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君車畫像

漢君車畫像

漢君車畫像,為東漢(25——220)刻畫像,無年月。原石清光緒八年(1882)出土于山東臨淄,畫像隸書題字存五處十四字。朱拓本。整幅裱軸裝,高87厘米,寬130厘米。原石清光緒初歸陳介祺,後流入法國,今藏於巴黎博物館。國家圖書館藏此拓本為近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梁啓超舊藏,有梁氏題簽、題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君車畫像
  • :87厘米
  • :130厘米
  • 出土地址:山東濰縣
構畫像結,收藏狀況,歷史價值,

構畫像結

漢君車畫像,為漢君車出行圖,淺浮雕。清光緒初歸陳介祺,後流入法國,今藏於巴黎博物館
畫像分上下二層,上層之右一單騎有蓋軺車,內坐二人,其右為御者執髻控一馬車,蓋前馬上書有:“君車”二字。後一騎者題:“鈴下”二字,其後一騎者題“門下小吏”。下層前一似樹似芝,旁一騎後題“門下書佐”;又二騎未刻字,其後又似樹似芝,上刻“主簿”,後殘缺。為突出石面物體形象,匠師們在物體輪廓線內刻上線紋作為裝飾,烘托出整個畫面上的生動效果。“鈴下”即侍衛;書佐、主簿為漢代郡縣下設官吏。書佐主起草、繕寫文書。主簿典領文書,辦理事務。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畫面上君車出行時侍從眾多,聲勢浩大,漢代官吏之權勢、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漢君車畫像

收藏狀況

國家圖書館藏此拓本為近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梁啓超舊藏,有梁氏題簽、題跋。
梁啓超收藏的拓本,上乘者為明拓和乾隆拓本,多數藏品是嘉慶、道光時的拓本以及清中期以至民初時新出土碑誌造像的初拓本。題有跋語的碑刻拓本,計120餘種,涉及面比較廣泛。此拓片跋為:“右石曾為濰縣陳簠齋所得,築亭護之,曰‘君東漢石亭’,自署‘漢石亭長’。
當時拓片已不多見。此石為胡賈輦去在巴黎博物館中,氈柱之事從茲絕矣。此本為簠翁家精拓,良可珍祕。丁巳臘八,啟超題藏。”鈐:“飲冰室藏金石圖書”、“任公”、“新會梁啓超印”等章。畫像石的拓片,可視為最古老的石刻版畫。一幅幅構圖嚴謹、作風古樸的石刻畫面,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研究漢代社會和古代藝術的重要資料。

歷史價值

漢代畫像石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它產生在社會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是漢代厚葬習俗的直接產物。漢代畫像石的特點是雕刻者把一個石面從上到下分成好幾層,一層刻一個主題,或一層再分成數格,一格刻一個內容,主題鮮明,形象突出,其作品構圖簡練,線條明快,形象鮮明,充分顯示了漢代匠師的精湛技藝。
漢代畫像石為研究漢代社會也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其中包含著的生產勞動、建築、天象、樂器、舞蹈、雜技、蹴鞠、神鬼迷信、歷史故事、剝削階級的生活等內容,十分廣泛而豐富,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用生動的形象再現了漢代社會的容貌,彌補了文獻記載的不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