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壽縣誌(1990~2004)》是漢壽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壽縣誌(1990~2004)
- 作者:漢壽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時間:2008年12月
- 出版社:方誌出版社
- ISBN:9787802384538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統領編纂工作全過程,力求實事求是地記述全縣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歷史與現狀,發揮存史、資政、教化作用。
作品目錄
封面
漢壽縣誌
《漢壽縣誌(1990~2004)》編纂委員會
《漢壽縣誌(1990~2004)》編輯部
《漢壽縣誌(1990~2004)》采編人員名單
序一
序二
凡例
圖片
漢壽縣政區圖
寶塔河古塔
銀水潮環顧
新農村示範區休閒農莊
西洞庭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掠影
鹿溪竹海、雲蒸霞蔚
西洞庭潮濕地自然保護區一瞥
縣委書記左連生在第七次代表大會上作工作報告
縣委書記劉本之(左一)在第八次代表大會上講話
第九次代表大會前的縣委常委合影
2004年3月,縣委書記楊先平(左二)陪同省軍區政委李今偉、市軍分區政委陳立雲視察武裝工作
縣委辦公大樓
縣委書記鬍子達作工作報告(1998年)
1990年10月1日,縣五大班子領導與部分省市負責人和老領導在老區慶典大會上
縣委書記劉定青(右一)陪同上級領導視察水利工作
縣委第十屆委員、候補委員合影
2007年4月,縣委領導班子成員與人大、政協負責人合影
2007年4月換屆後的縣委領導班子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楊開政在第十五屆一次全會上作報告
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正副主任合影
1996年11月,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高德順(右一)陪同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夫生(中)視察工作
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合影
2002年9月,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邱景蓉(右一)陪同省、市人大領導調查人大工作和農業產業化建設
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合影
2003年,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周顯明(左一)在黑楊加工企業考察
縣長肖有志在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上
縣長鬍子達在抗洪搶險第一線
2007年4月換屆後的縣政府領導班子
1998年3月,縣長楊先平在縣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縣長宋雲文(左一)檢查防汛工作
縣長車德斌在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上
縣長劉定青在國防工作會議上講話
縣政府辦公大樓
縣政協第七屆主席會議成員
縣政協第六屆主席會議成員
