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上易集傳

《漢上易集傳》,又名《漢上易傳》,南宋朱震撰,宋代集學之大成的解經之作。《漢上易傳》,《進表》原作九卷,《直齋書錄解題》、《郡齋讀書志》皆作十一卷,附《卦圖》三卷及《叢說》一卷。朱震以象數易為易學的正統,充分肯定漢易,排斥王弼易學體系。他將程頤易學歸於象數系統,自謂該書以程頤《易傳》為宗,和會邵雍張載之易學,兼采漢魏以降諸家易說,“包括異同,補苴罅漏,庶幾道離而複合”。全書解說經傳皆偏重於象數易,所附《卦圖》以四十四幅圖解說《易傳》文句,《叢說》則是對各家解釋經傳的評論,亦皆主象數派觀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上易集傳
  • 作者:朱震
  • 震字:子發
  • 官位:祠部員外郎
簡介,作者簡介,四庫提要,

簡介

《漢上易集傳》,又名《漢上易傳》,南宋朱震撰,宋代集學之大成的解經之作。《漢上易傳》,《進表》原作九卷,《直齋書錄解題》、《郡齋讀書志》皆作十一卷,附《卦圖》三卷及《叢說》一卷。朱震以象數易為易學的正統,充分肯定漢易,排斥王弼易學體系。他將程頤易學歸於象數系統,自謂該書以程頤《易傳》為宗,和會邵雍張載之易學,兼采漢魏以降諸家易說,“包括異同,補苴罅漏,庶幾道離而複合”。全書解說經傳皆偏重於象數易,所附《卦圖》以四十四幅圖解說《易傳》文句,《叢說》則是對各家解釋經傳的評論,亦皆主象數派觀點。

作者簡介

朱震(1072-1138),荊湖北路荊門軍(今湖北荊門)人,字子發,學者稱漢上先生,政和進士,宋室南渡後官至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紹興六年(1136年)秋,朱震將所著《周易集傳》及《周易圖》、《周易叢說》進獻宋高宗,這些書後人合稱為《漢上易傳》。書前有《進周易表》,論述《周易》的流傳、河圖洛書的授受及他本人的學術淵源,並稱是書起政和丙申(1116年)終紹興甲寅(1134年),凡十八年而成。

四庫提要

宋朱震撰。震字子發,荊門軍人。政和中登進士第。南渡後趙鼎薦為祠部員外郎,官翰林學士。事跡具《宋史》本傳。是書題曰“漢上”,蓋因所居以為名。前有震《進書表》,稱“起政和丙申,終紹興甲寅,凡十八年而成。”其說以象數為宗,推本源流,包括異同,以救莊老虛無之失。陳善《捫虱新話》詆其妄引《說卦》,分伏羲、文王之《易》,將必有據《雜卦》反對造孔子《易圖》者。晁公武《讀書志》以為多采先儒之說,然頗舛謬。馮椅《厚齋易學》述毛伯玉之言,亦譏其卦變、互體、伏卦、反卦之失。然朱子曰:“王弼互體,朱子發用互體。互體自左氏已言,亦有道理,只是今推不合處多。”魏了翁曰:“《漢上易》太煩,卻不可廢。”胡一桂亦曰:“變、互、伏、反、納甲之屬,皆不可廢,豈可盡以為失而詆之。觀其取象,亦甚有好處。但牽合處多,且文辭繁雜,使讀者茫然。看來只是不善作文爾。”是得失互陳,先儒已有公論矣。惟所敘圖書授受,謂“陳摶以《先天圖》傳种放,更三傳而至邵雍。放以《河圖》、《洛書》傳李溉,更三傳而至劉牧穆修以《太極圖》傳周敦頤,再傳至程顥程頤。厥後雍得之以著《皇極經世》,牧得之以著《易數鉤隱圖》,敦頤得之以著《太極圖說》、《通書》,頤得之以述《易傳》。”其說頗為後人所疑。又宋世皆以九數為《洛書》,十數為《河圖》。獨劉牧以十數為《洛書》,九數為《河圖》。震此書亦用牧說,與諸儒互異。然古有《河圖》、《洛書》,不雲十數、九數。
大衍十數見於《繫辭》,太乙九宮見於《乾鑿度》,不雲《河圖》、《洛書》。黑白、奇偶、八卦、五行,自後來推演之學,楚失齊得,正亦不足深詰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