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陰花鼓戲是流傳於陝西省傳統民間習俗,主要流傳於陝南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陰花鼓戲
- 類別:傳統民間習俗
- 流行地區:陝南地區
背景介紹,發展歷史,
背景介紹
陝西從古至今,是一個戲曲活動較為活躍且劇種較多的地方。漢代司馬遷家鄉——韓城,由於當時朝廷迫陷司馬遷,其家鄉在戲劇表演形式上,長期流傳下來一種“跑台戲”,即今夜晚在甲地演出,時至半夜,也得連夜搬場,不逗留半刻。據傳這是司馬遷當年遇害,家族友人及其戲班為避難而形成的一種戲風。陝西各地秦腔、眉戶較為普遍,被譽為“陝西桄桄亂彈”,遍傳甘、寧、青、晉、豫各省市。
發展歷史
除此而外,陝西還有以下劇種:
一、皮影戲
陝西皮影戲,約在明中葉到清代,在陝西興平、禮泉、永壽、乾縣、長武、彬縣一帶,逐漸擴展到各地。禮泉現有皮影世家,僅清末就有十多家五世排演皮影的,最著名的是新時鄉鵓鴿寨村王天德,他一家五代演皮影戲,王天德演出的皮影戲《十八國臨潼鬥寶》以及為乾縣排練的自編戲《紫金簪》,多次獲得省、地級最優獎,他的自編戲《戰金山》、《紫金簪》、《重安橋》等32本,唱遍了陝甘兩省,製作的皮影《西遊記》、《封神榜》,還被選送廣交會及港、澳、萊比錫等地展出。
皮影戲在唱腔上多以阿宮、碗碗腔為主,也有採用秦腔的,樂器以板胡(也叫梅胡)、三弦、二弦為主,打擊樂均同秦腔。
皮影刻制,多以生牛皮作乾片刻制,可塗各種顏色,劇中人物頭像是固定的,身子可以混裝,但男女、文武不能混淆,房屋、桌椅和飛禽走獸可以隨時調整。皮影戲一般由4—7人組成,一個挑竿(俗稱耍線子),一人打鼓兼敲鑼、拍釵,一人吹笛兼吹嗩吶,一人拉二胡,一人拉板胡,演出時,在車上或桌子上撐布幔(俗稱亮子),後上方掛燈。過去,由於以皮影戲謀生,7—10人的也常有,行家稱“七緊八慢九消停”,顯得自如。
皮影在各地都分流派,如興平的西府皮影,在縣內還分東路、西路;陝北吳旗皮影,按聲腔也分兩大派,即東路皮影唱碗碗腔,以李作模和張富貴戲班子為代表;西路皮影,唱隴東道情,以慶陽人魏忠堂和吳旗李生華、許彥讓為代表。演出節目有《九華山》、《九蓮燈》、《殺子報》及現代劇《血淚仇》、《窮人恨》、《紅嫂》等。隨著科技進步,陝西旬邑、永壽等地,在製作頭像上,制出的膠片皮影,塗以色彩,在前幕燈光照影下,更顯得清晰美觀。
二、木偶戲
陝西木偶戲,以興平、武功、寶雞、銅川、富平、合陽、華縣、華陰、渭南等地有名,演出和皮影戲大致相同,不同處是晝夜兼演,導具簡樸易搬,唱腔一般是“風攪雪”(即秦腔、眉戶、阿宮、碗碗腔不限),以擁有演員所定。關中木偶戲,多以秦腔表演,長安、高陵的《袁克勤劇社》、《同樂社》,曾先後搭班,演出《下河東》、《金沙灘》、《黃河陣》等,譽滿三秦,建國初袁克勤還帶木偶劇團赴朝鮮前線,慰問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其精湛演技,馳名國外。
木偶戲的題材,多選英雄傳奇和神話故事,用以表現木偶的特殊功能,如《袁克勤木偶劇社》演出的《豬八戒吃西瓜》、《游西湖》、《殺裴生》、《闖宮抱斗》等,就有許多特技絕招,為其它劇種所不能代替。
三、線胡戲
在陝西的東府華縣、合陽一帶,民間流行一種“線胡戲”,其表演人物全是演員在上面挑線,以手指勾連相耍,巧妙靈活,栩栩如生。唱腔基本同皮影、木偶戲,有的是碗碗腔或阿官腔,有的是梆子戲(秦腔或銅州梆子)。民間遍傳,線胡戲,如眉戶戲一樣,人們“一看再看發迷,百看千看不厭。”
四、花鼓戲
陝南民間,還流行一種花鼓戲。花鼓戲,也叫“跳花鼓”、“舞花鼓”,是一種在“跳”和“舞”中說唱的民間藝術。本流行湖北、湖南、安徽等省一帶,均從民間花鼓舞發展而來。由於某些原因,漢民族居住不斷遷徙,陝南安康、商洛山村一些湖北、湖南、安徽等地客戶,逐步引進和保留了花鼓戲一些傳統節目,商洛花鼓戲最有名,如三人表演的《搶板凳》、《搶手帕》等。建國後,商洛花鼓首次排演《夫妻觀燈》,在省上會演獲一等獎,不久拍成電影發行全國,以後又相繼創編演出《桑園人家》、《水輪飛轉》、《屠夫狀元》、《六斤縣長》等優秀節目,榮獲多次佳獎;《屠夫狀元》、《六斤縣長》還被拍成電影、電視劇全國放映。花鼓戲文武樂器均以小鼓、小鑼、鐃釵、板牙子、二胡為主,曲調名目繁多,唱腔多為“筒子腔”,拖音長,節奏感強,和諧、中聽,是文藝園地一朵奇花艷葩,民眾頗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