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樂府詩新論》是里仁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德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魏六朝樂府詩新論
- 作者:劉德玲
- 出版社:里仁書局
- ISBN:9789866178313
- 定價:180.00 元
《漢魏六朝樂府詩新論》是里仁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德玲。
《漢魏六朝樂府詩新論》是里仁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德玲。...
漢魏詩里的偏義複詞 說公輸與魯班 說小子無官職,衣冠仕洛陽 吳聲歌曲里的男女贈答 談《西洲曲》論蔡琰《悲憤詩》建安詩人代表曹植(一九二至二三一)《樂府詩集》作家姓氏考異 七言詩起源新論 關於七言詩起源問題的討論 附錄 《漢魏六朝詩選》前言 《三曹詩選》前言 關於《孔雀東南飛》疑義 余冠英先生學術年表 ...
漢魏詩里的偏義複詞 說“公輸與魯班”說“小子無官職,衣冠仕洛陽”吳聲歌曲里的男女贈答 談《西洲曲》論蔡琰《悲憤詩》建安詩人代表曹植(一九二至二三一)《樂府詩集》作家姓氏考異 七言詩起源新論 關於七言詩起源問題的討論 附錄 《漢魏六朝詩選》前言 《三曹詩選》前言 關於《孔雀東南飛》疑義 余冠英先生...
《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是2004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梅家玲。內容介紹 “擬代”,是指以“擬作”、“代言”方式所完成的詩賦作品;“贈答”,即“贈答詩”,乃係文人間藉以交通往還的詩作。自漢魏以來,這兩類文學便一直是當時文人創作的大宗。前者,銘記著人文世界承繼新變的行進軌跡;後者,則圖寫了當代瞬間的...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以來著重研究中國中古時期(漢魏六朝隋唐五代)的文學和文學批評,著有《樂府詩述論》、《漢魏六朝唐代文學論叢》、《文心雕龍探索》、《中國古代文學管窺》、《望海樓筆記》等。與顧易生教授合作主編的《中國文學批評通史》(七卷本)曾先後獲第三屆國家圖書獎等多種獎勵。
《漢魏六朝樂府詩》是201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運熙王國安。內容簡介 樂府詩是一種起源於漢代,盛行於漢魏六朝的詩歌。本書對於樂府詩的基本概念,如樂府和樂府詩、樂府詩的分類和特點、樂府詩的發展和編集等,都作了必要的介紹,並重點闡述了漢魏六朝各代樂府詩的內容和藝術特色,介紹了樂府詩代表...
《漢魏六朝詩選》:一部漢魏六朝時期斷代詩選;系“歷代詩選/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之一,余冠英編著。 漢魏六朝是我國古代詩歌逐漸成熟的重要時期,這一段時間既有采自民間的樂府詩,也有文人創作的五言、七言詩;既有南方清麗婉約的詩歌,也有北方的鏗鏘之聲。本書選錄詩約300首,分為九部分:漢詩、魏詩、晉詩、宋詩...
古樂府詩 《古樂府詩》是漢魏,六朝的樂府民歌。《古樂府詩》指漢魏、六朝的樂府詩。因唐代出現一種新樂府,模仿民間樂府詩的基本精神和體制上的某些特點而並不入樂,為了加以區別,後人稱唐以前的樂府為古樂府,後代模仿其體制,沿用樂府舊題而不入樂的,有時也稱古樂府,如李白的《蜀道難》。
本書收集了漢魏六朝樂府詩共190首。既較多地選錄了通常所說的樂府民歌,也選錄了相當部分文人作品,以求使讀者對樂府詩有了較多的了解。所選作品按《樂府詩集》所分類別編排。其中選錄了較多的為相和歌辭、琴曲歌辭和雜歌謠辭,亦有少量選錄。按不同的具體曲高先列古辭,後附文人擬作。目錄 前言 郊廟歌辭...
