛譽逛時”與政治集團之崇尚粉飾 70
四、漢末士人“虛譽逛時”與身處濁世之逃避時艱 71
五、曹操以“贅閹遺醜”與之矯改 73
第七講 東漢末年的吏治腐敗與曹操之整頓 75
一、桓靈之世選舉混亂,賣官鬻爵髒賄公行 75
二、權臣貴戚塞滿朝野,蠹民害國天下騷動 77
三、曹操以“嚴刑峻法”整新吏治 78
四、曹操以“廉節自勵”獎掖吏才 79
第八講 世家大族的名教虛偽與曹操之摧陷 81
一、漢末人才觀:“才性同”與“才性異” 81
二、曹操以“唯才是舉”摧陷名教思想 82
三、曹操以“法術思想”整頓名實混亂 84
四、曹操以 “仁聲先路”整齊社會風俗 85
五、曹操 “綜核名實”與漢末之輿論支持 86
六、曹操 “唯才是舉”與漢魏之政權更替 87
第九講 曹操破“浮華交會之徒”與誅殺名士 90
一、漢末魏晉的“浮華”之氣 90
二、曹操假他人之手誅殺禰衡 91
三、曹操借名教旗號誅殺孔融 94
四、曹操以違反軍令誅殺楊修 96
五、明帝破“浮華之風”與制裁名士 98
六、高平陵政變與“浮華之徒”的覆亡 100
第十講 東漢王朝特殊的君臣關係與漢人的離心傾向 103
一、東漢王朝特殊的君臣關係及其成因 103
(一)漢代選舉制度:門生與舉主君臣關係之形成 103
(二)漢代鄉閭壟斷:故吏與府主君臣關係之形成 104
(三)漢代領主制度:部曲與故主君臣關係之形成 105
(四)漢代士人心中只有個人之君,而無王朝之君 105
二、 特殊的君臣關係與蔡邕哭卓 107
(一)董卓知遇蔡邕,蔡邕報君而亡 107
(二)東漢末年 “節義衰而文章盛” 109
三、 特殊的君臣關係與曹操對“君”的報答 110
第十一講 東漢王朝特殊的君臣關係與袁氏兄弟的不臣之心 113
一、袁紹“坐作聲價,不應呼召而養死士” 113
二、袁紹別具野心“謀立幽州牧劉虞為帝” 114
三、袁紹“矯刻印璽”暗示天命在袁 114
四、袁紹利用“君臣關係”積累政治資本 115
五、袁紹倚仗“門生故吏”抗拒董卓廢立 115
六、袁紹“以君壓臣”迫使韓馥讓位冀州 116
七、孫堅入洛得漢神器“潛匿不言” 117
第十二講 特殊君臣關係與漢末豪強的地方割據 120
一、作為“君”的漢末豪強地主和他們的“臣” 120
(一)作為“君”的董卓和他的“臣” 120
(二)作為“君”的袁紹和他的“臣” 121
(三)作為“君”的曹操和他的“臣” 121
(四)作為“君”的劉表和他的“臣” 122
(五)作為“君”的劉璋和他的“臣” 123
(六)作為“君”的劉備和他的“臣” 123
(七)作為“君”的孫權和他的“臣” 124
(八)作為“君”的呂布和他的“臣” 125
二、作為“臣”的門生、故吏對“君”的報答 126
三、來自歷史的感喟 130
第十三講 特殊君臣關係與魏帝曹髦之死 131
第十四講 特殊君臣關係與潘岳的“望塵而拜” 135
一、“望塵而拜”的歷史誤解 135
二、“望塵而拜”的文學誤解 135
三、兩漢魏晉宰相可以自己辟置掾屬 136
四、賈謐身世之謎不影響“君”之地位 137
第十五講 特殊君臣關係與選舉制度和鄉閭清議 139
一、選舉制度與鄉閭清議 139
二、鄉閭清議與社會選舉 140
三、鄉閭清議與門生報主 141
第十六講 特殊君臣關係與呂布和劉備的“天下梟雄” 144
一、劉備因立足不穩而朝秦暮楚 144
二、呂布因貪財好色而弒父背君 147
(一)呂布因“財”殺丁原 148
(二)呂布因“色”殺董卓 150
三、諸葛亮之流芳百世與司馬懿之遺臭萬年 152
(一)百世流芳的諸葛亮 153
(二)萬年遺臭的司馬懿 155
第十七講 漢末大疫與漢末社會的“世紀末心理” 157
一、漢末魏晉時代的疫病信息 157
二、漢末魏晉時代的人口損耗 159
三、漢末魏晉時代的瘟疫流行 160
四、氣候異變與王朝滅亡之關係 163
(一)元末氣候變化與元朝滅亡之關係 163
(二)明末氣候變化與明朝滅亡之關係 163
五、傷寒疫病流行與人口大量死亡 165
附錄: 166
第十八講 天人感應理論與漢末社會的“世紀末心理” 179
一、漢人“天人感應”思維與政治之關係 179
(一)漢末社會的“世紀末心理” 179
(二)漢末“人物品評”的亂世預言 180
(三) “天人感應”理論與漢代政治思維 181
二、中國古代的天人關係 182
(一)關於天人合一 182
(二)關於天人相分 184
(三)關於天人感應 184
三、董仲舒與“天人感應”思想 185
(一)董仲舒的“受命之符”與“天譴之說” 185
