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亞布勒希特·貝特

漢斯·亞布勒希特·貝特,1906年7月2日生於德國的美國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以解決恆星從核聚變反應獲得能量的機理問題而最為著名。貝特在職業物理學家中聲譽赫赫。他求學於法蘭克福大學和慕尼黑大學,1928年獲博士學位,其後五年他在法蘭克福、慕尼黑和圖賓根大學工作,是康乃爾大學的物理學教授。貝特死於2005年3月6日,享年98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斯·亞布勒希特·貝特
  • 性別:男
  • 國籍:德國
  • 出生年月:1906年7月2日
簡介,科學貢獻,

簡介

生於德國的美國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以解決恆星從核聚變反應獲得能量的機理問題而最為著名。貝特在職業物理學家中聲譽赫赫,但在普通人眼裡就顯得默默無聞了。
貝特1906年7月2日生於德國斯特拉斯堡(今法國斯特拉斯堡),其父為生理學教授。貝特本人求學於法蘭克福大學和慕尼黑大學,1928年獲博士學位。其後五年他在法蘭克福、慕尼黑和圖賓根大學工作。但納粹黨在德國興起後,他被迫放棄了他的職務 (他的母親是猶太人) 。他先去了英國,然後於1935年移居美國。從1935年直至1975年退休,他是康乃爾大學的物理學教授 (1937年前是助教授)。
貝特死於2005年3月6日,享年98歲,終其一生,貝特是一位創造力驚人的理論物理學家,並體現了對人類整體價值的高度關注。

科學貢獻

貝特對物理學——包括核物理學和固體物理學 ——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他從事過軍用雷達的研製,參加了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曼哈頓計畫 (研製核子彈) ,後來他還被任命為與蘇聯談判限制核武器的美國代表團成員。但使他最出名的則是天體物理學方面的兩大貢獻——其中一個確實是他做出的,另一個卻不是。
1938年前,天體物理學家已經知道恆星的能量必定來源於核過程,但不知道是哪些核過程。伽莫夫在問題剛剛獲得解決後寫的題為《太陽的誕生和死亡》一書中,描繪了1938年4月在哥倫比亞特區華盛頓舉行的一次討論這個問題的會議中,貝特是多么富於急智。根據傳說 (和伽莫夫的描繪) ,貝特坐上火車剛剛動身返回康乃爾,他決定在服務員叫乘客就餐之前解決這個問題——節省了那么點兒時間。
貝特在那次火車旅行中找到的核能產生過程,現在叫做碳循環或者碳氮氧(CNO) 循環。它也大致同時由柏林的卡爾·馮·魏扎克獨立發現,但魏扎克缺少一位伽莫夫那樣熱情奔放的人宣傳他的貢獻。
回到康奈爾後,貝特與他的同事查爾斯·克里奇菲爾德(Charles Critchfield)合作,又發現恆星可以獲得能量的另一條途徑,就是叫做質子-質子反應或p-p鏈的過程。現在公認,質子-質子反應是生產了中心溫度約開氏1,500萬度的類似太陽的恆星以及更冷恆星內部大部分能量機理;而 CNO循環則在中心溫度高於2,000萬度的較大質量恆星內部起重要作用。
幾年後,1940年代中期,伽莫夫在他和阿爾菲撰寫的論文上添加了貝特的名字,使貝特無意間成了這一著名惡作劇的同謀。這篇文章論述了大爆炸中的原始氫部分轉變為氦的過程,加上貝特的名字不過是讓三名作者聽起來像希臘字母表的頭三個字母而已 (即αβγ理論) ;貝特根本沒有參加這項研究,但甚至今天的一些參考書仍然讓他分享榮譽。
貝特也研究過超新星的理論模型。1967年因恆星內部產能機理的研究成果獲得諾貝爾獎。雖然他在1975年正式退休,但繼續積極從事研究,而且在1986年出現在媒體大字標題中。當時他注意到兩位蘇聯科學家米凱耶夫和斯米爾諾夫根據美國物理學家林肯·沃爾芬斯坦的建議找到解決太陽中微子問題的一個可能辦法,便加以宣傳。這個所謂的MSW過程涉及太陽內部的產能方式。這位年屆八十的科學家,在幾乎50年後回到他曾經起過先驅作用的研究領域時,表現出人類特有的好奇心,同樣發揮了科學家和普及家應該具備的想像力,使 MSW思想一下子傳播開來。
貝特在固體物理領域也作出了重要貢獻,1931年,貝特提出了對一維量子多體系統嚴格解的算法貝特方案,貝特本人對一維各向同性的海森堡模型進行了求解。貝特在二戰期間曾參與曼哈頓計畫,戰後稱為著名的反戰人士,曾反對發動伊拉克戰爭,發表反對研究大規模殺傷武器的公開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