《漢代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是2009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趙敏俐。內容提要 該書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漢魏六朝樂府機構沿革與樂府詩關係研究》成果之一,是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趙敏俐教授多年從事漢代詩歌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獨創性地將藝術生產理論運用於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結合漢代...
《樂府詩選》是202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余冠英先生研究先秦漢魏六朝詩歌數十年,致力於古代文學的推廣和作品選的編訂。他專門為漢至隋無主名的樂府民歌編訂了《樂府詩選》。本書篇幅只有十萬餘字,但選目精良,體例嚴謹。題解專門探討樂府詩題的分類、沿革、演變和詩歌主旨;小結疏通段意,講解內容...
《樂府古題要解》書前有小序,說明了作者撰述此書的目的,是要掃除樂府詩創作中“不睹於本章,便斷題取義”的積弊,為後人“取正”提供依據。書中羅列漢魏六朝樂府古題一百餘個,分別闡發其最初的主旨、涵義,有的還引錄古詞,考證本事,敘述流變,內容較為詳實。如卷上解釋《江南曲》:“古詞云:‘江南可...
《樂府詩述論》是200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運熙。內容簡介 《樂府詩述論》(本社1996年版)是王運熙先生自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來長期潛心研究漢魏六朝樂府詩的成果匯集。內容涉及探討樂府詩產生的地域、時代、在當時的作用和對後代的影響,考辨有關作家的生平、作品的本事,以及樂府詩在送和聲、諧音雙...
附錄:七言詩形式的發展和完成 下編 樂府詩再論 來談樂府詩的曲名本事與思想內容的關係 樂府民歌和作家作品的關係 相和歌、清商三調、清商由 讀漢樂府相和、雜曲札記 蔡琰與《胡笳十八拍》論吳聲與西曲 吳聲、西曲中的揚州 劉惠連體和《西洲曲》柳惲的《江南曲》梁鼓角橫吹曲雜談 讀《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
漢魏六朝樂府古辭的敘事結構及其文化意蘊論析 ——以《戰城南》《東門行》《木蘭詩》等為中心的考察 馮文開 趙志強 文學史中的元稹樂府詩 田恩銘 論《樂府詩集》中的梧桐意象 陳文靜 名篇探討 漢樂府相和歌《江南》古辭新論——以考古發現材料為證 曾智安 陳後主所創樂府曲目《黃驪留》名義考析 王福利 ...
《先秦漢魏六朝敘事詩研究》是2017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鴻雁 。內容簡介 先秦漢魏六朝敘事詩是中國詩歌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內涵。《先秦漢魏六朝敘事詩研究》試圖對這一時期的敘事詩進行系統的梳理。全書確定敘事詩的內涵,分析敘事詩產生的原因以及先秦、漢代、魏晉南北...
第一章 漢魏六朝樂舞發展演變研究 第一節 朝遷雅樂舞的盛衰變化 第二節 民間樂舞的繁榮及其演變 第三節 宮廷女樂地位的升遷變化 第四節 女樂樂舞的盛行及其特點 第五節 角牴、百戲與舞蹈藝術 第六節 鼓吹樂之淵源及其功能演變 第二章 漢魏六朝樂府詩及其音樂性研究 第一節 樂府機構職能的演變及其對樂府詩的...
《黃節注漢魏六朝詩六種》是200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節。 內容介紹 本書共選錄漢魏樂府詩156首,漢詩以樂府所采民間歌詩為生,都是屬於樂府的相和歌辭和雜曲歌辭,其中占最多的古辭是民間的創作,此外雜曲歌辭有辛延年的[羽林郎],宋子候的[董嬌嬈]等少數的文人模仿民歌的作品,全部內容都...
進一步發掘《古詩十九首》和樂府詩的內涵,揭示它的思想藝術特點,對後世的影響,詩學史上的地位,特別是從母題和意象方面作一些新的闡釋。作者參考了朱自清、馬茂元的《古詩十九首》註解,余冠英的《漢魏六朝詩選》、《樂府詩選》、程千帆、沈祖棻的《古詩今選》、王運熙和王國安的《漢魏六朝樂府詩評註》,以及辛...