(二)帝王“三畏”與王朝政治 187
(三)大疫流行與“天之譴告” 188
第十九講 黨錮之禍與漢末社會的“世紀末心理” 189
一、東漢王朝的兩大政治集團 189
二、從外戚專權到宦官干政 190
三、次黨錮之禍 191
四、竇武、陳蕃的反宦官鬥爭 192
五、第二次黨錮之禍 195
六、漢末文人的衰世之嘆 197
第二十講 “五德終始之說”與王朝更替 198
一、陰陽家的“五德終始之說” 198
二、《呂氏春秋》的“五德終始之說” 199
三、春秋公羊學的“五德終始之說” 200
四、“五德終始之說”與秦漢政治 201
(一)秦始皇對“五德終始之說”的迷信 201
(二)漢武帝對“五德終始之說”的利用 202
五、“五德終始之說”與漢代文學 204
(一)“土德王”與漢初散文 204
(二)“土德王”與兩漢大賦 205
(三)“土德王”與兩漢樂府 206
第二十一講 “黃龍見於譙”與漢末社會的“世紀末心理” 208
一、“黃龍見於譙”與天象示警 208
二、“天象示警”與皇族之陰懷不軌 209
三、“黃龍見於譙”與袁紹之久蓄異志 210
四、袁術以“當塗高”之讖語淮南僭號 211
五、袁紹“妄造圖讖”以應符命 214
六、“黃龍見於譙”與黃巾起義 215
(一)民間道教與符咒抗疫 215
(二)“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216
七、“黃龍見於譙”與三國立國年號 216
第二十二講 漢末大疫與曹氏父子的生命憂患 217
一、 漢末大疫與曹操的二重心理範式 217
(一)曹操詩體現的二重心理範式 217
(二)曹操詩體現的三重審美層次 221
二、 漢末大疫與曹丕的生命悲嘆 225
三、漢末大疫與曹植的人生焦慮 230
第二十三講 漢末大疫與魏晉名士的生命憂患 233
一、大疫威脅與魏晉名士的生命憂患 233
(一)“服食丹藥”與抗拒瘟疫 233
(二)“面如敷粉”與審美描述 234
(三)“人物鑑賞”與仕途升降 236
二、政治威脅與魏晉名士的生命憂患 240
(一)魏晉名士借飲酒發散逃避現實政治迫害 240
(二)魏晉名士借怪異之舉暗示政治上不合作 241
(三) 魏晉名士借政治朦朧詩曲筆表達痛苦心聲 243
(三)魏晉名士借自然玄談對抗名教禮法思想 246
三、嵇康《家誡》與魏晉名士“名教情結” 249
第二十四講 “文藝與器識之關係”與曹氏父子的胸襟器識 253
一、文藝與器識之關係 253
(一)黃巢——“曇花後現”的英雄器識 254
(二)宋太祖——“寬容敦厚”的仁君器識 255
(三)明太祖——“雄猜陰忍”的雄主器識 255
(四)唐太宗——“創業垂統”的明君器識 260
(五)魏 征——“杖策慷慨”的直臣器識 261
(六)隋煬帝——“日暮途窮”的亡國之君器識 262
(七)後蜀後主、南唐後主——“淒婉哀怨”的亡國之君器識 263
(八)賈寶玉——紅樓公子的“女性器識” 265
(九)秦觀、納蘭性德——遷客騷人的“女郎器識” 265
二、 漢末大疫與曹氏父子的胸襟器識 267
(一)漢末大疫與曹操的胸襟器識 267
(二)漢末大疫與曹丕的胸襟器識 270
(三)漢末大疫與曹植的胸襟器識 273
第二十五講 “不自彫勵”與曹植的悲劇命運 274
一、任性而行——“私開司馬門” 274
二、飲酒不節——“醉不能受命” 275
三、亢龍有悔——“上表求自試” 276
第二十六講 “丕植之爭”與曹植的悲劇命運 280
一、儲位之爭 280
(一)曹植告密 “太祖由是疑” 280
(二)曹植“忖度太祖意”引曹操猜忌 281
(三)曹植“斬鄴城守令”使曹操徹底絕望 282
(四)曹植交結“浮華之徒”犯曹操政治大忌 282
二、文學之爭 283
三、情感之爭 284
四、手足相殘 285
五、剪除羽翼 286
第二十七講 “科禁諸侯”與曹植的悲劇命運 289
一、曹操“科禁諸侯” 289
二、曹丕“科禁諸侯” 291
三、曹叡“科禁諸侯” 294
後記 297
作者簡介
孫生,本名孫守京。甘肅會寧人,西北民族大學漢語言文學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小說與秦漢政治、儒釋哲學的比較研究。出版有《儒禪哲學思問錄》《秦漢政治與文學》《史籍小說曲筆發微》等專著6部,參編教材1部,發表各類學術論文、學術隨筆5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