政協換屆選舉
1990年12月,縣政協主席張家新在第三屆四次會議上講話
縣政協主席周世盈在第四屆三次會議上講話
縣政協主席謝貴愛在第七屆二次會議上作工作報告
1999年7月,縣政協主席施隆庭(右二)陪同省市領導視察水利工作
領導班子合影
2004年省軍區政委李今偉(左一)來縣視察
上級首長視察武裝工作
縣武裝部辦公樓
武裝部營院
議軍會議掠影
縣兵器庫一瞥
特色農業分布圖
名冠天下的中華鱉
中華鱉美食
國珍木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銀陽紡織有限公司生產的部分苧麻產品
苧麻園掠影
苧麻紡織車間
珍珠蚌插片掠影
新農村詩牆
珍珠大市場
縣詩詞協會活動掠影
1.石長鐵路漢壽站
2.洞庭湖區裝機容量最大的坡頭電排
3.全國最大的貓背式低揚程大流量泵站——蔣家嘴電排
4.清水壩水庫
5.江東市水庫
6.圍堤湖分洪閘
7.建設中的漢壽沅水大橋
8.洞庭湖區水利建設樣板工程——岩汪湖電排
1.橫貫縣境的長常高速公路
2.縣人民醫院門診及住院大樓
3.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清水潮校區
4.縣人民政府辦公大樓、廣場
花園式新農村住宅小區
新農村民眾體育活動
精神文明建設掠影
縣西套大市場外景
縣城龍陽大道
縣檔案館外景
局長周顯發
局長王良偉在第十三屆國際檔案大會上發言
參加“帥孟奇同志生平事跡陳列室”開展儀式的各級領導合影
中小學生在檔案館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各界人士參觀帥孟奇生平事跡陳列室
主任曾友明
主任黃福保(2007年任)
縣誌編纂人員合影
出席縣誌評審會人員合影
縣黨史聯絡組會議剪影
縣誌評審會現場
出版的部分史志專著
校長馬文貴
黨校班子成員合影
黨校校門外景
局長李力
政委彭德元
從嚴治警 強化訓練
2008年9月,縣公安局班子成員與省公安廳選派幹部譚偉東(前排中)合影
辦公大樓
2005年8月,班子成員合影,前排右三為局長柴從林、右四為政委劉再道
大隊長李益平
班子成員合影
會議掠影
服務大廳
軍山鋪交警中隊掠影
辦公大樓
嚴陣以待
班子成員研究工作
檢察長靳湘輝
出庭公訴
幹警在監獄接受警示教育
辦公大樓
院長王偉丞
辦公大樓全景
嚴格執法
幹警深入基層調查研究
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法委領導在審判庭觀摩案件審理
上級領導視察工作
領導班子成員與來院指導工作的上級領導合影
局長張宏勛
班子成員合影
“情系三農”專場文藝演出一瞥
湖南旅遊節漢壽分會場掠影
文化廣場掠影
豐富多彩的民眾文化活動
新農村示範片文藝表演
第二屆西洞庭湖濕地龍舟賽剪影
局長熊先祥
工程技術人員架設傳輸光纜
先進的電視傳輸設備
辦公大樓
局長黃勁風
班子成員合影
市、縣領導陪同省體育局局長傅國良視察體育工作後合影
第十屆全運會摔跤冠軍廖蓉
縣體校水上運動訓練基地訓練一瞥
龍舟賽掠影
民眾體育運動剪影
局長李波安
班子成員合影
2004年局領導班子成員研究工作
醫務人員用現代化的醫療設備為民眾查病
鄉鎮衛生院掠影
縣疾病控制中心辦公大樓
局機關辦公大樓
班子成員合影
院長蔣希波
院長伍國典(2007年任)
院務會議掠影
院領導和醫務人員下鄉義診
住院大樓落成典禮
門診大樓
局長戴真武
班子成員合影
班子成員研究工作
市委書記武吉烸(右一)來漢壽視察糧食工作
局辦公大樓
局創辦的星級賓館
班子成員合影
主任許世偉
國家糧食局局長聶振幫(前排左三)在市、縣領導陪同下來庫視察工作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負責人來分庫視察
班子成員研究工作
局長黃愈強
黨委書記、理事會主任 梅景輝
班子成員合影
