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仁銘(漢循吏故聞熹長韓仁銘碑)

韓仁銘

漢循吏故聞熹長韓仁銘碑一般指本詞條

《韓仁銘》是刊刻於東漢熹平四年(175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的一方碑刻,全稱“漢循吏故聞憙長韓仁銘”,無撰書人姓名,屬隸書書法作品,現存於河南滎陽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內。

《韓仁銘》殘高185厘米,寬97厘米,厚21厘米,圭形螭首,碑額下有穿,碑身下部殘缺。碑文記述了韓仁任聞喜長期間有政績,但短命早逝,故其上級官員令地方以少牢之禮進行祭祀,以褒揚其功績的情況。書法疏朗流暢,端莊英偉,運筆遒勁,渾穆舒展。碑文左方有金代趙秉文李獻能題跋及李天翼等題名,詳細記錄了出土經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仁銘
  • 創作年代:東漢
  • 全稱:漢循吏故聞憙長韓仁銘
  • 別名:漢循吏故聞熹長韓仁銘
  • 書法類型:隸書
  • 現藏地:河南滎陽市文物管理所
碑刻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章法,結體,筆法,作品評價,歷史傳承,版本信息,

碑刻內容

韓仁銘
韓仁銘
碑額(篆書)
(篆額)漢循吏故聞┘憙長韓仁銘┘
碑文(隸書)
熹平四年十一月甲子朔,廿二日乙酉,司隸□□□┘河南尹:校尉空闇、典統非仁,素無績勛,□善□□。□┘仁,前在聞憙,經國以禮,刑政得中,有子產君□□。□┘尉表上,遷槐里令,除書未到,㐬羍𢭃命喪身。為□□┘祀,則祀之王制之禮也。書到郡,譴吏以少□祠□。□┘□異行,勖厲清惠,以佺其美。豎石訖成表言,如律□。┘□□十一月廿二日乙酉。河南尹君丞憙謁□寫□,┘□□道頭,訖成表言,會月卅日,如律令。┘
趙秉文題跋(隸書)
此碑出京、索間,《左氏傳》京城太叔之地。滎陽令李侯輔之行縣,發地得之。字畫宛然,頗類《劉寬碑》書也。韓仁,漢循吏,蚤卒,不見於史,而見於此,非不幸也。李侯亦能吏,天其或者為李侯出耶?抑偶然耶?夫物之顯晦有時,猶士之遇不遇也。向使此碑不遇李侯,埋沒於荒野草棘中,得為礎為矼足矣。吾聞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然自古賢達,埋光鏟采,堙滅無聞,亦何可勝數,抑有時而不幸也。後百千歲,陵谷變易,獨此碑尚存,李侯之名,托此以不朽,亦未可知也。正大五年十一月廿一日翰林學士趙秉文題。
李獻能題跋(楷書)
兩漢重循吏,而韓君之名,不見於史,則知班、范所載,遺逸者尚多。此碑又復埋沒於荒榛斷壟中,閱千載而人不識,是重不幸也。及吾友輔之滌拂蘚□□而樹之,然後大顯於世,其冥冥之中,亦伸於知己者耶。輔之疏朗英偉,初非百里才也。乃能不以一邑為卑,留心政事,急吏緩民,靄然有及物之意,行見□□褒□踐揚□□,其功名事業,必將著金石而光簡冊,蓋不待附見於此,然則二君皆不朽人也無疑。趙郡李獻能。
李天翼等題名(楷書)
正大六年八月一日奉政大夫滎陽縣令李天翼再立石。監立石司吏董□。石匠王福。
(說明:□表示殘缺字,┘表示分行。)

創作背景

據碑文記載,太尉(當是陳耽)通過考察韓仁在任聞憙長期間的政績,認為韓仁能夠按國家規定的法度辦事,在懲罰有罪和徵收賦稅等方面,掌握寬嚴也比較恰當,具有子產之風,因而奏明皇上,升遷韓仁為槐里縣令。但在任命書送到時,韓仁已經與世長辭。韓仁生前對國家有一定的貢獻,死後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制度給予祭祀和紀念。於是,司隸校尉飭令河南府尹派遣吏員以少牢的規格祭祀韓仁並為韓仁立碑。河南府尹即於熹平四年(175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派遣吏員以少牢的規格祭祀韓仁,並立《韓仁銘》於墳道頭,以示褒揚。

藝術鑑賞

章法

章法上,作者賦予巧妙的經營,字與字,行與行之間雍容疏朗,與通篇瀟灑絕俗的風格渾然一體,行氣貫通,氣韻生動,增加了《韓仁銘》的節奏感和藝術感染力,字型大小天真自然,絕無雷同,給人以無限想像和美感。

結體

《韓仁銘》結體寬博,法度嚴謹,十分講究疏密、穿插、避讓、虛實、收放之間的關係。明顯的特徵是排疊平正,及橫豎線條的平直與線條間距相對均等。同時十分注意字勢的靈活與多變,如產、君、善、書、豎等字皆布局均勻,但線條之間起伏、輕重、曲直變化,使這些字顯得格外生動活潑。再如甲、子、乙、中、十等字,筆畫較為粗壯,力感較強。

