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運總督署,始建於宋乾道六年(1170)由錄事陳敏興修,元時為淮安路總管府,至元三十年,阿思重修;明洪武元年,淮安知府范中政建淮安府署;洪武三年,知府姚斌改為淮安衛指揮使司,景泰年間,都御史王竑督理漕務,知府程宗在此建都察院;到成化五年通判薛淮重修;正德十一年,知府薛[斌金]增建、嘉靖十六年都御史周金在城隍廟東新建都察院;隆慶五年,知府陳文燭將此重修;萬曆七年,都御史凌方翼將淮安衛遷往城隍廟東,移漕運總督府於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漕運總督署
- 時間:宋乾道六年(1170)
- 作者:陳敏興
- 優點:交通便利
漕運起源
漕運規模
當時,建築規模宏偉,有房213間。其中大堂五間,中廳七間,大樓五間,後廳五間,耳房東西各三間,廚房七間,案房東西共六間,書吏房二十餘音,皂隸房東西五間,工字廳三間,中廳,東西花園,耳房四間,花亭三間,亭東耳房四間,大堂西院一宅計十五間,東西耳房廂房,穿廊共三十二間,水土神祠三間,寅賓館三間,儀門三間,腳門二間,大門五間,鼓亭二間,牌坊三座:中曰“重臣經理”,東西分別曰“總供上國,專制中原”。司道府縣廳共九間,中軍旗鼓衛官廳共二十間,兵勇各房三十餘間,請美堂共十五間。中軸線上分設有大門、二門、大堂、二堂、大觀樓、淮河節樓。東側有官廳、書吏辦公處、東林書屋、正值堂、水土祠及一覽亭等;西側有官廳、百錄堂、師竹齋、來鶴軒等,大門前有照壁,東西兩側各有一座牌坊。以上建築,在四十年代被侵華日軍飛機炸為廢墟。屋基、礎石仍存地下。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衙門前有一對全國罕見的石獅。據說,在元朝,朝廷曾從波斯(現伊朗)運進兩對藝術價值很高的石獅,一對運往京都,一對留在淮安。可惜,留在淮安的這對石獅,在“文革”中被砸成了碎片。
二三十年代時漕運總督署東側闢為縣體育場,三十年代初在漕運總督署內開了一個劇院,為當時淮安的第一個劇場,以演戲的收入支援東北人民抗日。解放後,此處為淮安縣人民體育場。一九八八年,淮安市政府於遺址上重建門廳九間,中間三間面闊11米,門眉置“總督漕運部院”匾額,東西各三間均面闊9米,進深5檁3米,檐高4米,青磚小瓦,明柱,抬梁,古樸典雅。
此處現仍為淮安市體育場館所在地,除每年舉行各種賽事,盛大節日舉行萬人集會活動外,便成為市民與青少年進行體育鍛鍊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