全國人大、供銷總社負責人到縣考察“新網工程”時和省、市、縣有關領導合影
局長張建軍
班子成員合影
局辦公大樓
二層骨幹合影
審計工作掠影
局長熊躍政
局長劉運華(2007年任)
班子成員合影
幹部“四下鄉”到村組,指導新農村建設
局工會組織幹部參加高爾夫球健身活動
幹部政治理論學習剪影
人事局召開全縣工資改革會議
人事局主持農村醫療合作管理辦公室工作作人員招考工作,圖為面試現場。
局長張紹科
城管隊員文明執法
縣委書記楊先平、縣長劉定青為城市管理執法局授牌。
班子成員合影
先進的醫療設備
中醫院門診大樓
局長鄧湘仁
局長李文廣(2008年任)
部分局領導成員、二層骨幹與指導工作的市、縣領導合影
土地使用權拍賣大會掠影
拆除違章建築剪影
調整前的三任黨政『一把手』合影
局長李特講
2007年調整前的班子成員合影,左四為局長范力人
2007年調整後的班子成員合影
縣委書記楊先平(中)、縣委副書記劉漢華(右)慰問計畫生育家庭
市委書記武吉海(左一)視察漢壽縣計畫生育陣地建設
計畫生育服務中心
計畫生育手術掠影
局長廖傳美
2007年調整前的班子成員研究工作,在主持席就坐的是局長周小良
現代化的紡織車間
花園式的紡織基地
1.主任徐勝利
2.班子成員研究工作
3.標準排灌渠道
4.網箱養殖掠影
5.鎮村同治宣傳活動掠影
6.新農村建設剪影
辦公大樓
局長袁德勝
新型農業機械剪影
班子成員合影
班子成員研究工作
局長梅碧球
調整前班子成員合影
竹林一瞥
參天古木
2007年調整後的班子成員合影
鹿溪竹海
局機關掠影
閣金口防汛大道
移民新村一角
局長饒傑(左四)向省長周強(右三)等省、市、縣領導匯報水利工程建設情況
固若金湯的防洪大堤
顏家廟水庫大壩
圍堤湖蓄洪垸移民新村掠影
班子成員研究工作
局長黃建國
建設中的漢壽沅水大橋
行進中的坡頭渡輪
整潔、暢通的鄉道掠影
政務視窗
局長余先禮
支部書記周瑞友
全心全意服務“三農”
農村電網改造掠影
無私的奉獻贏得真誠的感謝
幹部職工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歡送局長劉義仁(右三)榮調市局時班子成員合影
局長陳正清
局務會議
崛起中的漢壽質監
質監工作剪影
幹部職工政治學習
移動公司辦公大樓
經理蘇紅傑
公司骨幹謀劃公司業務
竭誠為用戶服務
局班子成員研究工作
局長陳武俊(前排中)和班子成員考察財源基地
花園式辦公院落
被授予“省一級檔案室”稱號的局檔案庫一角
農稅局局長劉以國
局長馬柏山
局班子成員合影
2004年,國家稅務總局領導來縣視察工作時與班子成員合影
局長王吉亞
局機關大院
局機關文化詩牆一角
班子成員研究工作
局長董小斌
縣委、縣政府領導陪同省局領導視察工作
機關大院
班子成員合影
骨幹合影
工作人員深入企業學習考察
局機關辦公大樓
局長吳明君
局領導在省外煙宣傳現場徵求消費者意見
局機關大院一隅
規範化辦公斤掠影
班子成員在春節團拜會上同唱一首歌,感謝全局員工
依法銷毀假冒偽劣商品
行長曾劍虹
員工在認真工作
機關院落
局長戴林軍
微笑服務
局務會掠影
郵政儲蓄視窗
局務會議剪影
局長童自政
2004年班子成員合影(前排中為局長李銀武)
勞動局政務大廳一隅
勞動技能培訓剪影
局辦公大樓
2007年調整前的局班子成員研究工作(圖中為局長王金成)
2007年調整後的領導班子成員
局長李小波
局機關大院一瞥
局機關辦公樓
縣城建設示範工程——漢南路
班子成員合影
經理陳小波
員工深夜緊急搶修供水設施
第三水廠一隅
第三供水廠
第二供水廠掠影
局長王在有
班子成員研究工作
環保監察人員現場指導治污工作
環境優雅的清水湖景區
天耀紙業污水處理廠
局班子成員合影(2006年)
局長熊躍政
局務會議研究工作
機關大院及大院大門
外籍教師與學生交流
計算機教學掠影
2004年,縣委副書記楊開政(右四)到校檢查工作與校領導班子成員合影
校長周運星
校園一景
勤奮好學的莘莘學子
整潔明亮的學生食堂
校運會開幕式
校長朱培賦
