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宜公路,東由漢口起,經新溝、長江埠、應城、皂市、楊家浲、沙洋、後港、十里舖、河溶、當陽,西至宜昌止,全長375公里。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漢商紳李心尚集股租用其路基自橋口至新溝37公里段,將土路略加修整通車,這就是當年的漢新路,奠定了漢宜公路的起始路線,其線路是:自漢口玉帶橋經舵落口、蔡家台、走馬嶺至新溝。
現漢宜公路S107經武漢市東西湖區吳家山街,長青街,走馬嶺街道,辛安渡辦事處(以上與107國道併線)孝感東山頭辦事處下國道始為專線。途徑朱湖農場,雲夢道橋、辛店,至府河入應城市境,東馬坊街道,郎君鎮北側,三合鎮南角,東十村,城中街道(稱為漢宜大道),西十村,陳河鎮北側,楊嶺鎮南側肖巷村,在跨過四龍河成為應城市與漢川市分界線。70公里+100處入省直管市天門市皂市鎮,在皂市西入過京山錢場鎮,屈家嶺管理區,之後與老漢宜公路走向基本相同(川漢鐵路路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宜公路
- 外文名:Hankou-Yichang Highway
- 路線編號:S107
- 總長(原長):375公里
- 主要途經地區:漢口,應城,沙洋,當陽,宜昌
- 公路等級:省道(已升級為國道)
- 現所屬線路:G347
近代歷史
公元1928年,省建設廳指派省道測量隊工程師肖光炯主持勘測漢宜省道。宜昌要修公路的訊息不脛自走,宜昌人無不歡欣。經過勘測,漢宜公路由漢口起,經新溝、長江埠、應城、皂市、楊家峰、沙洋、十里舖、河溶、當陽至宜昌,長670里。同期還勘測了宜巫路(宜昌-秭歸-巫山-萬縣)和宜來路(宜昌南岸-來鳳)。漢宜公路納入《修築省道計畫大綱草案》第一期計畫。
1928年開始,漢宜公路分為東、中、西三段,東段由漢口經長江埠、應城、皂市抵沙洋;中段由沙洋經十里舖往西達河溶;西段由河溶經當陽至宜昌,分段開工,逐段通車。公元1929年4月,當年被人稱頌為“方正幹練”的省建設廳廳長石英兼任所長的湖北省道路講習所,應屆結業生趙月漢、李大皋、羅哲智、江學經、付啟模、何嘉壽6名學員被分配到漢宜省道西段工程處負責施工。6位青年技術人才來到宜昌,受到宜昌人熱情的款待,宜昌人要為修路大幹一場。
1932年11月2日至10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總司令部參謀長曹浩森奉蔣介石之命在漢口召開7省公路專題會議。此次會議以“剿共”為目的,以“聯絡”和“督造”為議題,會議決定修國道幹線11條。其中南京至四川的國道幹線稱京川公路,京川公路在湖北地段分為三段:柳界公路、漢宜公路和巴石公路。橫亘湖北中部的漢宜公路,為京川公路的中樞之路。湖北省政府規定:路線所經之地,由當地征工征船運輸材料。東、中二段征工征船受阻,有全家遷徙躲避征工,有鑿船沉沒抵制征船。沿線所經7縣除當陽、宜昌和應城3縣較為順利,其它各縣無一應徵者。
1934年6月,宜昌縣(今夷陵區和城區)徵集民工13000餘人,修築鴉鵲嶺至宜昌城珍珠嶺37.6公里的漢宜公路。如今鴉鵲嶺鎮、龍泉鎮和城區公路沿線當年的宜昌人,近則三五里,遠則十二三里地為修路採石運土而奔忙。當年伍家崗人每天出工4000人,遠赴煙收壩挖砂採石,取三寸石、寸石和瓜米石三類,裝船過江打起坡,肩挑背扛往返10多里20天運送石材7000餘方。古城內的宜昌人每天出工547人,20天由南湖崗運土2280方修築路面。盛夏季節烈日當空,宜昌人拉動三噸重的大石磙反覆磙壓路面。路面分三次鋪墊,一鋪一磙壓,再鋪再磙壓,直至厚度達標,澆灌黃泥漿,鋪墊黃沙,形成泥結砂礫路面。當年8月6日鴉宜段竣工。11月15日省公路局派員來宜,組建宜昌分站。宜昌分站設在今兒童公園東北處,站長一人綜理站務。
1934年12月1日,第一輛木炭客車從宜昌分站開出。客車車後安裝一個木炭代油爐,燃燒木炭產生煤氣,經過二次過濾供汽車代替燃油使用。宜昌人傾城而出,到車站觀看第一輛汽車。讓宜昌人納悶不解,燒炭就能讓這個大傢伙跑起來,神噠。
從漢口至宜昌經過張家山、長江埠、應城、皂市、沙洋、辛安渡、楊家峰和河溶兩河口八個渡口,兩船相拼綑紮裝車,靠人力撐渡,空載上船,遇惡劣天氣數日不能通車。公元1938年10月,武漢大撤退期間,漢宜公路上大批汽車裝載物資離漢西撤。10月4日至27日,除軍車輜重外,經漢宜公路撤退的汽車有3000餘輛,人力車、馬車40000餘輛。10月25日辛安渡一帶撤退的武漢市民擁擠綿延10多公里。10萬難民從漢宜公路西撤投奔宜昌。
解放後,勤勞純樸的宜昌人始終未能忘記用血汗修築的漢宜公路。漢宜公路沿線的宜昌人將生產大隊命名為漢宜大隊,大隊部在楊岔路。漢宜路兩側的居委會命名為漢宜路居委會。雲集路口至伍家崗曾被命名為漢宜路。1981年4月被改名為夷陵路,漢宜路的蹤跡幾乎消逝。值得慶幸的是,CBD商務區發現漢宜路的舊址,豎起了漢宜路的路牌,讓宜昌人不忘修建漢宜公路的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