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采眾議
- 洪邁:1123——1202
- 出自:《容齋隨筆》
- 故事事跡:順帝、靈帝,關係國家利害的大事
作者,正文,譯文,
作者
洪邁學識淵博,著書極多,文集《野處類稿》、志怪筆記小說《夷堅志》、編纂的《萬首唐人絕句》、筆記《容齋隨筆》等等,都是流傳至今的名作。
作為一個勤奮博學的士大夫,洪邁一生涉獵了大量的書籍,並養成了作筆記的習慣。讀書之際,每有心得,便隨手記下來,集40餘年的成果,形成了《容齋隨筆》5集,凡74卷。
《容齋隨筆》是全書的總名,分為《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隨筆》先後用了18年的精力,《續筆》用了13年,《三筆》5年,《四筆》不到一年;洪邁沒有說《五筆》寫了多少年,因為還沒有按原計畫寫完16卷,只寫到十卷遍去世了。他為《四筆》寫序時,是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年)九月,那么,自此以後至其嘉泰二年(1202年)去世中的五年左右時間,應當就是他寫作《五筆》的時間。
正文
漢元帝時,珠崖反,連年不定。上與有司議大發軍,待詔賈捐之建議,以為不當擊。上以問丞相、御史,御史大夫陳萬年以為當擊,丞相於定國以為捐之議是,上從之,遂罷珠崖郡。匈奴呼韓邪單于既事漢,上書願保塞上谷以西,請罷邊備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天子令下有司議,議者皆以為便,郎中侯應習邊事,以為不可許。上問狀,應對十策,有詔勿議罷邊塞事。
成帝時,匈奴使者欲降,下公卿議,議者言宜如故事受其降。光祿大夫谷永以為不如勿受,天子從之。使者果詐也。哀帝時,單于求朝,帝欲止之,以問公卿,亦以為虛費府帑,可且勿許。單于使辭去。黃門郎揚雄上書諫,天子寤焉,召還匈奴使者,更報單于書而許之。
安帝時,大將軍鄧騭欲棄涼州,並力北邊,會公卿集議,皆以為然,郎中虞詡陳三不可,乃更集四府,皆從詡議。北匈奴復強,西域諸國既絕於漢,公卿多以為宜閉玉門關絕西域。鄧太后召軍司馬班勇問之,勇以為不可,於是從勇議。
順帝時,交趾蠻叛,帝召公卿百官及四府掾屬,問以方略,皆議遣大將發兵赴之,議郎李固駁之,乞選刺史太守以往,四府悉從固議,嶺外復平。靈帝時,涼州兵亂不解,司徒崔烈以為宜棄,詔會公卿百官議之,議郎傅燮以為不可,帝從之。
此八事者,所系利害甚大,一時公卿百官既同定議矣,賈捐之以下八人,皆以郎大夫之微,獨陳異說。漢元、成、哀、安、順、靈皆非明主。悉能違眾而聽之,大臣無賢愚亦不復執前說,蓋猶有公道存焉。每事皆能如是,天下其有不治乎?
(節選自《容齋隨筆》)
譯文
漢成帝時,一個匈奴使者想投降漢朝,成帝讓公卿討論,大臣們主張按慣例允許他投降。光祿大夫谷永認為不能接受。成帝採納了谷永的意見,使者果然是詐降。漢哀帝時,匈奴單于要求朝見皇帝,哀帝不願見,徵求大臣意見,大臣們也都認為虛耗國家錢財,不宜答應,單于使者告辭走了,黃門郎揚雄上書勸告,漢哀帝醒悟過來,派人召回匈奴使者,另寫了一封詔書,答應了單于的請求。
東漢安帝時大將軍鄧騭想放棄涼州(今甘肅隴縣),集中力量對付北邊的邊患。朝廷召集公卿討論,都以為可行。郎中虞詡陳述了三條意見,認為不能放棄。於是召集四府商議,都同意虞詡的意見。北匈奴再度強盛起來,西域各國斷絕了與漢朝的關係,公卿大臣多以為應該關閉玉門關(今甘肅敦煌市西北小方盤城),斷絕與西域的交往。鄧太后召見軍司馬班勇,詢問他的意見,班勇認為不宜斷絕,於是採納了班勇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