⑴東門行:樂府古辭,載於《樂府詩集·相和歌辭·瑟調曲》中。東門,主人公所居之處的東城門。⑵不顧歸:決然前往,不考慮歸來不歸來的問題。一作“不願歸”。顧,思,念。⑶來入門:去而復返,迴轉家門。⑷悵:惆悵失意。⑸盎(àng):大腹小口的陶器。⑹還視:回頭看。架:衣架。⑺“拔劍”句:主人公...
先是研究六朝樂府中的吳聲歌曲與西曲,在1948年夏至1950年夏的兩年內,寫了七篇論文,後結集為《六朝樂府與民歌》一書。稍後又擴大到漢魏樂府,以其中的相和歌辭為重點,兼及樂府官署、清樂沿革等問題,寫成若干論文,後匯集為《樂府詩論叢》一書。王先生對於漢魏六朝樂府詩的研究,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注意,被...
《中國韻文通論》是2018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韻文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精華,也是*能體現中國古典文學美學特質的文體。陳鐘凡所著《中國韻文通論》是中國現代學術史上*部以韻文為研究對象的專著,對《詩經》、《楚辭》、漢魏六朝賦、樂府詩、漢魏六朝隋唐古詩、唐代近體詩、唐五代兩宋詞、金元以來的散曲...
王運熙先生的漢魏六朝樂府研究 王運熙先生對於“龍學”的貢獻 深切懷念先師王運熙先生 ——兼談王先生的《文選》研究 王運熙先生對鐘嶸《詩品》研究的貢獻 青山長在,典範長存 ——王運熙先生的李白研究 釋古以探賾,務實而求真 ——《王運熙文集》讀後 後記 ...
漢代桓譚《新論》:“始成,夢腸出,收而內之。明日遂卒。”明代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自比諷諫,相如不死。”作者簡介 揚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西漢文學家、哲學家、語言學家。一作“楊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屬四川)人。漢成帝時為給事黃門郎,王莽時,校書天祿閣。後受他人牽累...
主持科研項目:教育部2012年規劃基金項目“漢代樂府古辭與魏晉六朝文人擬古辭研究”;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漢魏六朝樂府詩俗雅文學性質的演變”。代表作:《漢代樂府古辭與魏晉六朝文人擬古辭研究》(專著),《司馬相如與漢代郊祀歌詩寫作關係新論》(論文)。科研獲獎:2016年江蘇省第十屆哲社科聯...
歌行體是古代詩歌體裁之一,是初唐時期在漢魏六朝樂府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詩體。釋義 歌行[ gē xíng ]我國古詩的一種體裁,音節、格律比較自由,形式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古代樂府詩的一體。後從樂府發展為古詩的一體,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採用五言、七言、雜言,形式也多變化。宋 姜夔...
六朝詩學之流變(劉永濟)/101 《胡笳十八拍》作於劉商考(羅根澤)/116 孔雀東南飛(鄭振鐸)/122 《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序(審查報告)(黃節)/123 魏晉風流與私家園林(吳世昌)/126 永明聲病說(郭紹虞)/149 《桃花源記》旁證(陳寅恪)/165 東晉南朝之吳語(陳寅恪)/173 南朝樂府中的故事與作者(羅根澤)/177 從永明...
因作者親身經歷,感受倍深,故這首詩寫得情切切,意拳拳,真摯動人。在寫思鄉悲愁的同時,從客觀上也具體地介紹了當時北方少數民族的習俗。名家點評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呂晴飛等《漢魏六朝詩歌鑑賞辭典》:《悲愁歌》同漢初的《大風歌》、《秋風辭》一祥深受楚辭的影響,讀唱詩時句中加上舒緩語氣的“兮”,增強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