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銀杏,陝西省漢中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漢中為銀杏適生區,漢中各地分布著大量的銀杏古樹。漢中銀杏葉片肥厚,呈扇形、葉柄細長,兩面淡綠,乾葉橙黃;漢中銀杏果核灰白,橢圓飽滿,稜線分明,表皮光滑,果仁黃亮溫潤,口感軟糯,細膩綿香。
2018年9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漢中銀杏”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中銀杏
- 產地名稱:陝西省漢中市
- 品質特點:葉片肥厚,果核灰白,果仁黃亮溫潤,口感軟糯,細膩綿香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62號
- 批准日期:2018年9月5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官特徵,內在品質指標,產地環境,地形地貌,土壤情況,水文情況,氣候特徵,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銀杏古樹,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特徵
漢中銀杏葉片肥厚,呈扇形、葉柄細長,兩面淡綠,顏色鮮亮,乾葉橙黃;漢中銀杏果核灰白,橢圓飽滿,稜線分明,表皮光滑,果仁黃亮溫潤,口感軟糯,細膩綿香。
內在品質指標
漢中銀杏(葉)乾品總黃酮醇苷含量≥0.40%、萜內酯含量(銀杏內脂A、銀杏內脂B、銀杏內脂C、白果內脂的總量計)≥0.25%;漢中銀杏(果)蛋白質含量≥7.0克/100克、脂肪含量≤1.5克/100克、粗纖維含量≥3.2克/100克、維生素B2≥0.15毫克/100克。
產地環境
地形地貌
漢中市境北臨秦嶺,最高峰在洋縣活人坪梁頂,海拔3071米,其他一般山體海拔為1000-2000米。南部米倉山(又稱巴山)高峻雄峙,最高峰在鎮巴縣箭桿山,海拔2534米,一般山體海拔在1000-1500米;全市最低處在西鄉縣茶鎮南溝口,海拔371.2米。漢江橫穿盆地中部形成沖積平原,漢江支流牧馬河與涇洋河在西鄉縣城東北匯合,形成沖積性寬谷壩子,名為西鄉盆地。漢中盆地海拔在500米上下,而秦巴山體高出漢中盆地500-2500米。地貌類型多樣,但以山地為主,占總土地面積的75.2%,丘陵占14.6%,平壩占10.2%。
土壤情況
漢中市土壤以山地黃棕壤為主,土層深厚,土質疏鬆,透氣性強,土壤pH值為5.5-7.5,腐殖酸和有機質含量較高,符合銀杏喜濕怕澇和喜微酸性土壤環境的生長要求。適宜漢中銀杏種植。
水文情況
漢中市的河流均屬長江流域,在水系組成上,主要是東西橫貫的漢江水系和南北縱穿的嘉陵江水系。漢中市位於漢江上游。漢江幹流自西向東流經寧強、勉縣、南鄭、漢台、城固、洋縣、西鄉等縣(區)境,橫貫漢中盆地,是本區域內水系網路的骨架。市境內漢江幹流長277.8千米,占漢江全長1532千米的18.1%,流域面積19692平方千米。嘉陵江水系分布在漢中市的西部和南部。嘉陵江幹流由北向南,縱穿略陽、寧強兩縣的西部山地,為過境大河。境內流程141.7千米,流域狹長,西寬東窄。市境內屬嘉陵江水系的大小河流共192條,流域面積7554平方千米。
氣候特徵
漢中市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境內氣候溫潤,光照充足,森林覆蓋率59.11%,年日照時數1300-1800小時,年平均氣溫 14.3℃,≥10℃活動積溫4200℃-4480℃,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降水集中在7、8、9月,適宜漢中銀杏生長。
歷史淵源
中國栽培利用銀杏歷史悠久,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銀杏栽培由一個樹種發展為一個產業。漢中為銀杏適生區,漢中各地分布著大量的銀杏古樹。漢中市將銀杏樹用於城市綠化。
20世紀90年代開始,漢中市各級領導和各地都將發展銀杏作為振興山區經濟及扶貧開發的重點項目來抓。通過長防長治、退耕還林、扶貧開發、流域治理、銀杏基地建設等重點項目的實施,漢中銀杏得到的發展。
2004年,留壩縣玉皇廟鄉晏家墳村成立農民銀杏協會,以此輻射帶動周邊10個村銀杏產業發展。
2006年,城固縣盤龍鄉引資建立銀杏基地2000公頃。
2007年4月,留壩縣被中國林學會銀杏分會命名為全國銀杏栽植基地縣。
