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襲殺文俊,兼併其部屬,旋自黃州沿江而下,於次年春克重鎮安慶,再南下攻占今江西大部。十九年陳友諒謀殺擁有重兵的天完將領趙普勝,挾持徐壽輝徙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稱漢王。次年五月,殺徐壽輝稱帝,建大漢政權。天完將士不服...
漢王陳友諒是仙桃市沔陽花鼓戲劇團為“第二屆湖北藝術節”而創作的花鼓戲劇目,以陳友諒一生中重要的歷史轉折為背景,講述了他起義反元、攻克沔陽府、逐鹿江南、建立大漢政權、建立世界上最強大的水軍、鄱陽湖兵敗等事跡,展現了一個仁義行...
《三楚雄風——漢王陳友諒》講述了發生在元朝末年以陳友諒為核心的農民起義的波瀾壯闊的故事。小說從陳友諒因不滿官場黑暗辭去縣衙小吏開始,描寫了陳友諒發動起義殺死漁霸、投奔天完紅巾軍,因殺敵勇敢、足智多謀而屢立戰功。升為元帥之後...
《陳友諒傳》是一本2022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建成。內容簡介 陳友諒(1320-1363),湖北沔陽(今仙桃市)人,系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大漢”政權的締造者。本書結合史料,通過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故事情節,為讀者塑造了一...
陳漢(1360年—1364年),是元朝後期由陳友諒建立的割據政權。元朝末年農民起義軍天完紅巾軍統軍元帥陳友諒,在天定元年(1359年),挾徐壽輝,移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次年,在採石弒徐壽輝,自立為大漢皇帝,年號大義,以...
大義(1360年五月-1361年),是元末漢王陳友諒自立的年號,總計2年。概括 至正二十年(1360年)閏五月,陳友諒破太平;繼而殺徐壽輝,自為皇帝,國號漢,建元大義;又攻金陵,大潰。關於大義結束年份,正史記載不詳。劉夏《劉尚賓文集》...
元朝末年,義軍四起,自稱漢王的陳友諒紮寨浮山,從此戰事不息。明侍御方學漸在《游浮山記》中記云:“尋地而西,從中下,為中軍帳,趙普勝立寨所。折戟亡鏃時見沙土中,石多孔,建旗跡。西南望三里而遙,為屯兵山,徐魏公屯兵處...
池州、太平之戰,元末陳友諒軍進攻朱元璋軍,占領安徽沿江諸城的水陸進攻戰。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九月,陳友諒在安慶誘殺趙普勝;十二月,又在江州伏殺徐壽輝部屬,擁徐壽輝居虛位, 自稱漢王,掌握實權,次年二月,陳友諒派兵向福建發展,...
漢王陳友諒以宴請眾反王為名在百梁樓設興隆會,擬害朱元璋。吳禎、沐英、江忠等人救主。陳友諒放石磙害徐達部下,常遇春血戰亂石山,陳友諒過江逃走。朱元璋為得戰船派李善長勸降於庭弼,常遇春飛躍采石磯。徐達奪蕪湖和太平。朱元璋和鄧俞...
鄱陽湖大戰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陳友諒為爭奪南部中國而進行的一次戰略決戰,決戰以朱元璋的勝利而告終。鄱陽湖大戰是中世紀中國規模最大的水戰,前後歷時37天,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投入兵力與艦船之多,戰鬥程度之激烈,在中國古代水戰史上都...
第二天陳友諒與朱元璋交戰竟然打了個大勝仗; 這位漢王欣喜若狂,竟忘乎所以,故和妻子開起了玩笑。於是派譴一小班人馬拖旗息鼓,作敗軍樣; 妻子見狀,悲絕不能自己,竟在城樓自縊了。陳友諒樂極生悲,追悔莫及。將其妻厚葬邾城以...
徐壽輝派陳友諒率部向南發展,易華率眾回響,受任為湖廣參政。至正十二年二月,濠州郭子興起義,朱元璋參加郭子興部,後來朱元璋成為這支起義軍的首領。至正二十年,陳友諒在江州自立為漢王。至正廿三年,朱元璋在鄱陽湖擊敗陳友諒,次年自稱...
徐壽輝稱帝後,被封為太師。 陳友諒挾持徐壽輝,自稱漢王。鄒普勝仍稱太師,至明朝建立,隱姓埋名,自名為何野雲,取野鶴閒雲之意。後雲遊潮州府海陽縣、潮陽縣、揭陽縣一帶,以相風水謀生,其人形骸放蕩。民間稱其為虱母仙、邋遢道士,...
他道我勝不了那北漢王 在寶帳怒沖沖三擊掌 賭頭奪印兩爭強 倘若是擒不住陳友諒 割下人頭掛在營房 兵在精來不在廣 將在謀來哪在剛強 吩咐聲三軍土台上 猛回頭又來了驚慌失措的北漢王 北漢王皺雙眉 撲簌簌珠淚往下垂 戰鼓不住咚...
陳友諒墓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武漢城內長江大橋武昌橋頭引橋蛇山南坡下。墓高2.2米,墓基周長12米。墓冢依山構築,墓碑上刻“漢王陳友諒墓”。1913年湖北省內務司對墓園進行整修時在墓前修築了墓道和一座高大牌坊。牌坊前額書...
現在想來,謝士聰此舉大概與陳友諒有關。因為謝仕聰前住九江做魚苗生意之時,恰逢洪武主朱元璋與漢王陳友諒生死決戰緊要關頭。楊依為武林之鄉,村民不少身懷武功,如謝會仁、謝和梁、謝萬生等為遠近著名教頭。楊依村河流三面環繞,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