校園雕塑
教學大樓
學校花園
教工活動中心——文華亭
校長范智
班子成員合影
多媒體教室
計算機教室
技術培訓一瞥
學校大門
班子成員合影
主任 劉霖
師訓中心大門
學員公寓
師訓中心科教樓
高標準微機房
校園全景
董事長 陳軍
市委書記武吉海(右二)來校視察
開學典禮掠影
學生軍訓
教學大樓
頒發獎學金
校長何聖元(左一)和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玉娥合影
校委會成員合影
校長與省教育廳廳長張放平(左一)合影
校負責人在外參觀考察
學生軍訓掠影
國中部教學樓
高中部教學大樓
會議合影
班子成員合影
辦公樓掠影
工程造林一隅
蘆葦生產基地
局負責人檢查蘆葦生產
黨委書記黃強
鎮長李明
班子成員合影
高效蔬菜基地
黑楊基地掠影
繁華的商業步行街
鎮機關外景
2005年班子成員合影
黨委書記 童立權
黨政聯繫會議研究工作
珍珠養殖基地
集鎮一隅
洞庭木業加工廠
班子成員合影,左六為黨委書記周家念
鄉衛生院
鄉工業園區的渡鋅廠
新興嘴集鎮
珍珠養殖基地
班子成員合影
常委書記 唐定宏
鎮長 龔玉彪
機關院落一角
生機勃勃的坡頭大市場
鎮特色產業之一的甘蔗生產基地
網箱養殖
農業綜合開發區掠影
2004年班子成員合影,前左二為黨委書記唐定宏
黨委書記:毛耀信(右) 鄉長:袁從文(左)
土地開發剪影
珍珠養殖基地
鄉機關一景
寬闊的集鎮大街
鄉政府院落掠影
常委書記 徐曉和
班子成員合影
鎮長周厚明
黨政聯繫會攝影
黨委書記 黃政清
鎮長 周國旗
鎮骨幹企業掠影
黨政班子成員合影
班子成員合影
常委書記 胡杰夫
鎮長陳擁軍
洲口市場掠影
棉花豐產基地
珍珠養殖基地
黨委書記 席再鋼
黨政班子成員合影
鄉長劉春初
修葺一新的衛生院
西腦湖珍珠養殖基地
湘蓮基地
優質稻生產基地
黨委書記劉文華
鎮長宋萬林
黨政班子成員研究工作
辦公大樓外景
珍珠養殖基地
鎮骨幹企業掠影
黨委書記楊長富
黨委書記黃杰(2007年任)
聳立在319國道旁的中共漢壽縣委第一任書記詹樂貧烈士雕像
黨政班子成員合影
鄉政府機關詩牆一角
教門崗清真寺
黨委書記蔣宏武
鎮長鄢純忠
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
黨政班子成員合影
集鎮一角
江東乾渠剪影
常委書記 王湘生
鄉長肖定國
漢壽縣鹿溪生態美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辦公場所
紅豆杉苗木基地
黨委書記李特進
黨委書記瞿政前(2007年任)
2007年調整前的黨政班子成員合影
幽靜、舒適的敬老院
湖南省名優產品“南北特”食品
綠樹成蔭的鄉政府院落
2007年調整前黨政班子成員合影,前排中為黨委書記朱進友
常委書記 余克富
鎮長周立文
凱帝大酒店
319國道橫貫鎮境
長常高速公路太子廟互通口
鎮區建設掠影
黨委書記雷常元
鄉長丁躍中
2007年調整前黨政班子成員合影
方圓機械廠
李文學養殖廠
黨委書記 陳勇軍
鄉長毛啟平
柑橘生產基地
蔬菜種植基地
2007年調整前的班子成員合影
黨委書記郭飛
鎮長周琪崗
苧麻生產基地
2007年調整前黨政班子成員合影
辦公大樓一角
寬敞、整潔的街道
1.2007年調整前班子成員合影
2.黨委書記廖永紅
3.鎮長王學華
4.龍頭企業——天耀紙業有限公司
5.養蠶房掠影
6.黑楊種植基地
7.天湖珍珠養殖基地
縣城市建設投資公司
中國化工學會會員、中南大學客座教授、所長 梁文華
全國政協副主席萬國權(右)在人民大會堂接見梁文華,並與之合影
中南大學05級博士、03級研究生在該所實習留影
主任吳文化在認真解答當事人的諮詢
常德市東方金屬回收有限責任公司漢壽站
華洲廢金屬回收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總經理楊學軍
全自動珍珠棉PE、PO再生造粒機
生產車間一角
