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漢壽甲魚屬於正宗的中華鱉,是特定地理、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優良品種。與其他地域甲魚相比,漢壽甲魚具有體薄片大,裙邊寬而厚,腹內脂肪呈蛋黃色;體質健壯,爬行靈活,免疫力強,生長速度快,成活率高等特點。其肉質純正,細嫩鮮美,有嚼味,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漢壽甲魚含高比例的鮮味胺基酸,尤其是其中的5種鮮味胺基酸(ASP、GLU、GLY、ALA、ARG)相對胺基酸總量的比例分別達到了42.89%和59.23%,這是形成漢壽甲魚獨特風味的關鍵所在。
產地環境
漢壽縣位於湘北,洞庭西濱,水域面積寬廣,境內江河湖泊、塘壩水庫均產野生甲魚,尤以太白湖、西腦湖、南湖、圍堤湖為盛產。優越的生態環境,也使得漢壽甲魚的品質明顯優於其他地區。
歷史淵源
漢壽古稱龍陽,《龍陽縣誌》“物產”章節里看到“漢壽甲魚”的身影。均記載在“食貨——物產——介屬——鱉”里。
新中國成立後的《漢壽縣誌》里,從“水產畜牧林業——特種水產”里可以看到相應的文字記載。
20世紀50年代,漢壽甲魚年出口量達60噸。但在“以糧為綱”,大辦農業的影響下,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甲魚產量逐年下降,自然種群出現衰亡危機。
到20世紀70年代,出口量不足1噸。
1975年年冬,荷蘭國王設宴招待貴賓,向世界各國尋購2噸甲魚,僅有漢壽縣外貿公司明光水產收購站培植員游洪濤接了國際榜,及時提供了2噸鮮活甲魚,震驚世界。國內、南亞、西歐國家的15家報紙,紛紛轉載《中國湖南下放知識青年游洪濤人工養甲魚成功》。
1978年春,全國科學大會召開,游洪濤出席了盛會,《人工孵化伺養甲魚》獲得了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7月,峨眉電影製片廠來到漢壽,將其拍攝成新聞科教片《甲魚》,在全國各地放映。
20世紀70年代末,全國第一個特種水產研究機構——漢壽縣特種水產研究所成立。
20世紀80年代以來,原中央政治局委員李鐵映、原國務委員宋健、原政協副主席毛致用先後來漢壽視察漢壽甲魚產業,漢壽甲魚的知名度得到了新的提升。
生產情況
1996年,漢壽甲魚養殖及相關產業產值就達3.08億元,占當年全縣農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
2016年,漢壽縣甲魚系列產值達到6.8億元,成為僅次於糧食生產的第二大農業產業,並成為中國最大的甲魚種苗繁殖供用基地和重要的商品鱉養殖基地。
2017年,漢壽縣共有甲魚繁養戶2096戶,養殖面積9.5萬畝,全縣存塘親鱉10335噸,年產稚鱉約6500萬隻,產值7.8億元。有甲魚養殖專業合作社33家,養殖企業14家,甲魚加工企業3家,5000元產值以上的企業1家、3000萬元產值以上的企業3家,千畝以上的示範基地3處。
2018年,漢壽縣共有甲魚養殖面積6300公頃,繁養戶2096戶,從事甲魚養殖的人員8000餘人。存塘親鱉1200噸,年產稚鱉約6500萬隻。有甲魚養殖專業合作社33家,養殖企業14家,甲魚加工企業3家,66.7公頃以上的示範基地3個,創建了5個省級核心示範區,甲魚標準化養殖示範面積達到了2300公頃。
產品榮譽
1986年,漢壽甲魚被湖南省認定為優良品種。
1995年,漢壽縣被評為“中國甲魚之鄉”。
2011年02月2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漢壽甲魚”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漢壽甲魚產地範圍為湖南省漢壽縣龍陽鎮、周文廟鄉、岩汪湖鎮、滄港鎮、新興鄉、大南湖鄉、坡頭鎮、鴨子港鄉、酉港鎮、洲口鎮、文蔚鄉、罐頭嘴鎮、聶家橋鄉、 豐家鋪鄉、毛家灘鄉、株木山鄉、太子廟鎮、崔家橋鎮、軍山鋪鎮、月明潭鄉、洋淘湖鎮、龍潭橋鄉、蔣家嘴鎮、百祿橋鎮24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中華鱉。
(二)養殖
1.環境條件:養殖水體的水深≥1.5米,透明度≥25厘米,溶氧量≥4毫克/升,pH值6至7。養殖用水應符合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要求的規定。
2.放養:每公頃放養750至1500隻幼鱉,放養規格為100至150克/只。
3.飼料:投餵鮮活魚、蝦、螺、蚌、蚯蚓等動物性飼料及新鮮植物性飼料和甲魚配合飼料。
4.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三)捕收
養殖三年以上,個體重≥750克即可捕收上市銷售。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體薄片大,裙邊寬厚,腹部無梅花斑及黑斑。
2.理化指標:
項目 | 指標 |
蛋白質% | ≥20.0 |
脂肪% | ≤2.0 |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漢壽甲魚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南省漢壽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漢壽甲魚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