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渡

漕渡

(舊)軍事上指利用舟、筏、兩棲車輛或門橋渡送人員、車輛和技術兵器過河的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漕渡
  • 解釋:軍事上指利用舟渡送人員過河
  • 漕渡分類:人力漕渡
  • 漕渡分類:風力漕渡
  • 漕渡分類:水力漕渡
  • 漕渡分類:機械漕渡
漕渡分類,人力漕渡,風力漕渡,水力漕渡,機械動力漕渡,運行路線,

漕渡分類

按漕渡時所用動力分為人力漕渡、風力漕渡、和機械水力漕渡動力漕渡。

人力漕渡

人力漕渡是作業手用划槳、撐篙、搖櫓或牽引綱索等方式驅動舟、筏或門橋進行的漕渡。槳、櫓適用於水較深的河段;撐篙適用於淺水河段;人工牽引綱索漕渡稱為操綱渡,適用於河幅較窄、水流緩慢的河段。

風力漕渡

風力漕渡是藉助風力推動帆船進行的漕渡,適於在寬大江河上有較大風力時採用。

水力漕渡

水力漕渡是利用水流的衝力推動舟、筏或門橋進行的漕渡, 通常分為系留渡和滑綱渡。系留渡是將長度為河幅的1.6~2倍的系留綱一端繫於上游牢固的系留點上,另一端接兩根綱索分別與舟、筏或門橋上的兩個點相連,使其軸線與水流方向成一適當夾角,從而藉助水流的衝力驅動舟、筏或門橋進行漕渡。滑綱渡是橫跨江河張緊一根綱索,將一雙滑輪的上滑輪套在該綱索上,而從下滑輪穿過一根系留綱,將其兩端分別固定在舟、筏或門橋的兩個點上,使其軸線與水流方向成一適當夾角,以藉助水流的衝力驅動舟、筏或門橋進行漕渡。水力漕渡適用於河幅較窄、流速較高的河段。

機械動力漕渡

上述漕渡方法,渡河速度慢,所需時間長,主要是在缺乏渡河機械的條件下,或在戰役的次要方向、戰役後方和實施偷渡時使用。機械動力漕渡是利用機械裝置驅動舟、筏、門橋或兩棲車輛進行的漕渡。這類機械裝置包括操舟機、舟橋汽艇和器材本身的動力裝置及動力絞盤等。機械動力漕渡受條件限制少,速度快,是現代戰爭中,尤其是渡江河進攻作戰中廣泛採用的渡河方法。

運行路線

漕渡運行路線,有“8”字形、前三角形、後三角形和直線形4種。在水面較寬、流速較大時,多採用“8”字形路線。在對岸無敵火威脅、靠近我岸的水流速度較小時,多採用前三角形路線。在對岸有敵火威脅,且對岸地勢較高有射擊死角可利用時,多採用後三角形路線。當航速大於流速時,可採用直線形路線。系留渡、滑綱渡和操綱渡的運行路線也是直線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