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林鎮

漢林鎮

漢林鎮,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地處武都區北部,東、南均與馬街鎮接壤,西南與城關鎮兩水鎮相連,西與蒲池鄉毗鄰,西北與馬營鎮交界,北與馬街鎮相鄰,距武都城區9.1千米,區域總面積40.45平方千米。

1949年12月,漢林鎮一帶屬蒲池鄉、柳林鄉;2016年,由漢林鄉改為漢林鎮。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漢林鎮常住人口為6777人。截至2023年6月30日,漢林鎮轄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漢坪里村。

漢林鎮以花椒作為經濟支柱產業;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馬鈴薯等為主。2018年,漢林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林鎮
  • 外文名:Hanlin Town
  • 行政區劃代碼:621202120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
  • 地理位置:武都區北部
  • 面積:40.45 km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漢坪里村
  • 電話區號:0939
  • 郵政編碼:746021
  •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氣候
  • 人口數量:6777 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 車牌代碼:甘K
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商貿,金融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歷史文化,地名由來,民俗文化,榮譽稱號,

建置沿革

1949年12月,屬蒲池鄉、柳林鄉。
1950年7月,建漢林鄉,屬安化區。
1953年1月,增設紅土鄉。
1956年6月,紅土鄉和兩水區的唐坪鄉併入。
1958年10月,為漢林公社;同年11月,併入安化公社,設唐坪、紅土管理區。
1961年6月,唐坪、紅土管理區合併為漢林公社。
1966年1月,漢林公社併入馬街公社。
1979年8月,恢復漢林公社。
1983年12月,漢林公社改漢林鄉。
2016年12月28日,漢林鎮撤鄉建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漢林鎮下轄漢坪里、林家河、唐坪、杜家灣、下李、三家地、周家山、潘家山、紅土、西山地、杜灣、麥坪頭、姚家13個行政村;下設5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3年6月30日,漢林鎮轄13個行政村:唐坪村、杜家灣村、下李村、三家地村、漢坪村、林河村、紅土村、麥坪頭村、西山地村、杜家山村、姚家村、潘家山村、周家山村,鎮人民政府駐漢坪里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漢林鎮地處武都區北部,東、南均與馬街鎮接壤,西南與城關鎮兩水鎮相連,西與蒲池鄉毗鄰,西北與馬營鎮交界,北與馬街鎮相鄰,距武都城區9.1千米,區域總面積40.45平方千米。
漢林鎮

地形地貌

漢林鎮地處西秦嶺,地勢北高南低;地形為溝壑縱橫的山地地貌;境內最高峰大宣里山位於北部,海拔2746米;最低點河口位於花石崖溝底,海拔1186米。

氣候

漢林鎮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0℃,1月平均氣溫4℃,7月平均氣溫25℃;平均氣溫年較差21℃;生長期年平均240天,無霜期年平均250天,最長達280天,最短為23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908.9小時,年總輻射108.6千卡/每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03天(一般為1月24日—11月25日);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58天,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8月最多。

水文

漢林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最大河流漢林河為季節性河流,從北至南流經西山地、林家河、漢坪里,長12千米,流域面積30.5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漢林鎮總人口1173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55人,城鎮化率1.3%;另有流動人口350人。總人口中,男性6035人,占51.4%;女性5702人,占48.6%;14歲以下2359人,占20.1%;15—64歲8427人,占71.8%;65歲以上951人,占8.1%;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漢林鎮人口出生率11.18‰,人口死亡率4.27‰。人口自然增長率6.9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96.4人。
截至2018年末,漢林鎮戶籍人口為13321人。
根據武都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漢林鎮常住人口為6777人,占全區常住人口的1.24%;常住人口中,0-14歲1215人,15-59歲4199人,60歲及以上1363人。

經濟

綜述

2008年,漢林鎮財政總收入45萬元,財政支出45萬元;年末資產總額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37元。
2011年,漢林鎮財政總收入398萬元,比2010年增長2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43萬元,比2010年增長16%。2011年,漢林鎮農民人均純收入2502元。