2007年,留壩縣被中國林學會銀杏分會授予全國銀杏種植示範基地。在銀杏產業發展中,留壩縣通過採取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建立基地等多種措施,不斷擴大銀杏種植規模,建成以玉皇廟鄉為主的銀杏示範基地。
2010年,留壩縣玉皇廟鄉在種植銀杏苗木的同時,鄉政府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科研機構聯繫研發銀杏產品。
2010年,為了加速銀杏基地建設,提高銀杏生產的技術水平,漢中市成立漢中市銀杏研究會,略陽縣成立銀杏技術指導站,寧強縣成立乾果技術指導中心,留壩等縣成立銀杏協會,專門從事銀杏發展規劃和技術指導工作。漢中市林業科學研究所先後引進了22個國內外銀杏優良品種,從中篩選出了適合本地種植髮展的品種6個,並從當地實生銀杏中選出了3個優良單株,建立了良種采穗圃和示範。
2010年,漢中銀杏各縣種植基地和資源已初具規模。
2013年,寧強縣是銀杏樹的適生區。依託該縣地域優勢,引導農戶興建銀杏采葉園,將銀杏列入中藥材產業發展的重點。
2016年,“寧強銀杏葉”順利通過國家級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現場評定,為該縣銀杏葉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生產情況
2007年,留壩縣銀杏種植15000畝,農民人均40餘株。
2010年,漢中市共有銀杏910萬株,近300萬株銀杏結果,產白果約60萬千克。
2010年,留壩縣玉皇廟鄉銀杏種植面積累計達到8642畝,200畝以上示範園達到26個,全鄉採摘銀杏葉1000餘畝,活葉達200餘噸,產值近20萬元。
2010年,略陽縣栽植銀杏335萬株,面積達6600多公頃。
2013年,寧強縣銀杏采葉園種植面積達1.2萬畝。
2016年,漢中市留壩縣銀杏(果)種植面積1480公頃,產白果680噸。
2016年,寧強縣銀杏采葉園6萬餘畝,銀杏青乾葉產量達8000餘噸。。
2018年,漢中市產漢中銀杏(果)3000噸,漢中銀杏(葉)60000噸。
產品榮譽
2018年9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漢中銀杏”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漢中銀杏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陝西省漢中市所轄漢台區、南鄭區、城固縣、洋縣、西鄉縣、勉縣、寧強縣、略陽縣、鎮巴縣、留壩縣、佛坪縣總計11個縣(區)176個鎮(街道)。地理坐標為東經105°30′-108°16′,北緯32°08′-33°53′,總保護面積20000公頃。
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8-03-2512。
質量安全要求
漢中銀杏(葉)符合《中國藥典》2015版標準,漢中銀杏(果)質量安全嚴格按照GB/T 20397《銀杏種核質量等級》執行。
特定生產方式
1、漢中銀杏(果)特定生產方式
1.1優選良種:優選本地抗性強、品質優良的母樹種子繁育而成的實生苗為砧木,以豐產、質優的30-40年生結果母樹或1-3年生大馬鈴、大佛手核型果用品種枝條為接穗進行嫁接,所育種苗保持了漢中銀杏優良性狀,具有味美、仁白、出仁率高、營養豐富的特點。
1.2合理栽植,宜疏忌密:選海拔600-1000米的淺山丘陵地和坡度≤20°的緩坡地,株行距為4米×4米或3米×4米,宜疏不宜密。儘快促使樹冠形成,合理利用光合作用開花坐果。
1.3環剝倒貼皮,人工輔助授粉:6月下旬至7月上旬對嫁接4-5年定植園的銀杏乾徑1/10處進行環剝,深度剛達木質層而不傷木質,環剝時將剝去的皮層倒過來再貼上,以利癒合和樹木的正常生長,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期間及時觀測,雄花開放前1-2天採集花粉,利用人工噴霧等技術輔助授粉,使銀杏提早結果、豐產。
1.4適時水肥,排澇防蟲:7月,以顆粒狀複合肥每株0.5-1千克行間溝施或樹周圍輻射狀淺溝施,雨季行間開溝排澇;3月中旬-5月樹木萌芽時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2000倍液和多菌靈800倍液,防治銀杏大袋蛾和葉乾枯病等病蟲害。
1.5適時採收:霜降後,單株樹5-10%的個體種子成熟時採收,熟一片采一片,熟一株采一株,禁止掠青採摘。
1.6人工脫皮,自然晾乾。所采果實堆放3-5天,待果皮腐爛後,人工漂洗,去掉雜質和浮果,置於室外陰涼通風處晾乾。
