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道

漢口道

漢口道(Hankow Road),是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的一條街道,街道呈南北走向,南起自梳士巴利道,北止於海防道,街道全長約370米。

基本介紹

香港漢口道,天津市漢口道,歷史,行政區劃,道路,

香港漢口道

漢口道原名為花園道,不論其中英文的名稱均與位於香港島中環的一條相同。同名的原因是因為港英政府在發展尖沙咀初期,為鼓勵商人在此投資及建房子,故此在區內廣植樹木,更在附近興建公園,公園旁邊的街道則被命名為花園道
然而,在該街道初命名時,由於香港島與九龍間的來往並不頻繁,街道重名並不構成嚴重問題。唯郵寄時必定寫明是香港島與九龍,以免誤寄。然而隨著天星小輪的啟用以及社會發展,街道重名所帶來的問題便日趨嚴重。政府有見及此,便於1909年把九龍一些街道的名稱重新命名,其中花園道被改稱為漢口道以表示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漢口與香港有貿易往來。

天津市漢口道

和平區天津市的中心城區,天津市的商業金融和行政中心,面積10平方公里,是天津市面積最小的一個區,區人民政府駐小白樓街。

歷史

和平區原來是外國的租界。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天津城,在城南占領一片租界,原是一片荒灘和墓地,各國劃分自己的領地,沒有統一的規劃,按照自己國家的建築方式進行建設,所以和平區成為各國19世紀風格的建築博物館。街道雜亂無章,如同迷宮。政府倒台後,一些遺老逃入租界,北洋政府和中國歷屆退役倒台的軍政人物,卷帶中飽的私囊,利用中國法律無法進入租界的優勢,紛紛在租界中建造自己的私房。許多民族資本家也為了防止當時中國政府的腐敗,在租界內建房。因此目前和平區匯集了許多近代史上有名人物的住宅,有許多歷史文物建築,現赤峰道曾被俗稱為“督軍街”,因為這條街道曾匯集了十幾位前北洋政府的退休督軍的住宅。但和平區幾乎沒有中國式的傳統建築。
和平區主要由當年三個國家的租界組成:天津英租界天津法租界天津日租界
天津英租界的主要街道“維多利亞道”是金融機構的主要聚集區,1949年改名為解放路,目前天津市政府位於解放路昔日的英租界工部局——戈登堂舊址。
天津法租界擁有天津市最繁華的勸業場商業區,主要街道“福煦將軍路”和“葛公使路”,1946年改名濱江道,福煦將軍路盡頭是天津最大的天主教西開教堂
天津日租界在最北面,主要街道叫“旭街”,日本投降後改名為“羅斯福路”(根據美國總統的名字),1953年改名為和平路,和平區的名稱由此而來。和平路的起點是1928年由中國民族資本建立的中原公司(現百貨大樓,是20世紀80年代以前天津最高的建築)。
天津在改革開放後向四外擴展,許多新建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和平區位於中心,沒有擴展的空間,許多建築又有歷史價值必須保護,和平區的市容反而不如周圍的新區。

行政區劃

道路

和平區因為原路名都是殖民者起的,1945年以後幾乎全部改名,基本都是以中國地名命名,和海河平行的命名為“路”,垂直的命名為“道”,如山東路、河北路;長春道、鞍山道、漢口道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