筆法

《韓仁銘》筆法靈活多變,用筆以圓筆為主,圓中見方,方中見圓,巧妙地處理了方圓之間的關係。起筆逆入藏鋒又極自然灑脫,中節用筆蒼勁、沉著,行中有留,留中有行,極盡曲直變化。收筆講究圓潤嚴謹,作為主筆的波磔,至波尾處向下按筆,然後挑出,輕盈之姿,飄逸之態,呼之欲出。點畫遒勁中顯柔和,給人以圓潤典雅的感覺,且筆筆有變化,即使一畫之內,也具有輕重、起伏、提按、粗細變化,富有生命般的流動感的線條,如音樂之節奏,詩歌之韻律,波磔運用較為分明,多呈弧形,結尾處呈現出餘音裊裊、不絕如縷的遺韻,即表現出蘊藉深厚之美,又表現出外露鋒芒之妙。

作品評價

清代文學家牛運震:司隸校尉褒寵韓仁,傷其良吏,壽不得長,刻石系牲,哀而旌之。此其移下河南尹之令牒也。法,以上表下宜稱名,故曰韓仁焉。又銘者,論撰其德善,而明著之者也。刊石以名仁之美,斯銘稱焉矣。雖其文辭不葉於聲詩,固無害其為銘也。韓仁循吏闕於史而載於碑,金石古文之存,韓仁巋然,儀於范氏十一人,傳殆有覩其大者也。況出千百年後,荒榛敗壠者哉!書法優綽郁拔,端然如銅斛玉律,不可褻視,昔人謂大類《劉寬碑》。予無能具論是,然是足以壽韓侯矣。(《金石圖說·甲下》)
清代書法家翁方綱:①碑以“熹”為“喜”,“㐬”為“不”,“𢭃”為“短”,“窂”為“牢”,“羍”為“幸”,“王”“任”中皆加二小畫,皆隸之通變也。②碑額十字,長短隨勢為之,王虛舟謂不規規就方整,故行間茂密是也。此與《張遷碑》額,皆漢隸之最得勢者。(《兩漢金石記·卷十三·漢循吏故聞熹長韓仁銘》)
近代書法藝術家楊守敬:清俊秀逸,無一筆塵俗氣。品格當在《百石卒史》之上。(《激素飛清閣評碑記·卷一·漢》)
近代書法家康有為:《李孟初》《韓仁》皆以疏秀勝,殆蔡有鄰之所祖。(《廣藝舟雙楫·卷二·本漢第七》)
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鐘明善:左規右矩,法度森嚴,立漢碑風範的。這類碑刻在漢隸碑刻中為最多。其代表作有《熹平石經》《禮器碑》《曹全碑》《乙瑛碑》《史晨碑》《華山碑》《孔宙碑》《朝侯小子殘石》《韓仁銘》《楊叔恭殘碑》《白石神君碑》《劉熊碑》等。歷來人們認為這類碑刻是漢隸碑刻的典範。這一派在當時是開風習、樹“八分”法則的革新派,後世則視之為漢隸中之“館閣”。(《中國書法簡史》)

歷史傳承

流傳情況
《韓仁銘》立於東漢熹平四年(175年),不見於宋代人的金石著作中,大約是在北宋時已經埋於地下。金代正大五年(1228年),《韓仁銘》出土於河南滎陽縣京襄城村。出土不久,滎陽縣縣令李天翼(字輔之)派人將《韓仁銘》移於滎陽縣縣署二門內東側,並請翰林學士趙秉文、應奉翰林文字李獻能作了題記。據《增補校碑隨筆》,舊說康熙年間原石曾一度失所,後重新發現,移到原滎陽縣縣署。民國十四年(1925年)四月,宋俊三、劉彤棻、李增祥、馬相皋等人將《韓仁銘》移植於滎陽縣縣立國小內,張雲撰書《再移植韓仁銘記》記錄移植的情況。1963年6月20日,《韓仁銘》被原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有記載稱《韓仁銘》於1997年遷藏河南省博物館,實際上並沒有。《韓仁銘》現存於河南滎陽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內。
著錄情況
據清代吳玉搢《金石存》記載,《韓仁銘》最早著錄於清代劉青藜的《續金石錄》。而後又著錄於清代翁方綱的《兩漢金石記》、王昶的《金石萃編》等。

版本信息

《韓仁銘》的拓本主要有4種:
①清初拓本。第一行“憙”字下四點清晰可見。第四行末“為”字,第五行“牢”字,第七行“君”字、“謂京”二字之間等未損泐。
②清嘉慶年以後拓本。第四行“為”字撇畫已損。第七行“君”字撇畫稍損,“京”字第二橫畫已見泐痕。
③清道光年以後至清末時拓本。第一行“司隸”二字左上皆泐損。第二行“宣”字右部有泐痕但未傷損大形。第五行“牢”字未損。第七行“君”字左邊未大損,“謂京”二字中間未泐損連。
④近拓本。以上諸字均泐損較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