銷的部分珍珠棉產品
現代化的生產廠房
骨幹合影
總經理吳明星
中國烹飪大師和春華軒酒店廚師合影
2004年5月,陶方桂中將與縣部分領導在春華軒合影
外國友人慕名來店用膳
酒樓生產的特色食品
“百年老店”授牌儀式
主席向遠德(右)與來縣視察的市長陳君文(中)合影
珠蚌扎片車間
向遠德檢查珍珠生長情況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龐道沐視察珍珠養殖基地
銀和棉麻產業有限公司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篇 地理人口
第一章 建置
第一節 沿革
第二節 縣域
第三節 行政區劃
第二章 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質
第二節 地貌
第三節 氣候
第四節 水文
第五節 土壤
第六節 植被
第七節 自然災害
第三章 自然資源
第一節 土地資源
第二節 水資源
第三節 野生植物
第四節 野生動物
第五節 礦藏
第四章 人口
第一節 人口變動
第二節 人口分布
第三節 人口構成
第四節 人口素質
第五節 計畫生育
第二篇 經濟綜合管理
第一章 經濟發展狀況
第一節 經濟體制改革
第二節 經濟結構
第三節 招商引資
第四節 經濟發展水平
第五節 人民生活
第二章 計畫管理
第一節 計畫管理體制
第二節 計畫編制與執行
第三章 統計管理
第一節 統計報表
第二節 統計調查
第三節 統計服務與監督
第四節 農村社會經濟調查
第四章 勞動管理
第一節 工資分配
第二節 勞動契約爭議仲裁
第三節 勞動監察
第四節 勞動調配與安全保護、監督
第五節 勞動培訓與就業
第五章 國土資源管理
第一節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第二節 地籍管理
第三節 土地保護
第四節 土地開發整理
第五節 建設用地管理
第六節 土地執法監察
第七節 地礦地質環境
第六章 物價管理
第一節 價格管理
第二節 價格監督檢查
第三節 價格服務與認證
第七章 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節 企業登記管理
第二節 市場管理
第三節 個體私營經濟管理
第四節 商標登記
第五節 廣告管理
第六節 經濟契約仲裁與管理
第七節 公平交易執法
第八節 消費者權益保護
第九節 宣傳貫徹工商法規
第十節 協會工作
第八章 質量技術監督
第一節 計量監督
第二節 標準化管理
第三節 質量監督
第四節 特種設備管理
第五節 行政執法
第九章 審計監督
第一節 國家審計
第二節 內部審計
第三節 社會審計
第三篇 農業
第一章 耕地
第二節 耕地數量
第二節 農業區劃
第三節 土壤改良
第四節 土壤監測
第五節 肥料
第二章 種植業
第一節 耕作制度
第二節 糧食作物
第三節 油料作物
第四節 經濟作物
第五節 良種選育與推廣
第六節 作物保護
第七節 新技術推廣
第八節 不利因素
第三章 養殖業
第一節 畜牧業
第二節 水產業
第四章 湖洲管理與開發
第一節 機構設定與管理
第二節 湖洲開發
第三節 經營機制改革
第五章 農業機械
第一節 農機門類
第二節 農機服務與管理
第六章 農業綜合開發與農村經營管理
第一節 農業綜合開發
第二節 農村經營管理
第七章 農業執法
第一節 農資案件查處
第二節 基本農田保護
第三節 農業環境保護
第四篇 水利
第一章 水利建設
第一節 堤垸
第二節 電力排灌設施
第三節 排灌渠道
第四節 水庫
第五節 塘壩
第六節 河湖變革和治理
第二章 防汛抗旱
第一節 防汛
第二節 抗旱
第三章 平垸行洪
第一節 平垸行洪工程
第二節 綜合效益
第四章 水利管理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工程管理