2、漢中銀杏(葉)特定生產方式
2.1優選良種:以漢中本地品種大馬玲、大佛手為主,搭配種植郯城09號、111號、202號等樹冠緊湊、節間短、葉片大、葉肉厚的葉用品種。
2.2密植建園:採用種子寬窄行直播建園,寬行園株行距0.08米×0.25米;窄行園株行距0.08米×0.20米,增加光照面積,提高葉綠素含量,每畝播種125千克左右。
2.3適時水肥,防治病蟲:早春3月及時灌溉,每次漫灌至水面過床面為止;雨季行間開溝排澇,排至行間溝內不見明水為止;4-5月,追2次氮肥,每次每畝100千克,利於營養生長;7-8月,追1-2次複合肥,每次每畝100千克;3-4月樹木展葉時統一用500倍多菌靈和200倍波爾多液噴霧,防治葉乾枯病和食葉害蟲。
2.4適時採收:一年採收兩次。第一次8月上旬開始,采中下部1/3葉片,第二次在10月初銀杏葉即將變黃時,葉片黃酮總苷集聚最高,保留頂梢的3-5片葉其它葉片一次采完。
2.5機械烘乾:所采葉採用流水生產線烘乾至水份含量14%以下,打包成80-85千克捆包,於陰涼處避光存放。
專用標誌使用
1、漢中銀杏的生產經營者在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前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交使用申請書、生產經營者資質證明、生產經營計畫和相應質量控制措施、規範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書面承諾以及其他必要的證明檔案和材料。
2、漢中銀杏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定生效後,標誌使用人方可在農產品或農產品包裝物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並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及展銷活動。
3、漢中銀杏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要建立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檔案,地理標誌使用檔案需保存五年,如實記載地理標誌使用情況,並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的監督。
銀杏古樹
根據調查,陝西全省樹齡在200年以上的銀杏古樹共79株,漢中就有29株,占36.7%。其中500年以上的19株,1000年以上的6株。
留壩縣古銀杏
留壩縣玉皇廟鄉石窖壩村西河口的銀杏樹,樹齡高達4000餘年,樹高29米,胸經4.4米,為國家一級保護古樹。據有關林業專家排序,該樹居全國古銀杏第三,西北第一。
20世紀20年代,該樹枝繁葉茂,冠幅方圓曾達50米。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至1964年間,樹幹中下部的腐朽部分先後被不明起火燒過數次,樹心被燒成可容納30餘人的空洞。當地政府強化該古樹的施肥、消防、扶壯等管理工作,古銀杏樹又生機盎然,老樹根部周圍更是“子孫滿堂”。
略陽縣古銀杏
略陽縣白水江鎮權力村位於青泥河國小院內的雌雄2株銀杏樹,雌雄相距8米而生,相傳為詩人李白手植,樹齡1300多年。雄樹高28米,莖圍8.3米,冠幅283 平方米,樹上寄生一株碗口粗的岩桑,主幹氣宇軒昂,生機勃發;雌樹高20米,莖圍3.2米,冠幅154平方米,年年結果 150 多千克。
佛坪縣古銀杏
佛坪縣西岔河鎮三教殿村,有一棵百年銀杏樹,當地人稱它為“銀杏樹王”。它是當地鄉村游的生態名片。“銀杏樹王”植於南宋,樹齡800多年,樹高35米,樹幹直徑1.5米,樹冠達400多平方米。
在佛坪縣,樹齡300年以上的古樹僅有8株,而該樹就是其中之一。2009年,“銀杏樹王”被列入《佛坪縣古樹名木保護名錄》,掛牌保護,成為當地自然文化遺產和生態旅遊資源。
寧強縣古銀杏
寧強縣廣坪鎮西南4.5千米處的水觀音村,境內有一股水,被當地人稱之為“觀音水”。在“觀音水”東南角,生長著一顆樹齡300餘年的銀杏樹。該銀杏樹約30米高,樹冠投影多達300多平方米。
洋縣古銀杏
在洋縣茅坪鄉新華村和八里關鄉銀杏壩村,胸徑1米以上的古銀杏有30多株。
城固縣古銀杏
城固縣老莊鎮徐家河村的古銀杏,相傳為戰國時名醫扁鵲所植,樹齡己有2000多年,樹高16.8米,胸圍7.5米,當地民眾稱該樹為“白果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