農業

2011年,漢林鎮農業增加值達到0.2億元,比2010年增長11%,農業增長值占生產總值的65%。漢林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馬鈴薯等為主。2011年,漢林鎮生產糧食2890噸,人均246.2千克,其中小麥1490噸,玉米450噸,馬鈴薯950噸。漢林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花椒。2011年,花椒種植面積1.3萬畝,產量750噸。漢林鎮畜牧業以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漢林鎮生豬飼養量0.6萬頭,年末存欄0.3萬頭;家禽飼養量1.2萬羽,上市家禽0.9萬羽。2011年,漢林鎮生產肉類22.5噸,其中豬肉210噸,禽蛋2.5噸;畜牧業實現增加值445萬元,占農業增加值的22.2%。截至2011年,漢林鎮累計造林3.4萬畝,其中防護林2萬畝,經濟林1.3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4.2萬株。
漢林鎮以花椒作為經濟支柱產業。截止2016年初,全鄉共發展花椒1.1萬畝,年總產量達102萬斤,年總產值為4590萬元,人均花椒純收入為2289元。
2022年,漢林鎮全鎮種植花椒總面積達2.5萬畝,年產花椒1989噸,年收入1.59億元;種植辣椒3000畝,年產鮮辣椒3000噸,年產辣椒麵產量達430噸。

商貿

2018年,漢林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金融業

2011年末,漢林鎮有1家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各類存款餘額320萬元,比2010年增長15%;各項貸款餘額75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08年末,漢林鎮有國小校7所,在校學生1015人,專任教師41人,有中學1所,在校學生170人,專任教師12人。
2011年末,漢林鎮有幼稚園2所,在園幼兒110人,專任教師6人;漢林鎮有國小7所,在校生467人,專任教師38人漢林鎮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244人,專任教師24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漢林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有各類圖書室14個,藏書14500冊。2011年末,漢林鎮有體育場地6處;23%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3%。2011年,漢林鎮電視綜合覆蓋率97%。

醫療衛生

2008年末,漢林鎮有有衛生院1所,醫生數5人,病床數10張。
2011年末,漢林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4所,病床27張,固定資產總值6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4人。2011年,漢林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200人次,住院手術50台次,出院病人400人次。2011年,漢林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1024人,參合率98.2%;孕產婦死亡率0.3/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漢林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30戶,人數2514人,支出217.7萬元,比2010年增長9%;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8人,支出8.5萬元,比2010年增長20%;農村醫療救助9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2人次,共支出28.4萬元,比2010年增長18.9%;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7萬元,比2010年增長20%;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1萬人,參保率90%。

交通

漢林鎮有705鄉道經過境內。截至2023年,漢林鎮完成潘家山、杜家灣、林河、姚家、西山地、紅土、下李7個村47625平方米巷道硬化;完成杜家山村至麥坪頭村4.2公里通組路建設;完成潘家山村1.87公里產業路、林河村5.2公里產業路、三家地12.5公里產業路修建。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漢林鎮取境內兩村莊漢坪里和林家河首字而得名。

民俗文化

漢林鎮有社火廟會等民俗文化。

榮譽稱號

2017年,漢林鎮獲得鄉鎮綜合考核三等獎。
2017年,漢林鎮獲得武都花椒產銷對接(電商)洽談會優秀組織一等獎。
2018年,漢林鎮獲得全市先進黨組織、同年獲得鄉鎮綜合考核三等獎。
2018年,漢林鎮獲得武都花椒產銷對接(電商)洽談會優秀組織三等獎。
2018年,漢林鎮獲得全市基層婦聯組織先進集體。
2018年,漢林鎮被評為“省級文明鄉鎮”。
2019年,漢林鎮評為武都區衛生鄉鎮。
2020年,漢林鎮被評為全市衛生鄉鎮。
2021年,漢林鎮獲得鄉鎮綜合考核一等獎。
2021年,漢林鎮評為甘肅省衛生鄉鎮。
2022年,漢林鎮獲得全市“七五”普法先進集體。
2022年,漢林鎮獲得武都區基層婦聯組織先進集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