第五章 水政及水資源管理
第一節 水政機構
第二節 水政執法
第三節 水資源管理
第五篇 林業
第一章 森林資源
第一節 森林面積與蓄積
第二節 主要樹種資源
第二章 植樹造林
第一節 苗木種苗
第二節 造林育林
第三章 森林保護
第一節 林政管理
第二節 森林病蟲害防治
第三節 森林防火
第四節 野生動植物保護
第四章 林業產業
第一節 木竹生產
第二節 林產工業
第三節 重點企業簡介
第六篇 工業 鄉鎮企業
第一章 工業
第一節 工業體制改革
第二節 工業結構
第三節 工業生產
第四節 工業管理與效益
第二章 鄉鎮企業
第一節 鄉鎮企業改革
第二節 所有制結構
第三節 產業結構
第四節 鄉鎮規模以下工業企業
第五節 鄉鎮企業管理
第七篇 貿易
第一章 經營體制改革
第一節 商業改革
第二節 供銷改革
第二章 集貿市場
第一節 縣城市場
第二節 鄉鎮市場
第三章 生活資料經營
第一節 糧油
第二節 肉食水產
第三節 蔬菜副食
第四節 百貨文具
第五節 針棉紡織
第六節 日用工業品
第七節 菸草
第八節 食鹽
第四章 生產資料經營
第一節 農業生產資料
第二節 工業生產資料
第三節 建築業生產資料
第四節 石油
第五節 廢舊物質回收
第五章 農副產品購銷
第一節 棉麻蠶繭
第二節 土特產品
第三節 食雜果品
第六章 飲食服務業
第一節 飲食業
第二節 服務業
第七章 對外貿易
第一節 出口貿易
第二節 進口貿易
第八篇 交通 郵電 電力
第一章 交通
第一節 線路
第二節 交通設施
第三節 交通運輸
第四節 管理
第二章 郵電
第一節 郵政
第二節 電信
第三節 移動通信
第四節 中國聯通
第三章 電力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輸變電設施
第三節 供電 用電
第九篇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
第一章 城鄉建設
第一節 城鄉規劃
第二節 縣城建設
第三節 鄉鎮建設
第四節 村莊建設
第五節 移民建鎮
第六節 城鎮管理
第二章 環境保護
第一節 環境污染
第二節 環境監測
第三節 環境綜合整治
第四節 管理與執法
第五節 目平湖濕地保護
第十篇 財稅 金融 保險
第一章 財政
第一節 財政管理
第二節 財政收入
第三節 財政支出
第四節 農稅征管
第五節 財源建設
第六節 公債、國庫券
第二章 國家稅務
第一節 稅制改革
第二節 稅收征管
第三節 稅務稽查
第三章 地方稅務
第一節 稅制改革
第二節 稅收征管
第三節 稅務稽查
第四章 金融
第一節 金融機構
第二節 金融管理
第三節 存款
第四節 貸款
第五章 保險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財產保險
第三節 人壽保險
第十一篇 黨政軍群團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漢壽縣委員會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黨的代表大會
第三節 黨務工作
第四節 決策紀要
第二章 漢壽縣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節 代表大會
第二節 常務委員會
第三節 主要工作
第四節 鄉鎮人大
第三章 漢壽縣人民政府
第一節 行政機構
第二節 政務舉要
第四章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漢壽縣委員會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政協全體會議
第三節 主要活動
第五章 軍事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駐軍
