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陶罐朱書

漢陶罐朱書

臨夏發現最早墨跡為東漢陶罐朱書。陶罐上世紀80年代出土於廣河縣阿力麻土鄉賈家村,現藏臨夏州博物館(見圖一)。1990年11月3日,我有幸見到了這一朱書罐,罐高15.7厘米,腹徑17.5厘米,口徑10.3厘米,底徑12.5厘米。陶罐朱書文字基本完整,有數字被刮和磨損,一部分文字被泥土覆蓋未清除。罐上所見文字兩段:“以為臧天‘使天帝使有律’光和三年十‘乙卯天帝’地下二千石‘觸八魁九’有‘生人前行卻’堂死人人‘生人得’生人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漢陶罐朱書
  • 出土地點:廣河縣阿力麻土鄉賈家村
  • 館藏地點:臨夏州博物館
  • 所屬年代:東漢
朱書簡介,發展歷史,

朱書簡介

朱書為道家的一種定製。文中地下二千石是虛擬的地下官,習見於東漢末年鎮墓瓶上。如西北大學歷史系文物陳列室藏,一件東漢初平元年的陶瓶上,亦有“丘丞墓泊地下二千石”均屬同一文例。又陝西戶縣出的東漢陽嘉二年曹氏朱文瓶(見圖二)也足以為證。

發展歷史

溯源以朱文、畫符鎮墓驅邪歷史,至少在漢代已有了。我國殷商時期甲骨文是占卜的簡要記錄。商民很迷信,凡有大事都要求神問卜,預測吉凶。先是在甲骨上鑽小窩,到占卜時,占卜人向神靈禱告,然後用火燒灼,另一面就顯出裂紋,以此來判斷事情的吉凶。殷墟留下的甲骨文,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征伐、狩獵、畜牧、農事、災害、疾病、祭祀等各個方面的豐富資料。《易》也是一部筮書,翻閱它我們從字裡行間可得知,中國文字的早期使用與巫術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民間有文字創出時,地震動,神怪驚,“天雨粟,鬼夜哭”的神話傳說。文字的威力之大,是可想而知了。古人覺得,文字和文字所代表的事物有必然的聯繫,一旦表達事物的文字,它就被文字所象徵。古人相信把握這些文字,就可以把握這些事物。道教典籍《太平經》里,把這種朱文符叫做“復文”,因為早期的符就是若干文字合在一起表示某種意思,表達某種願望的。後來,道士為了壟斷畫符的專利權,便越畫越奇怪,不可辨認。葛兆光在其著《古代中國社會與文化十講》中言道:“東晉時代的葛洪在其《抱朴子·遐覽》中說,三國時吳國的介象能讀符文,知道是否有誤,可見三國時符還主要是字的組合,到西晉時就變了,‘今符上字不可讀,誤不可覺,故莫知其不定也。’我們看現在道教書中流傳的各種符文,真是很難明白他的意思了。”“他們引入篆書寫法和圖畫畫法,把符畫得根本不像文字了,讓人不明其意,便不能自己仿畫,道士還說,畫符時要默念咒語、默想神靈,然後才能畫符有效,否則‘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的鬼神叫’”。慢慢的畫符越來越神秘化,現在發現的古代一些畫符,今天的道士也打起問號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