第三節 兵役
第四節 民兵預備役
第五節 國防教育
第六節 擁政愛民
第七節 軍事設施與人民防空
第六章 民眾團體
第一節 工會
第二節 青少年團體
第三節 婦女聯合會
第四節 工商業聯合會
第五節 科學技術協會
第六節 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第七節 殘疾人聯合會
第十二篇 公安 司法
第一章 公安
第一節 偵查破案
第二節 打擊非法組織
第三節 治安管理
第四節 戶政管理
第五節 交通安全管理
第六節 消防
第七節 公共信息網路監察
第八節 案件審查
第九節 監所管理
第二章 檢察
第一節 刑事檢察
第二節 監所檢察
第三節 反貪污賄賂檢察
第四節 瀆職侵權檢察
第五節 刑事控告、申訴檢察
第六節 民事行政檢察
第七節 檢察技術
第三章 審判
第一節 刑事審判
第二節 民事審判
第三節 經濟案件審判
第四節 行政審判
第五節 案件執行
第六節 審判監督
第四章 司法行政
第一節 普法和依法治理
第二節 法律服務
第三節 公證服務
第四節 人民調解
第五節 安置幫教
第十三篇 教育 科技
第一章 教育
第一節 教育改革
第二節 幼兒教育
第三節 國小教育
第四節 中學教育
第五節 職業教育
第六節 成人教育
第七節 教師隊伍
第八節 教育經費
第九節 教育設施
第十節 教育管理
第二章 科技
第一節 科技機構
第二節 科技隊伍
第三節 科技管理
第四節 防震減災
第十四篇 文化 旅遊 體育
第一章 文化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民眾文化
第三節 文藝創作
第四節 圖書
第五節 文物保護
第六節 文化稽查
第二章 旅遊
第一節 景區景點
第二節 旅遊服務
第三章 體育
第一節 民眾體育
第二節 學校體育
第三節 競技體育
第四節 體育機構及設施
第十五篇 廣播 電視
第一章 管理機構與經費
第一節 縣屬機構
第二節 鄉鎮機構
第三節 經費
第二章 廣播
第一節 廣播台(站)
第二節 廣播傳輸網
第三節 廣播宣傳
第三章 電視
第一節 電視台(站)
第二節 電視傳輸網
第三節 電視宣傳
第十六篇 衛生血防
第一章 衛生
第一節 衛生體制改革
第二節 衛生防疫
第三節 婦幼保健
第四節 醫療
第五節 醫藥管理
第二章 血吸蟲病防治
第一節 疫情
第二節 預防
第三節 查病治病
第四節 機構經費
第十七篇 社會
第一章 婚姻家庭
第一節 婚姻
第二節 家庭
第二章 民族 宗教
第一節 民族
第二節 宗教
第三章 習俗
第一節 生產習俗
第二節 生活習俗
第三節 禮儀習俗
第四節 歲時節 日
第五節 禁忌迷信
第四章 方言
第一節 方言特點
第二節 方言釋例
第三節 常用詞語
第五章 社會保障
第一節 優待撫恤
第二節 社會救助
第三節 社會福利
第四節 殘疾人事業
第五節 社會養老保險
第六節 最低生活保障
第十八篇 鄉鎮(區)
第一章 鎮
第二章 鄉
第三章 經濟開發區
第十九篇 人物
一、人物傳略
屈原
丁易東
周伯誠
戴武孝
龍躍前
朱堂
帥孟奇
李華
童子香
任貴芳
曾布起
王文成
鄧威特
何秋舫
侯希貴
二、烈士英名補錄
溫象符
鄭家熾
張石忠
戴斌
張克明
朱富雲
曹平安
聶學敏
三、人物簡介
馬崇彪
王明德
王定選
毛況生
田連保
朱詩鰲
伍世民
劉昌進
劉家望
劉第塏
劉第墉
許後效
陳鵬飛
李方
李良志
李桂源
何憲
何大壽
張伯毅
張劍波
青先國
金曼
周正清
周春山
周柏森
饒洪橋
鄭英鍵
陶方桂
袁方
袁純清
夏維宴
梁文華
梅克保
彭孟芝
韓隆福
蔣建國
曾繁友
彭自主
雷倫
雷一鳴
童自權
詹順初
詹純新
熊奇生
熊光仲
戴篤伯
戴道晉
四、人物表
附錄
一、文獻選錄
二、藝文選錄
三、前部《漢壽縣誌》補正
後記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